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商務英語翻譯是通過語言的轉(zhuǎn)換來實現(xiàn)不同語言、多元文化間有效傳遞商務信息的活動。論文以跨文化意識為切入點,分析了文化差異對商務英語翻譯的影響,探討在商務英語翻譯過程中實現(xiàn)跨文化交流的策略。
關鍵詞:商務英語翻譯;跨文化意識;策略
翻譯是跨文化的交際活動,是“從語義到文體兩個方面在譯入語中用最貼近的自然對等語再現(xiàn)原語的信息”(Nida Taber 12)的活動。要在譯入語中最貼近地再現(xiàn)原語的信息,譯者要考慮語義的傳遞和文體的差異,還要考慮兩種語言中文化信息的有效傳遞。譯者對于兩種語言文化信息的把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翻譯作品質(zhì)量的高低。商務英語翻譯不僅要求譯者要有較深的英漢語言理論知識與實用技能,而且要求其具備一定的商貿(mào)專業(yè)知識和跨文化意識。某種程度上,基于對跨國文化理解的跨文化意識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商貿(mào)交流活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譯者的跨文化意識的強弱直接影響商務英語翻譯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1.文化差異對商務英語翻譯的影響
跨文化意識有四個層次:“注意到一些表面的文化特征;對于與自己文化顯著差異的某些有意義的異文化特征有所察覺;對于與自己文化有著顯著差異的異文化特征,在理論上或理性上能夠理解;可以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著想,真正理解對方的所作所為?!保ê闹?151)商務英語翻譯過程中,譯者要充分認識到有別于本民族文化的異域文化現(xiàn)象,并以寬容的態(tài)度接受存在的差異或沖突,也要通過恰當?shù)姆绞皆谧g入語中再現(xiàn)原語的文化特征和內(nèi)涵,使跨文化交際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不同的民族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經(jīng)歷的歷史背景等因素不同,因而各民族的文化迥異。這些文化差異在各自使用的語言中都有所反映。在商務英語翻譯過程中,譯者要有敏銳的文化感知力,能根據(jù)文化差異將原語中的文化內(nèi)涵盡量在譯入語中反映出來,從而促進跨文化商務交流。在中國人的思維習慣中,數(shù)字 3 往往表示數(shù)量很大或情況很復雜。在商務活動領域有三角債的說法。這一說法形象地表達了企業(yè)之間錯綜復雜的債務關系。如果譯者沒有充分體會到漢語中數(shù)字 3 的內(nèi)涵而簡單譯成 triangle debt,那么就很難在英語中表達出三角債的中文內(nèi)涵。相比較而言,chain debts更為形象傳神。在中國人心目中,大象被視作是力量的象征,因此著名的白象牌電池在我國市場上備受消費者青睞。該產(chǎn)品曾以 White Elephant 作為商標名推向西方市場,結(jié)果少人問津。究其原因是文化差異在消費者的選擇過程中產(chǎn)生的影響。在西方,White Elephant 指那些沒有用反而累贅的東西。受這種文化心理的影響,很難想象西方消費者會購買自命為無用的電池。翻譯時,譯者可用 lion 代替 elephant 將其譯為 Brown Lion,因為在西方人心目中,前者是強大和力量的象征,這一文化意象和中國文化中的大象比較接近。從上面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文化因素對翻譯的影響。文化信息的誤讀、誤譯會影響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決定商業(yè)交易的成敗。
2.商務英語的特點
商務英語是人們在商務活動中使用的英語。英國商務英語專家 Nick Brieger 在其提出的商務英語范疇理論中指出商務英語包括語言知識、交際技能、專業(yè)知識、管理技能和文化背景等核心內(nèi)容。為了順利實現(xiàn)商務交流,商務文件應盡量提供有效交流所需的全部信息,避免遺漏信息;詳細而簡潔的內(nèi)容是快速高效地進行商務活動的必要條件;為了節(jié)省交流時間,抓住商機,商務文件應使用簡潔的語言表明交流意圖,并體現(xiàn)禮貌原則和體諒原則,力保準確無誤,從而維護貿(mào)易雙方持久而良好的伙伴關系。上述實際交流效應決定了商務英語往往具備“完整、具體、清楚、簡明、禮貌、體諒和準確”(張沉香 234)等語言風格。商務英語翻譯時譯者要準確把握其文體特點并在譯文中體現(xiàn)出來,從而促進商務交流活動的順利開展。
3.商務英語翻譯中實現(xiàn)跨文化交流的策略
在商務英語翻譯的過程中,譯者要遵循翻譯的一般原則,也要符合其自身特點,使譯文形神兼?zhèn)涞卦佻F(xiàn)原文的信息,還要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易被接受。為此,翻譯時譯者可以視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策略。
音意合譯法既保留了音譯法美妙悅耳的音韻美,又保留了意譯法無法替代的表意功能。這一技巧在商標詞翻譯中被廣泛使用,成功地翻譯出優(yōu)秀的商標詞。音意合譯法的成功使用為我國產(chǎn)品走向世界做了很好的宣傳。青島海信集團生產(chǎn)的海信牌電視機在推向國際市場時命名為Hisense,既取其諧音保留產(chǎn)品的音韻美,又賦予了產(chǎn)品新的文化信息。英語中 hi- 發(fā)音與 high 相同,單詞 sense 有敏感性之義,二者結(jié)合能讓國外消費者產(chǎn)生積極聯(lián)想,從而有助于該電視機品牌打開國際市場。
由于社會文化的差異,原語中有些詞義在譯入語中不存在,形成了詞義空缺。在這種情況下,譯者可以在充分理解兩種文化差異的基礎上采用加注法補充空缺,從而實現(xiàn)有效的跨文化交際。如: In the American contract law, conditions include express condition and implied condition. 在美國合同法中,條件包括明示條件和默許條件(明示條件即合同當事人明確規(guī)定的約定事項;默許條件即依照法律或按照解釋當事人的意圖理應包括在合同中的約定事項)。該例中express condition, implied condition 在漢語中均沒有語義對等的詞語,在直譯的基礎上進行加注,將這兩個詞的內(nèi)涵解釋清楚,成功地傳遞出其專業(yè)內(nèi)涵。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任何一種語言都是該民族文化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由于文化有其特殊性,翻譯時譯者還可以借用譯入語中意義相同或相近并且具有譯入語文化色彩的表達方式對原文加以歸化。在西方文化中,dragon 是罪惡和邪惡的化身,而在中國文化中龍則是代表吉祥如意的動物。在翻譯這類語言時,譯者要有較強的跨文化意識,采用歸化法來傳遞原文中的文化信息。有人將亞洲四小龍翻譯為 Four Asian Tigers 即為較好的文化信息對等的范例,因為在英語國家人民看來,tiger 是一種強悍的動物,是力量的象征,這種翻譯處理方式基本上傳遞了漢語中亞洲四小龍的文化內(nèi)涵。
在商務英語翻譯過程中,譯者要遵守翻譯的基本原則,考慮到商務英語的語體特點,并兼顧到其作為經(jīng)貿(mào)活動交流工具的特性,靈活選擇恰當?shù)姆g策略;譯者還應考慮到商務英語交流的實效性,重視跨文化因素的作用,實現(xiàn)語義信息、語體風格及文化信息的有效傳遞,搭建好商務溝通的橋梁。(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參考文獻
[1]曹雪蓮.英語教學中跨文化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 新課程(教育學術). 2011(05)
[2]喬軍釵.英語教學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的原則和策略[J]. 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 2010(10)
[3]楊成青.外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策略[J].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