向唐僧師徒學處世
一考生
學校是個小社會,麻雀雖然小,五臟也俱全。在學校這個小社會里學習、生活,雖然沒有職場上的鉤心斗角,沒有商場上的爾虞我詐,沒有戰(zhàn)場上的你死我活,但是,同學們也需要懂得生存法則,需要掌握一些生存技巧。這樣,校園生活才會一帆風順,一片坦途,我們才能快樂學習,在高考中走上幸福的陽光大道。
如果把高考比作去西天取經(jīng),那么老師們就是那整天嘮叨個不停的唐僧,而同學們當然就是唐僧的三個徒弟了。在校園學習生活中,如果把同學們按照性格、學習情況等條件來分類,正好也可以分為孫悟空類、豬八戒類、沙和尚類。處理同學關系,大家不妨學習學習《西游記》中唐僧的三個徒弟。
孫悟空類的同學,應該是那些不管是學習成績還是個人條件都十分優(yōu)秀的同學。他們在班級里已然屬于焦點人物,他們雖然可能有點恃才而驕,喜歡對別人指手畫腳,但也絕對不會脫離同學,不會孤傲自大。而且,這類同學大多敢于擔當,能為了班級和同學的利益毫不猶豫地兩肋插刀。他們重情重義、頂天立地,是同學們心中的佼佼者和人人崇拜的少年英豪。
豬八戒類的同學,論“武功”,沒有孫悟空高,論任勞任怨、吃苦耐勞,也不敵師弟沙和尚。除了愛吃、愛?;^,還有點小好色,人們似乎很難從豬八戒身上找到一些讓人看得見、摸得著、叫得響的優(yōu)點。其實,豬八戒也并不是一無是處,他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有些小小的“聰明”,他情商特別高。在西天取經(jīng)的路上,他與孫悟空、沙和尚相處,并不是與孫悟空硬碰硬,而是好漢不吃眼前虧,能躲就躲,實在不行就找唐僧來主持公道。與沙和尚相處,他也不是一味地恃強。這種人在將來的人生道路上,勢必會八面玲瓏,多年屹立不倒。
當然,學校生活中還有沙和尚。這類同學沒有什么明顯的特點和特長,一般都是逆來順受、任勞任怨,而且他們的學習成績一般都不會很好。他們在“取經(jīng)”的道路上,不與大師兄爭權,也不與二師兄奪利,只知道勤勤懇懇地干好本職工作,默默無聞地把擔挑起來。這類同學一般都能保持一貫的沉默,兩耳不聞窗外事,最終在高考中修成正果,最后一生樂逍遙。
其實,說一千道一萬,處理好同學關系的最終目的,還是希望在校園生活中能夠把學習搞好,這才是學校生活的正道。同學們千萬不要本末倒置,不要在“取經(jīng)”的路上看錯了方向,邁錯了腳。
[點評]本文談論“處理好同學關系”這個話題,能獨辟蹊徑,出人意料地提出“如果把高考比作去西天取經(jīng)”,那么我們就要向唐僧的三個徒弟學習學習,其角度新穎,寫法別致,讀來讓人眼前一亮。文章運用類比手法,把同學分為孫悟空類、豬八戒類、沙和尚類,很恰當也很形象,且每一層的具體分析也說得頭頭是道。再從結構上看,“總—分—總”的謀篇布局,思路清楚,井井有條。同時,語言表達流暢自然,時見風趣和智慧。綜合看來,此文立意明確,構思新巧,語言靈動,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和弦而歌
一考生
斷弦的小提琴永遠奏不出絕美的“空中之城”,缺少黑鍵的鋼琴也無法圓夢“夢中的婚禮”,唯有和弦而歌,和鍵而彈,才能奏出最美的樂章。
同學之間,亦是如此。唯有攜手共進,互相幫助,才能讓個人的理想之花綻放。
這本是最淺顯易懂的道理,但是,似乎高校的高材生們并未將此參透。當復旦大學爆出宿友飲水機投毒案,當清華大學發(fā)現(xiàn)有學生鉈中毒……人們不得不打個寒顫:本是國內(nèi)最高學府,怎么會有這樣喪心病狂的“高材生”出現(xiàn)?要知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對利益和功名的追逐,使他們失去了“和弦而歌”的本能,在發(fā)展的過程中我們似乎丟掉了善良的初心和對別人的關愛。為此,我們該清醒,更該反思!
