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時代是一個人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大學生活與高中生活完全不同,需要發(fā)生很大的轉變,從完全依賴父母轉變?yōu)樽约邯毩⑸?;從接受老師不厭其煩的灌輸轉變?yōu)橐宰陨碜灾鲗W習為主等等。這其間的轉變是巨大的,學生需要班導師的幫助才能順利實現,所以就對班導師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導師首先要做的就是無障礙的與學生溝通,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指引正確方向。該文就導師如何與學生進行溝通,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實現同學生的交流、對話,最終做好思想教育工作,進行了初步的闡述和探析。
關鍵詞:班導師 學生 溝通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3)04(b)-0147-02
作為大學里的班導師,我們每天都在和各種各樣的學生交往。每一個學生,不論他的學習成績是好是差,品德是否有缺陷,他的人格都應該受到尊重。馬卡連柯早就指出:“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就要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因此,一個成功的班導師,必定是學生心靈的引導者、呵護者。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提出,教育是人與人靈魂的交往。在新世紀,葉瀾教授也指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過人的生命,為了人的生命質量的提高而進行的社會活動。是以人為本的社會中最體現生命關懷的一種事業(yè)?!苯逃撬茉烊诵撵`的工程,有效的教育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對話與溝通。作為教師,教育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交往過程,在交往過程中實現溝通,實現對話,實現理解。相反,只有管理沒有交往溝通的教育是無效的或效率低下的。怎樣才能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實現同學生的溝通、對話呢?我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 做一個平易近人的老師
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通常是尊嚴的、敬畏的。在這種師生關系的引領下,學生往往不敢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不敢對老師說的話提出異議。顯然,這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只有當學生對教師的感覺是可親可近的,學生才會真正喜歡我們、信賴我們。
在學生的心目中,平易近人的老師最容易被學生所接受。為師者首先應該關愛學生,與學生平等相處,融洽的師生關系不僅讓學生喜歡老師,還能產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相反,即使老師有淵博的知識如果讓學生感覺拒人于千里之外,也不能得到學生的信任和喜歡。我曾跟一個學生聊天,問他最喜歡哪門課程,他說高等數學,問其原因才知道,原來他是因為喜歡高等數學老師才逐漸喜歡這門課程的,高數老師從沒有老師的架子,與同學平等相處,同學們都把高數老師當作無話不談的朋友,時間長了竟然莫名其妙地越來越喜歡高數課了,覺得高數這門課程學不好就對不起老師,現在他特別為自己的高數成績感到自豪。
從講臺上走下來,放下老師的架子,尋找更多的機會和孩子們在一起,談心,談理想,談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讓他們覺得老師并不陌生,是和他們一樣的人。教師應把學生視為朋友,與學生平等相處,相互尊重,相互關心。讓學生愛你,親近你,你才能贏得學生的心,才能勝任教師的崇高使命。
2 關愛學生,用心去交流
愛,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師對學生滿懷愛心,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弊杂X愉快地接受老師的教誨,由此可見,“親師”是“信道”的前提?!坝H”的程度越深,師生心理距離越近,交流的渠道就會越暢通。
在學校里每個學生都需要得到關愛,老師的愛對他們成長如雨露和陽光,一句很隨意的關心問候,一聲簡單的生日祝福,都會給他們帶來溫暖,給他們增添信心和勇氣。作為班導師我所帶的班級有一位學生,父母離異,他跟父親生活,父親由于工作忙顧不上管他,正是缺少了父母的關懷,使他產生了極其孤獨的心理,表現出玩世不恭的樣子。有一次學?;@球比賽,他表現得非常好,為班級爭取了很多榮譽,比賽結束后我在走廊里見到他,我情不自禁地對他說“你真棒”,沒想到就是這簡單的三個字對他的影響很大,他寫紙條告訴我,他很少得到別人的認可,由于成績差,他在好多方面的天賦都被老師和同學們忽視了。我深深意識到鼓勵和認可對孩子們來說是何等重要,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關愛。老師多一份細心,多一份耐心,給孩子帶來的可能是轉折性的改變。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不要吝嗇我們的鼓勵。
3 從學生角度思考問題
調查顯示:人們發(fā)現三、四歲的孩子不喜歡呆在商場里,這讓大人們很是不解。商場里五顏六色的小玩藝兒為什么不能吸引小孩子呢?很多專家進行分析,都無法釋疑,但有一位兒童心理學家經過調查分析解答了這個問題。他的方法是蹲下來處在和兒童同樣的高度環(huán)視四周,結果看到的都是大人的腿。這位兒童心理學家之所以找到了別人找不到的答案,就是因為他并不局限于大人們的高高在上和專家們的深奧知識,而是以孩子的角度來看問題。簡言之,就是換位。
教師要想與學生順利溝通,就要學會換位思考,經常問問自己:如果我是學生,會希望老師怎么做、怎么說?學生出現了問題,也問問自己:如果我是這個學生,會發(fā)生這種問題嗎?我做學生遇到這個問題會怎么辦?也就是說,要以學生的角度而不是以老師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理解學生的所作所為,正確對待學生成長中的各種現象,容忍學生的過失,給予學生改正的時間,才能理解學生,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
4 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
一位教育家說得非常好:“教師應當把愛心分給每一個學生,在自己的心中應當有每個學生的歡樂和苦惱”。平等公平地對待每個學生,讓自己的師愛陽光均勻地照耀在每一個學生身上,這樣不僅使教師的人格大放異彩,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純潔的心靈得以健康成長。如果教師不能做到“一視同仁”,對待一些不喜歡的學生時態(tài)度冷漠,甚至鄙視、嘲笑,都會極大的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這樣的老師是很難得到學生信任與尊重的。美國作家愛默生說:“教育成功的秘訣在于尊重學生”只有學生的情感得到了尊重,才能讓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有向上的動力。
因此,我們不僅要愛那些天賦較好的學生,也要對那些缺少天賦而自卑的學生以理解和尊重,對那些“有毛病”的學生以愛護和嚴格要求,熱情地期待。期待的同時還要留給孩子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去自由發(fā)展,這樣學生一定會在我們的掌聲中走向成功。
班導師有時是一炬蠟燭,能燃起自己的激情,溫暖、照亮每一個學生的心田;有時像一把靈動的鑰匙,深入每一個學生的內心,打開學生的心鎖;班導師更是一位藝術大師,運用自己的智慧塑造美好的心靈!
5 結語
總之,班導師在學習上是學生的良師;在生活上要成為學生的朋友,了解他們的煩惱和憂愁,對于他們的困惑,認真地去理解,去解決;在學生的未來發(fā)展道路上,班導師要成為學生的引路人,引導學生更好的了解自我、設計自我、實現自我,那將使更多的學生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謀求更多的生存與創(chuàng)業(yè)機會。
參考文獻
[1]孫標.論高校班主任與學生溝通技巧的運用[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09(24).
[2]史先娟.對高校班主任學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22).
[3]梁曉燕.如何做一個幸福的班主任[J].新課程:教師,2012(4).
[4]金燕勇.談班主任與學生的心靈溝通[J].成才之路,2011(1).
[5]王艷歌.淺談班主任與問題學生溝通的技巧[J].職業(yè)時空,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