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心里,都或多或少珍藏著一些未曾老去的記憶。有兒時的歡笑,有成長的思索,也有對一些人一些物不離不棄的感恩。
如今,家里的那臺老縫紉機(jī)躲在陽臺的角落里,上面罩著母親做的花布罩。我嫌它占地方,幾次和母親說遇到有收縫紉機(jī)的,就把它賣了吧,母親不同意,說還有用得著的時候。我知道,母親對它有感情。幾十年了,家里縫縫補(bǔ)補(bǔ)的活計全靠有了它。人上了年紀(jì),對家里的老物件都特別地珍惜,有很多東西放到現(xiàn)在幾乎沒什么用處,可父母就是不丟。以前說了幾次,父母不聽,我也就由著他們了。
我想,可能是東西用久了,對它產(chǎn)生了感情。一個老物件,在行使過它特有的使命以后,余下的是它身上記錄著的人的青春和歲月,看到它,就像看到以前的舊時光。
小時候,我還在院子里瘋跑的時候,時常聽到母親腳踩著縫紉機(jī)的踏板,一陣“嘩啦啦”的聲音過后,停下來,然后接著踩。這臺老式縫紉機(jī)給我們家出了不少力。母親心靈手巧,一般的衣服褲子她都會自己裁剪。一到過年,是母親最忙的時候,她往往提前扯好幾尺布,給我和父親一人做上一身新衣,而母親很少為自己做,她總是一身衣服穿了一年又一年。母親是個熱心人,鄰居家有活的話,她也攬過來,越到年根兒,母親越忙。夜晚,在昏黃的燈下,母親一邊做活,一邊和我說著話,那時,我最大的愛好,就是翻母親的針線盒。
每次想起母親在縫紉機(jī)前的那些時光,我的心里就無比溫暖,還隱隱地有些心疼。
父親的抽屜里一直珍藏著一把口琴,雖然年月很久了,口琴上也有了斑斑銹跡,用它吹出來的聲音也不再動聽,可它依然是父親珍愛的寶貝。因為,這把口琴是父親曾經(jīng)灸熱青春的見證,從知青歲月里開始陪伴父親,陪他度過了最寂寞最艱苦的三年。后來我漸漸長大,在童年里,也曾聽到過父親悅耳的琴聲。哪天高興了,父親就會拿出口琴吹奏一曲,我聽著好聽,就纏著他想學(xué),小孩子頭兩天的熱乎勁兒一過,就擱置了。有時也會看見父親拿出來摸摸看看,這時候,口琴也不再僅僅是口琴,它成了一部無聲的時光機(jī),鐫刻了一個人的青春,看著它的時候,父親的眼前,也一定會流動著那些漸漸遠(yuǎn)去的老時光。只可惜,那把口琴后來讓我給弄壞了,父親也一直就沒有再買把新的,他把那把口琴鎖進(jìn)了抽屜,同時也鎖起了他的青春。
沒事的時候,我會翻看那些記錄著時光痕跡的老照片,特別是那些父母年輕時候的黑白相片,相片中的人有著那個年代特有的純真與樸實,笑容明亮溫暖,直抵心底??磻T了現(xiàn)在許多失真的藝術(shù)照,感覺現(xiàn)在多么美麗的一張相片也無法讓我印象深刻。父母珍藏的黑白相片里,有我三個月大時,躺在父親寬大的臂彎里的;有父母兩個人的合影,照片中的父親高大而俊朗,母親梳著兩只小辮微微地笑著,原來父母也如此青春逼人過。現(xiàn)在的父母已經(jīng)鬢角斑白,他們青春里的美好,都遺留在了老相片的時光深處。
細(xì)數(shù)那些老物件,讓我想起了兩個字:傳承。傳承著一種精神信仰,傳承著一份樸素的情感,傳承著悠悠歲月里的風(fēng)雨見證。感謝有這樣一些老物件,讓我們行走在時光里,有機(jī)會撫摸另外一段時光,并深深地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