“和弦而歌”需要學習螞蟻的團結。當蟻群遇到大火阻斷去路時,螞蟻們會團結在一起,抱成一團,一同滾向那濃濃大火,哪怕火苗竄得有多高,火舌吐得有多歡,它們的決定依舊毅然、決然。大火雖然燒焦了最外層的“勇士”,但更多的螞蟻卻獲得了安全。螞蟻們深知“和弦而歌”的藝術,團結使它們足夠強大,從而抵抗外界的災難。
“和弦而歌”需要學習羚羊的犧牲。當羚羊們跑到懸崖斷壁邊時,萬丈深淵卻阻斷不了它們南遷的步伐,滔滔江水也嚇不倒它們——當前一只羚羊跳出后,后面的羚羊以它的身體為跳板,成功地躍過絕壁。誰又敢說它們的成功純屬巧合?是前面那些羚羊的犧牲,使整個羊群得到保全。羚羊們參透“和弦而歌”的真諦,樂于犧牲小我,使它們足夠勇敢,可以戰(zhàn)勝面前的一切困難。
我們的確應該向這些動物學習,而不該向一起寒窗苦讀的同窗伸出罪惡的毒手。不懂得“和弦而歌”的我們,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永遠無法找到生命的綠洲。
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中國夢”需要靠我們這代人去實現(xiàn),然而,如果我們只知自相殘殺,那么“美麗中國”的夢想將如何實現(xiàn)?收起自己的私欲,將美好留給他人,留給我們身旁的同學吧,贈人玫瑰的雙手總會留有余香。
如來并不住在西方極樂世界,他只存在于我們每個人的心中。讓我們攜同學之手,合奏一曲最美的樂章。
[點評]文章開篇設喻,將“同學關系”比做合奏樂曲,順勢亮出“唯有攜手共進,互相幫助,才能讓個人的理想之花綻放”的論點,可謂開宗明義,自然妥帖。主體部分先聯(lián)系社會現(xiàn)實,凸顯“為此,我們該清醒,更該反思”,進而用“‘和弦而歌’需要學習螞蟻的團結”、“‘和弦而歌’需要學習羚羊的犧牲”領起兩個層次的論證,使“我們的確應該向這些動物學習,而不該向一起寒窗苦讀的同窗伸出罪惡的毒手”的觀點令人信服。結尾部分,合理結合“中國夢”這一熱點,再次強調了“收起自己的私欲,將美好留給他人,留給我們身旁的同學”、“讓我們攜同學之手,合奏一曲最美的樂章”。全文思路清晰,娓娓道來,真切表達了自己對“同學關系”的理解與期待,像“不懂得‘和弦而歌’的我們,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永遠無法找到生命的綠洲”、“如來并不住在西方極樂世界,他只存在于我們每個人的心中”等文句,不僅表達準確,還饒有意蘊。
大姐張揚
一考生
“大姐張揚”的年紀在我們班是最小的,但她人高馬大,走起路來,似乎樓板都要震動了。她心直口快,說起話來釘是釘,卯是卯,從不遮掩含糊。
洗臉水風波
2010年9月1日,我們進校的第一個早晨,同鄉(xiāng)李梅從二樓把一盆洗臉水從窗口倒出去,剛好潑在張揚的頭上。張揚抬頭向樓上張望,這場爭吵一觸即發(fā)。那時候我們都不認識張揚,李梅縮回頭來,再也不敢把頭伸出窗外。我硬著頭皮向窗外說了聲“對不起”,張揚卻淡淡地甩出一句:“不怪你們,我事先沒有告訴你們我要從這里過。”
一場風波稍縱即逝,但我與李梅都因她的大度感到無地自容,李梅還自言自語地說:“對不起,真的對不起。”那時,張揚已經(jīng)走遠了。張揚與我是同班,因為這件事,我稱呼她“張大姐”。后來才知道,她比我年紀還小。她的幽默與大度,她的氣質與口才,的確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偷書風波
深秋的一天傍晚,我正要離開書店,書店管理員拉住我,從我的衣袋里搜出一本作文書,并向收銀臺那邊高喊:“經(jīng)理,抓住一個偷書的。”我正要爭辯,張揚出現(xiàn)了,她對營業(yè)員說:“你喊什么,我們一路的,你怎么知道我們不付書款?”然后走向收銀臺付了書款。
出了書店,我正想申辯,她卻阻止我說:“什么都別說了,我昨天買這本書的時候就想給你買一本的,是我猶豫了?!痹谖倚睦?,她就是我的大姐。她這樣做,不是包庇我的錯誤,而是用她的義舉,召喚一個墮落者的良心,拯救一個腐朽的靈魂。
板報事件
今年3月的一天,高三的同學發(fā)生了爭執(zhí),唇槍舌劍,幾乎到了動武的地步,張揚叫我快下樓去看發(fā)生了什么事。原來是高三(5)班的同學要覆蓋我們班剛出一天的板報(《慶祝人大召開》),理由是他們班的板報是按照這塊板報欄的面積規(guī)格設計的。
聽完(5)班的理由,我以學習委員的身份對我班同學說:“我們事前沒有通知(5)班就用了這塊板報欄,是我們不對,趕快我把我們的撤下來,讓(5)班的貼上去?!苯Y果,(5)班的同學卻說:“我們還是另外找地方貼吧?!?/p>
一場即將上演的“斗爭”就這樣偃旗息鼓了。大姐張揚站在走廊上,向我伸出大拇指,表示支持。是的,認識大姐張揚以后,我學到了許多,也成熟了許多。
張揚,謝謝你!
