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東波從小在父親影響與悉心指導下,堅持書法學習,在近30年的時間一直筆耕不止。成年后,他又到中央美院進修深造,在不少名師指導下使得他如虎添翼,藝術修養(yǎng)達到了新的境界。他在書法創(chuàng)作上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又將自己老辣遒勁、硬朗蒼澀、墨色流變的草書筆法,巧妙地運用到中國畫學習中,使他對人物、山水、花鳥的中國畫研習耕耘邁上了更高階段。
我們?yōu)g覽孫東波筆下的系列畫作,賞析到他作品中的筆情墨趣。
《荷塘情趣》作品,作者運用枯潤結合的側鋒,富于墨色濃淡層次變化的大寫意筆法,亦寫亦皴,盡情揮毫書寫出一叢叢疏密有致的荷葉,表現出酣暢淋漓組合的荷葉主體畫面;以枯澀的中鋒行筆,畫出一波三折的枝干和少數受光的荷葉面。那兩朵含苞怒放的荷花,一只一往深情的紅蜻蜓,點染出畫面的自然情趣。
《清韻圖》,則以清淡典雅的側鋒大寫意為主體,暢達的筆意揮寫出作者心中涌動奔瀉而出的創(chuàng)作激情;幾朵寫意荷花,兩只水鳥,烘托出畫作清韻流芳的特別意蘊。
四條屏《花鳥畫》,有的以枇杷小鳥為主,有的以翠花小鳥為主,有的以紫藤小鳥為主,有的以山果小鳥為主。畫面上兼工帶寫,以小寫意筆法為主,墨色交融一體,色澤古樸清雅。在行筆過程中,畫家注重靈活運用頓寫、皴寫、點苔的不同筆法,用中鋒與略微側鋒的交替變化,形成線性的抑揚頓挫、起伏曲折、塊面與點線的結合,很好地描繪出各種物象蒼澀勁健、自然質樸、典雅大方的多層次美感。
《江畔漁家》是作者近年山水畫的代表作。在山水畫面近處河岸江畔,無數的漁船??吭诮?;中間一大片蒼翠墨綠掩隱下的江岸樹林,堅硬的巖石,皴擦的坡地,裸露的山脈,格外醒目。視野中的小橋流水潺潺,石階沿坡而上,濕潤的沃土,陰深的叢林,幽靜的環(huán)境,令人頓時聯想到心馳神往的世外桃源。左邊山麓下幾間木質結構的瓦房民居,門前是寬敞的院壩,背后是少量樹木點綴下層巒疊嶂挺拔高聳的青山脊梁;右上方中景處,高低起伏的峰巒山崖,翡翠的樹林、荊棘、草叢穿插其間。整個畫面,蒼澀的筆法,亦皴亦寫,亦擦亦頓;斑駁的山巒巖石,勁健的樹干、深淺的樹葉,極富飽經世事滄桑的厚重感。使用略帶墨色的灰綠、灰綠黃、土黃、淺棕、淺土黃等色澤,皴擦點染,相得益彰;近處稍深一些,中景處略淺,流露出濃郁的古趣古意格調。
孫東波是文化部書畫藝術研究學術委員、中國書畫藝術家協會理事、北方聯絡處副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天壇書畫院特聘畫師。他的書畫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各種書畫展覽,并多次獲獎。2008年,他被授予“中國書畫百杰”。其作品被國際奧委會、人民大會堂、中國美術館、中南海懷仁堂、中國國家博物館、毛主席紀念堂,以及日本美濃市府、漢堡文化廳、世界銀行等廣泛收藏,并入編《中國學者大辭典》《中國當代美術家書法家英漢辭典》等多部大型書畫典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