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做好今年早稻收購工作,7月8日-11日,湖北省糧食局由局領導帶隊,分赴荊州、武漢、黃岡、孝感等早稻主產區(qū),深入田間地頭、儲備庫、加工企業(yè)和收購站點,通過與種糧農民、糧食經紀人、企業(yè)負責人以及基層糧食干部職工座談交流,現(xiàn)場查看收購碼單等方式,調查了解今年早稻生產形勢、市場收購價格和托市收購準備等情況,研究落實早稻收購工作措施。
早稻產購量預計增加,
市場收購價格下滑
(一)面積、產量和收購量呈增長趨勢
今年湖北省大力推廣早稻集中育秧等先進種植技術,加上入夏后氣溫適宜,水源及光照充足,全省早稻面積、單產、總產總體上呈增長趨勢。據(jù)湖北省農業(yè)廳統(tǒng)計預測,今年全省早稻播種面積584萬畝,比上年增加56萬畝,增幅10.6%;單產807斤/畝,同比增加16斤/畝,增幅2%;總產43億斤,同比增加1.1億斤,增幅2.6%。根據(jù)近幾年早稻實際收購情況,預計今年湖北省早秈稻商品量17億斤左右,收購量10億斤左右,比上年增加2億斤左右;如果啟動托市收購,預計國有糧食企業(yè)收購早秈稻4億斤左右。
(二)早稻種植成本上升
根據(jù)抽樣調查,今年早稻生產成本700-720元/畝,比上年增加50-75元/畝。松滋市:早稻生產成本約700元/畝,比上年增加75元/畝,其中:種子50元、肥料100元、農藥50元、機械作業(yè)200元、人工300元。公安縣:早稻生產成本約708元/畝,比上年增加61元/畝。江夏區(qū):早稻生產成本約720元/畝,比上年增加約50元/畝。
(三)陳糧早秈稻米銷售不旺價格趨弱
受低價進口大米沖擊和庫存比較充裕等因素影響,湖北省2012年產早秈稻米價格從去年下半年以來持續(xù)低位運行,銷量大幅下降。當前多數(shù)企業(yè)加工庫存早秈稻銷售發(fā)生虧損。據(jù)湖北豪豐米業(yè)公司反映,該公司目前加工早稻米出廠價為1.90元/斤,比春節(jié)前2.15元/斤下跌0.25元/斤,且銷路不暢。隨著新早稻上市,預計市場銷價有可能進一步下滑。
(四)新早稻開秤收購價低于國家公布的最低收購價
國家公布的2013年早秈稻最低收購價為132元/百斤,比上年提高12元/百斤。目前,武漢、荊州、黃岡、孝感等市部分農民開始收割早稻,少量早稻已經開秤收購?,F(xiàn)場調查了解到,目前收購形式主要是收水分超標毛糧,按國家質量標準折算,送到庫點市場收購價在125元/百斤左右,比國家公布的最低收購價低7元左右。公安縣四通米業(yè)公司:已收購早稻400多萬斤,收購價按照雜質1%、不同水分對應不同價格,水分14%以內收購價126-128元/百斤,水分15%-30%收購價125-96元/百斤。江夏區(qū)法泗收購點:早稻水分30%左右,送到庫點收購價93元/百斤。
基層糧食部門反映,由于早稻數(shù)量較少,農民大多是邊收割、邊出售,上市收購時間非常短,收購高峰一個月左右。當前湖北省新早秈稻市場收購價已經低于國家確定的最低收購價,由于市場偏弱,如果不啟動最低收購價預案,早稻市場價格還可能下落。
早稻收購準備工作基本就緒
湖北省早稻與其他糧食品種比,其面積、產量和收購量都比較小,但點多面廣,工作量并不小。加上近幾年均未啟動早稻最低收購價執(zhí)行預案,有的地方存在經驗不足的問題,收購工作難度加大。各級糧食局、中儲糧系統(tǒng)和農發(fā)行等相關部門高度重視早稻收購工作,及早動手,認真部署,收購準備工作基本就緒。
一是及時調查了解早稻產購形勢和市場價格。各早稻主產市縣糧食局均對今年早稻生產情況、收購形勢和市場價格進行了認真調查分析,并根據(jù)分析結果及時研究部署早稻收購工作。
二是提前做好收購庫點準備。各市縣糧食局配合中儲糧直屬庫,提前摸底了解基層收購庫點情況,按照托市收購要求,結合收購量預測情況,及時申報托市收購庫點。如松滋市已報2家收購庫點,公安縣上報了7家,江夏區(qū)上報了5家。
三是組織收購企業(yè)抓緊維修倉庫,準備收購器材,培訓收購人員。調查了解到,荊州、武漢、黃岡、孝感等市早稻收購倉容比較充足,各級儲備庫、重點收納庫和龍頭加工企業(yè)的收購器材和人員力量能夠保證早稻收購需要。
幾點建議
一是及早做好啟動早稻最低收購價執(zhí)行預案的準備,積極爭取托市收購政策盡早出臺,保護農民利益。要高度重視早稻收購工作,決不能因為小品種而忽視。。
二是建議由湖北省糧食局、中儲糧湖北分公司和湖北省農發(fā)行盡早就收購布點、收購資金、驗收確認等具體操作問題進一步協(xié)商,明確相關意見。
三是堅持托市收購與市場化收購并舉。執(zhí)行托市收購的企業(yè)要力爭多購,嚴禁壓級壓價,嚴禁限收拒收,嚴禁增加預案規(guī)定之外的任何附加條件,切實方便農民賣糧。多渠道糧食經營主體要多方籌措資金,積極入市收購,堅持以銷定購、邊購邊銷。各級糧食局、物價局、中儲糧和農發(fā)行等要加強收購工作的協(xié)調服務和監(jiān)督檢查,維護正常糧食收購秩序,防止出現(xiàn)“賣糧難”和“打白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