[點評]本文圍繞如何處理同學關系,通過三件小事,刻畫了大姐張揚這一人物形象。作者在總寫張揚其人后,用三個小標題分別概括三件小事,使文章在外觀上顯得結構清晰,內(nèi)容一目了然。三件小事,同為如何對待同學,但角度又有所不同:第一件小事側重嚴于律己,寬于待人;第二件小事側重于用義舉召喚墮落者的良心;第三件小事則借助“我”如何處理與其他班級的矛盾,運用側面描寫的方法,展現(xiàn)了張揚對“我”的影響。全文生活氣息濃郁,人物形象豐滿,行文表達質樸而有味。
成長路上花盛開
一考生
座談會結束后,我漫步在林蔭道上,呼吸著梔子花濃郁的芬芳,享受著愉悅心境的恬美,穿越時空的溫馨,繼續(xù)尋思座談會的話題——什么伴隨你走向成熟。
高中三年,我與同學的那一份份友情,就如一束束盛開的鮮花,伴隨我走向成熟。
有一份友情,猶如一束素雅的康乃馨,沁人心脾。朦朧中,我仿佛看見班長王琳那模糊的身影。猛然間,我有了知覺,王琳開心地笑了:“你終于醒了?!痹瓉恚趿找恢卑凑蔗t(yī)生的吩咐,為我處理化膿的傷口,用濕棉簽滋潤我干裂的嘴唇。因為她的精心護理,才讓我早一點蘇醒過來。受傷以來,王琳日夜守候在我的身邊,為我講保爾的故事,帶給我與傷痛作斗爭的勇氣。天氣晴朗時,她攙扶著我在室外散步,為我唱歌,帶給我快樂。
王琳那舒心的微笑,就像素雅的康乃馨,盛開在我的心田,芬芳四溢。
有一份友情,猶如一束清純的月季花,撥人心弦。春季,我在校運會跳高比賽中失利,體育委員劉滿春安慰我:“機會總留給不言敗的人?!毕募荆覅⒓酉牧顮I游泳比賽時,劉滿春總是在岸邊為我搖旗“加油”。秋季,歌手們忙著備戰(zhàn)多彩貴州黃果樹杯大賽,劉滿春怕我寂寞,拉著我去登黔靈山,說是觀賞黔靈秋色。冬季,市中運會的備戰(zhàn)緊鑼密鼓,劉滿春天天陪著我訓練,鼓勵我說:“不要放棄,希望就在前方?!?/p>
劉滿春那甜美的微笑,就像清純的月季花,盛開在我的心田,永不凋謝。
有一份友情,猶如一束冷峻的刺玫瑰,冶人心智。那一次我從服裝店出來,被一男子劫持去夜總會,人高馬大的黃云鳳同學及時趕到,把我從男子手中解救出來。她勸誡我:“女孩子要自愛,出門服裝要樸素,更不能單獨行動。”又有一次,我被一家精品店的老板娘糾纏,說我不講信用。正在爭吵時,又是黃云鳳同學幫我解了圍,為我付了款?;貋淼臅r候,她說:“講好價不買,就是不講信用。”
黃云鳳淡淡的微笑,就像帶刺的玫瑰花,盛開在我的心田,彌久留香。
我獨自漫步在林蔭道上,梔子花濃郁的芳香,蘊涵了康乃馨的淡雅,月季花的清純,刺玫瑰的冷峻。那是默默的奉獻,是熱情的鼓勵,是靈魂的洗滌……
我即將踏上新的征程,迎接新的挑戰(zhàn)。一路上有鮮花相伴,我一定會更加成熟。
[點評]這是一篇獲得滿分的記敘性散文。作者通過寫與三個同學交往,記錄了自己健康成長的心路歷程。文章中人物形象鮮明突出,“康乃馨的淡雅,月季花的清純,刺玫瑰的冷峻”給讀者以深刻印象;同時,作者漸漸成熟的個性,蘊涵于字里行間。行文中綜合運用了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抒發(fā)了作者對“友情”的珍惜和對同學的感激之情。文中還大量運用排比、比喻、反復等修辭手法,使文章段落整齊、格調清新,讀來文采飛揚。
她與新同學
