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各樣的香草植物,有的清香,有的濃郁;有的新鮮采摘起來味道最明顯,有的則是風干后氣味才顯著。對一般人而言,香草是什么呢?我們或拿來聞,或拿來入菜,但對Julia而言,香草幾乎充盈在她生活的每個角落,凝塑為堅貞熱情的信仰。
習以為常的香草生活
清早起床,Julia一定要泡壺香草茶,如儀式般啟動一天的初始;她到院子里澆水、觀察香草們的生長狀況;有時夏季炎炎,她利用季節(jié)時蔬搭配香草,制成清爽又兼具營養(yǎng)的輕食;有時學生們來到她家,她的客廳瞬間幻化為香草知識的殿堂,引領著學員認識香草植物的應用;以及每逢秋季,她會到自己開辟的香草園里,著手鋤草、翻土、施肥等農務,讓這片受到夏日艷陽暴曬過的園地,能好好補充營養(yǎng),重新復蘇。忙完這些辛苦的農事,入睡前泡一場香草浴,最能讓她感到放松。
令人愉悅的香草魔力
品嘗過Julia隨興又美味的香草料理,應該都很難忘掉那份多層次的迷人風味,也難怪她的學生有的從臺南來、有的從花蓮來,往返的交通費甚至比學費還貴。然而,Julia的香草之路并非一路走來都是這般浪漫,多年以前,Julia曾患有恐慌癥,病情嚴重的時候,從背脊到后腦勺都會發(fā)涼,感到十分無助,當時她開始接觸自然療法,嘗試過色彩療法、花精療法、香草療法等,其中香草療法最為生活化,Julia于是專精于此,她認為,與其使用精油舒壓,不如直接去栽種、接觸香草植物,透過五感來接觸源頭。
和香草為伍之后不到一年多,Julia已不用去診間報到了,香草成為她美麗又忠實的良醫(yī)。在一次因緣際會下,Julia受科技公司之邀前去演講,她帶了好多盆栽去,看到那些平日忙于工作的科技人也和她一樣在香草芬芳中得到放松,她終于明了這就是適合她的未來之路,結合興趣與成就感,Julia開始替報章雜志寫文章、出版香草相關書籍,并與尤次雄老師合辦香草課程,將香草所帶來的愉悅氣氛感染給更多人。
以自然為腳注的鄉(xiāng)村風
Julia的居家布置深具南法鄉(xiāng)村風格,她利用月桂葉制成花圈,廚房窗臺上倒掛香草以利風干,櫥柜上則是她自己繪制的香草插畫,雖然生活充滿了歐風氣息,但她骨子里卻是道地的宜蘭女兒,Julia的爺爺與父親皆以務農維生,種水稻及茭白筍,小時候父親還會自己揉面,在院子里曬面條,或許臺式與歐式所呈現(xiàn)的鄉(xiāng)村面貌并不一樣,但以自然為腳注、與大地時序貼合生活的精神卻是此地彼地皆相同的。
Julia推薦入門者可從檸檬系列的香草茶著手,像是以檸檬馬鞭草、檸檬香蜂草,或是甜菊所沖泡的茶飲;料理部分,Julia喜歡教導學生簡單、方便、快速,同時又能兼具健康與營養(yǎng)的香草料理,讓新手也能輕松享受香草生活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