一考生
父母送她到學校,安置了一切后就回去了。她獨自一個人坐在床上,心想總算如愿以償了:第一次走出山溝,第一次來到縣城,第一次到外地讀書,第一次獨立生活了……
對面是一個又矮又小、臉上長有兩處黑痣、讓人看了一眼就不想再看的女同學,正在有滋有味地吃著晚飯。陌生的寢室,陌生的同學,她只是雙手緊抱著那只小提包,拘謹?shù)囟⒅鴮Ψ健?/p>
“你是剛到吧,同學?”小個子抬頭,一邊收拾碗筷一邊似乎討好地微笑著問道。
“嗯?!彼蛔龊唵蔚幕卮稹?/p>
“是不是還沒吃飯呢?應該趕快去打,不然就來不及了。”小個子很熱情。
“謝謝,謝謝!”她站起來,卻不免有些憂慮——小提包的拉鏈沒有鎖,怎么辦?
“怎么,沒領到飯卡嗎?”小個子放下手中的碗筷,伸手摸自己的衣袋。
“不,不,不用。謝謝!我有,有飯卡?!彼恢卑烟岚采弦凰?,取出了飯盒,轉身就走了出去。
可是當她走出寢室,就后悔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自己在外面生活,可要時時都多長個心眼呀……”媽媽臨走時千叮嚀、萬囑咐的話像電影的話外音,清晰地縈繞在耳畔。她越想越不放心,快步往回趕。門“砰”的一聲撞開了,然而,寢室里連個人影都沒有,小個子不見了。
“去哪兒啦!”她心里一驚,一頭撲到自己的床上,緊張的雙手抖動半天也沒拉開小提包的拉鏈。
正在這時,小個子從床底下爬了出來。
“你?”小個子滿身是灰土,用疑惑的眼光直直地盯著她。
“我,我沒有找到食堂,不,我……回來取一件東西。”她慌亂地擦拭著額頭上的汗珠。
“噢……你走時我看見床不停地晃動,剛才鉆進里邊幫你墊了一下床腳。”小個子說,“你沒打來飯吧?剛來這兒不熟悉,我正好要去打壺水,就順便幫你打回來。你在宿舍里好好地待著吧?!?/p>
望著小個子含笑出去了,她沒有說話;伸手搖了搖床架,果然,剛才還晃蕩的床現(xiàn)在一點也不動了。
呆呆地、呆呆地愣了足有三分鐘,她才打開自己那珍貴的小提包,只見六張偉人的頭像似乎正沖著她笑呢?!鞍?,真是虛驚一場,早知如此……”
過了一陣,小個子端著為她打的飯菜走了進來,而且含笑憨厚地對她說:“我知道你很不放心,剛從農(nóng)村來的同學一般都這樣。現(xiàn)在我們成了同寢室的舍友,以后就知道我這個來自鄉(xiāng)鎮(zhèn)的是什么樣的了?!?/p>
“哦……哦……”面對小個子的友善和寬容,她只是“哦哦”兩聲,再也沒說出什么來。
[點評]這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敘事文,可借鑒之處至少有三點:(1)留心生活,選材真實。作者深知文章就是要寫“我”的要訣,從生活的庫存中提取材料,只寫剛入學、初見寢室同學的一幕,敘事簡潔平實,心理描寫細膩,讀來真實可信。(2)巧用對話,展開情節(jié)。文章雖然短小,但還是有情節(jié)、有波折的。如關于打飯的事,從“自己打”再到“同學打”,作者徐疾有致,在自然、“隨意”的對話中展示了有趣的故事。(3)運用對比,凸顯主旨。兩個陌生的女孩,一個來自偏僻山村,一個來自鄉(xiāng)鎮(zhèn);一個對別人無端猜忌、多疑狹隘,一個對他人真誠關懷、寬容友愛,在鮮明的對比中突出了主題(“欲建立和諧友好的同學關系,要學會尊重、理解和包容”,再加上信任),并彰顯了人物性格。
同學情的加減法
一考生
同學情是一道愛的數(shù)學題,需要我們每個人用心演算,才能得出1+1>2的美好結果。
——題記
一、加關懷
深夜。宿舍。舍友生病。
一陣陣呻吟聲把宿舍里其他五個女生都吵醒了,打開手電筒就看到小麗那張慘白慘白的臉,豆粒大的汗珠順著她的額頭不斷往下滴。不用說,小麗的胃病又犯了。一時間,舍友們行動起來——緊張有序地動了起來,找藥的找藥,打急救電話的打急救電話,找樓媽的找樓媽……當小麗打著吊針,安靜地躺在病床上的時候,這幾個妞兒全都在病床邊做著甜甜的夢。這時,小麗的嘴角掛著彎彎的弧度,幸福的漣漪在她心中一圈兒、一圈兒慢慢泛開。
二、減嫉妒
下午。校禮堂。頒獎典禮。
又是這熟悉的進行曲,可在小麗眼中早已物是人非事事休,今年的三好學生不是她而是她的好友小雨。或許因為小麗一直穩(wěn)坐第一把交椅,一時易主,真有點不適應,于是嫉妒的陰影便悄悄在心底慢慢擴大。這時小雨走了過來,天真無邪的笑臉溫暖了小麗的心,也驅散了那團嫉妒的陰云。小雨拉著小麗的手說:“小麗,下次我們一起努力,別灰心哦!”頓時,小麗心中涌起一種莫名的難過,為自己曾經(jīng)的嫉妒。在同學情的運算中,小麗減去了嫉妒,加上了欣賞與祝福,收獲了親密無間的同學情。
三、加寬容
上午。教室。同桌打翻水杯。
“?。 彪S著小麗的一聲尖叫,同桌小志才發(fā)現(xiàn)自己犯大錯了。小志不小心打翻水杯,那水就肆無忌憚地潑在了小麗的數(shù)學卷子上,潑在了小麗的衣服上。小志漲紅了臉,不知該怎么辦才好,也許一場暴風驟雨即將到來,盡管小志不是故意的。小麗也氣得滿臉通紅,可當小麗看到同桌驚慌不安的狼狽樣兒的時候,心中那股莫名的怒火也就漸漸熄滅了,心想,誰沒有粗心大意的時候呢?隨即就抿著嘴偷偷笑了。小志丈二和尚摸不著腦門,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誰知小麗微笑著說道:“小志,看來你要請我吃‘阿爾卑斯’了。”小志怔了怔,隨即就明白了過來,拿著抹布邊擦便感激地說:“OK!”
四、加減還在進行中
同學借你的橡皮,減自私;
好友幫你打飯,加感恩;
同桌上課睡覺,加提醒;
舍友睡覺打呼嚕,減暴躁……
同學之情就是由這許許多多的加減法構成的,和諧的同學關系需要你加上關愛、減去嫉妒。只要你用一顆尊重、理解、包容的心去演算,相信你會收獲一份至真至純的同學情。
[點評]考場作文之“有個性色彩”,不僅是指筆下作文有獨特的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現(xiàn)(這一條難度比較大),也包括有獨特的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這一條要求考生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獨辟蹊徑”地表現(xiàn)出來,不模仿他人,不因襲某種程式,而是盡可能別開生面)。此文組合了三個生活鏡頭,從內(nèi)容上講本無多少新意,但用“加關懷”、“減嫉妒”、“加寬容”一概括,再輔以面上的“加減還在進行中”,整篇文章就顯得面目一新。文章不僅主旨明確,構思新巧,動詞的遣用也較講究,如“小麗的嘴角掛著彎彎的弧度,幸福的漣漪在她心中一圈兒、一圈兒慢慢泛開”,句中的“掛”、“泛”都用得恰到好處。
有你相伴
一考生
“知了,知了……”一個悶熱的上午,第二、第三節(jié)課間,我心煩意亂地坐在教室里。窗外的知了在喋喋不休地鳴叫著,似乎在向我炫耀它嘹亮的歌喉。
“你知道什么呀?”我心里更加煩亂。試卷上那一個又一個的紅叉叉,那鮮紅刺眼的“50分”,如同從我心中所流淌出的一滴滴鮮血。我徹底絕望了,手捧那顆快要破碎的心,茫然地望著窗外。
“我為什么還要活著?”一語驚動了旁邊的你。真奇怪,一向快言快語的你,此時卻一言不發(fā),彎彎的柳葉眉下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默默地注視著我。你發(fā)現(xiàn)了我面前的試卷,似乎明白了什么。
“你干什么?挺嚇人的?!薄安挥媚愎?。我考得再不好,也不用你在這兒幸災樂禍!”不知是怎的,我竟然對你——我最要好的朋友大吼起來。
“一次考試就把你打趴下了?真可笑!以前那個堅強的你哪去了?”你那直截了當?shù)纳埔獾霓揶?,像鋼針一樣直刺我的心扉。“當你的同桌,真是倒了八輩子霉了。”我頓時心生怨恨,暗暗想道。
“丁零零……”放學的鈴聲響了,我抓起書包剛要走,你卻拉住了我:“老師在上課前讓我告訴你一聲,放學后到他辦公室去?!薄罢娴膯幔俊蔽覍⑿艑⒁傻馗?,而你卻將我領到了操場的草坪上。“看到這些小草了嗎?它們是那么渺小?!蹦闶种覆莸厣夏侨崛醯男〔?,煞有介事地說。我漫不經(jīng)心地看了看,說:“廢話!誰不知道它渺小??!”“它們雖然渺小,但如果沒有了它們,又有誰奉獻這一片綠色?難道說它們就沒有存在的價值嗎?”我看著你那晶瑩透亮的眼睛,聽著你那發(fā)自肺腑的話語,忽然心有所悟。
是你那如刀子一樣刺痛我心扉的話語,讓我從頹廢中振作起來;是你那蘊含著哲理的溫柔的話語,讓我懂得了自身存在的價值;是你那發(fā)自肺腑的話語,讓我體會到了同學之間友誼的純真和珍貴。
“知了,知了……”樹上的蟬兒仍在不停地吟唱著,然而,我不再感到刺耳,因為它雖然渺小,卻是在用嘶啞的喉嚨歌唱生活的美好,彰顯自身的價值。
有你相伴,我成長的日歷上不會再有失意和彷徨,我將重拾自信,昂首前行;有你相伴,我生活的天空中不會再有陰霾和迷霧,我將撥開云霧,走向光明。
同桌,有你相伴,我一生無憾。
[點評]本文突出的成功之處在于人物的語言描寫,通過對話凸顯人物個性,頗具特色。如“一次考試就把你打趴下了?真可笑!以前那個堅強的你哪去了”,有力地表現(xiàn)了同桌心直口快的性格。此外,文章以景襯情,景與情相得益彰。首尾部分的景物描寫,烘托、渲染巧妙。如開頭“窗外的知了在喋喋不休地鳴叫著,似乎在向我炫耀它嘹亮的歌喉”的描寫,襯托出自己內(nèi)心的煩亂;尾段再次描寫知了的叫聲,則彰顯了“我”內(nèi)心情感的變化。
尊重,良好同學關系的開端
一考生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尊重,良好同學關系的開端。
尊重似春風化雨,滋潤干涸的心田;尊重似春花秋月,點染季節(jié)的呢喃;尊重似落英繽紛,絢爛情感的波瀾!
記得有位名人說過,“不尊重別人感情的人,最終只會引起別人的厭惡和憎恨”。所以,尊重是所有聰明人必備的品德,也是良好同學關系的開端。
尊重是理解。有人說:“彼此理解得越多,也就越容易加速友誼的發(fā)展?!崩斫馑?,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也就會擁有更多的友誼。這不也正是處理同學關系所必要的嗎?在我們?nèi)缃竦膶W習生活中,發(fā)生一些小矛盾是避免不了的?;蛟S其中有的是對方的錯,但你也不要得理不饒人,多多理解對方的苦衷,而不與其計較,這樣不但可以避免許多不好的事情發(fā)生,而且可以增進兩人之間的友誼。理解是培育一切友誼之花的土壤,學會了理解他人,那同學們之間的關系自然不會變得緊張。
尊重是自尊。孟子曰:“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敝挥卸米鹬厮耍艜凰俗鹬?,正如沒有給予就不會有回報一樣。在我們的身邊,有時候你會看到身體殘疾或在某些方面與常人不同的人。這時,我們要學會尊重他人,而不是嘲笑。你的尊重,會讓原本就不幸的人不會更加難堪,而會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謝。雖然有些事在嘴上不會說出,但在未來的交往中一定會有所體現(xiàn)。誰也不能保證自己沒有難堪的時候,若想要不被別人嘲笑,那就要尊重他人。尊重了別人,他們會在心里感激你,從而尊重你。所以只有先尊重他人,才會得到他人的尊重??梢姡鹬厮司褪亲鹬刈约?。
尊重是謙遜。在與同學們交往和學習中,謙遜也是必不可少的。有的人自命不凡,只明白了一點兒,就開始“高談闊論”,其實不過是不懂裝懂。而這樣的人自然會引起人們的反感,久而久之,同學們自然就與他疏遠了。如果是謙遜地與同學共同探討問題的話,結果自然同學關系會更加融洽。正如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所說的:“謙遜是藏于山中甜美的根,所有崇高的美德都是由此發(fā)芽生長?!?/p>
同學們,讓我們帶著理解、自尊、謙遜來尊重他人吧,這樣,你就會有一個良好的同學關系,你也會幸??鞓返厣?!
謝謝大家!
演講人:×××
×年×月×日
[點評]文體創(chuàng)新是本文顯著的特點。同時,文章還具有如下優(yōu)點:(1)立意精準。標題“尊重,良好同學關系的開端”是文章的中心論點,由材料得出這樣的立意,非常切題,達到了精準的標準。(2)結構清晰。除演講稿必要的稱呼語、問候語、結束語等格式外,主體部分先用詩意的語句指明尊重的作用與意義,接著從“尊重是理解”、“尊重是自尊”、“尊重是謙遜”三個方面,以并列論證的結構構成了正文,結尾做了很好的收束。(3)見解深刻。一般而言,知道尊重是良好同學關系開端的考生肯定不在少數(shù),但能把尊重用縝密的思維細化為“理解”、“自尊”、“謙遜”的考生不會很多,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該考生對“尊重”的見解是很深刻的,而且其探究事物內(nèi)在邏輯關系的能力也是很強的。
淡抹了年華
一考生
在十七歲以前,我經(jīng)常哭泣,每當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便任憑眼淚肆意流淌。
可是我敢說那時的我,還不懂得什么叫做憂傷。那時的我,有很多好同學,讓我在不開心的時候可隨意“打罵”,她們的臉上卻始終綻放著最美麗的微笑,無論我怎么任性,也總是最大限度地來包容我。即使有時因為我過分蠻橫而生氣,她們第二天也同樣會和我繼續(xù)瘋玩打鬧,然后再繼續(xù)忍受我的“無理取鬧”。
所有的東西都是在遠去之后,才想轉身再重復一遍來路。
在一家雜貨店遇到小學時的同桌,其實,我一眼便認出她,只是名字記不得,模樣不如從前。路邊疾馳的卡車掀起滿地灰塵,我低頭繞開,轉身裝作不曾認識。
遠隔人海我回望,發(fā)現(xiàn)她望了我一眼,兩人默默地背道而馳。原來,她也當我是個陌生人。
時間是最無情的刻刀,雕刻著我們歲月的流逝,卻不允許你做任何的緬懷。無聊時,經(jīng)常翻看手機通訊錄里滾動的同學的名字。內(nèi)心總會有一瞬間的沖動,想按下綠色的電話圖標鍵卻遲疑地把手僵持在半空。手機卻突然間響起,屏幕上顯示著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你打來的,我又驚又喜。你說:“我想打耳洞可是很久了,你到底什么時候陪我去??!不知道要和最好的同學一起打嗎?我等你很久了!”“白癡??!你著什么急?馬上放暑假了??!到時候一起去。”
這是我們曾經(jīng)有過的默契。我相信它還在。所以又非常喜歡這句話:“當過盡了千帆,你還在我身邊,還有什么好奢望的美好呢?”
我又想,有些東西沒那么容易就被時間打敗。比如我們在不同的地方看同一部電視劇時,我看見女主角離開男主角時,你發(fā)短信跟我說,“有些人我們不能擁有,卻終究要學著放手;但一些人,你打也好罵也好,他永遠不會離開”。
我知道你是在告訴我,你一直都在。我們心里都很青春,成長就是這樣,痛苦并快樂著。我們不得不接受生活帶給我們的一切傷害,然后我們才能無所畏懼地長大。
淡抹了年華,清新宜人,我突然就大聲地唱起歌來,是我們最愛的河圖的《傾盡天下》。讓我們的美好年華刻進這永久的同學關系中,走在歲月的光影里,照亮我們彼此的前程吧!
[點評]概括說來,此文優(yōu)點有三:(1)角度新穎。文章以“淡抹了年華”為標題,意在告訴我們,良好的同學關系即使遭時間淘洗,也不會被人遺忘,留給我們的都會是清新美好的回憶。(2)抒情唯美。文章以散文的語言、唯美的抒情,給讀者呈現(xiàn)了“我”印象中“淡抹了年華”的清新宜人。作者把同學關系的回憶變成了一首唯美的詩歌,而不是悲傷的調子。(3)構思巧妙。文章“形散神聚”,且善于在關節(jié)處語出驚人,如“所有的東西都是在遠去之后,才想轉身再重復一遍來路”這句話,不僅在結構上承上啟下,在內(nèi)容上也點透了全文的“神”。
相處之道
一考生
如果說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一架馬車,那么尊重便是輪,理解便是轅,包容便是韁。人與人相處,說復雜也復雜,牽一發(fā)而動全身;說簡單也簡單,無非是處得好與處不好兩種。
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與人相處的藝術往往考驗著我們每一個人。以尊重為輪,在通向前方的道路上,始終把別人的自尊放在第一位,努力使他人感到有尊嚴,這不失為是一種做人的智慧。白頭偕老,舉案齊眉,夫妻之間所求莫過于此。梁鴻和他的妻子很恩愛,他的妻子每次給他端飯,都要把飯舉得齊眉高以示尊敬。蘇小妹與秦觀雙雙才華橫溢,當秦觀在創(chuàng)作上與蘇小妹有所爭執(zhí)時,二人不怨不離,相攜而坐,細細探求。尊重二字雖未吐露,卻已融入心田。
以理解為轅,在通向夢想的旅程中不驕不躁,堅實邁進,與友人并肩奮戰(zhàn),榮辱與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的人為了一點小事就耿耿于懷,不是出口成臟,就是話不投機大打出手,以至于兩敗俱傷。如果大家都多一些理解,就有可能化解許多不必要的沖突,許多不愉快的事情就可釋懷了。
以包容為韁,在前方的艱險路途中,即使迷失了方向也沒關系,只要朝著有光的地方奔跑,就會看到希望。人常說:寬容為懷,贏取人心。容不下別人,是因為自己太狹隘。一代大家錢鐘書先生,一襲素衣,一張方桌,一茶一燈,便是先生的居室。先生因書得名,也將名還與書,對家人對親友,友善團結;對惡意刁難的記者,巧妙應付,寬容大度。先生的包容來自他的通透,給予我們這些仰慕者的是更深層次的觸動。
前段時間發(fā)生在一些大學的同學間投毒事件,以及前兩年的馬家爵事件,都給我們帶來了沉痛的反思。在大學生群體中,同學之間發(fā)生一些摩擦和爭執(zhí)是在所難免的,但是,投毒和殺人等惡性事件的發(fā)生,就不能不讓我們重新思考: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有相當一部分人不會處理同學關系,或處理不好同學關系,這僅僅是問題的表象。而問題的實質是由于各種社會原因,導致了學生性格的偏執(zhí)。正確處理好與同學的關系,其實質是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紛繁復雜的社會形態(tài)下培養(yǎng)良好的心態(tài)。這種良好心態(tài)的培養(yǎng),光靠我們自己是做不好甚至是做不到的,它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所以,還同學關系以純潔、還社會環(huán)境以融洽與和諧,還需我們大家攜手努力。
相處之道是一種尊重、理解,更是一種包容。讓尊重、理解、包容在我們前行的道路上,在我們真誠的相處中灑下愛的陽光。
[點評]這篇文章思路安排清晰而合理,先用形象的比喻(“如果說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一架馬車……”)亮出觀點,然后分別從“尊重”、“理解”、“包容”三方面展開論述,其分析說理洞察世態(tài)人情,尤其強調“問題的實質是由于各種社會原因,導致了學生性格的偏執(zhí)”,顯得理性而深刻;結尾總結全文,重申論點,回應開頭,收到首尾圓合之效果。在用例上,考生從古到今,既選名人實例,又擷取一些大學中同學互殘的熱點素材,使之形成正反對比,十分有力地論證了中心論點。綜合看來,立意準確、材料豐富、布局有序是文章突出的優(yōu)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