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屏上正在熱播電視劇《神醫(yī)喜來樂傳奇》,李保田再度飾演神醫(yī)喜來樂。看著李保田那張弛有度、能言善辯、詼諧幽默的表演,不禁想起來20多年前在安徽屯溪和他相處的一段日子。
那是在1987年的夏天,北京電影制片廠導演黃健中導演一部反映封建禮教與人性的電影《貞女》(根據(jù)古華同名小說改編)。這部電影表現(xiàn)在同一地區(qū)環(huán)境里,跨越近百年時空(清末與現(xiàn)代),交替展現(xiàn)了一新一舊兩個年輕婦女凄婉的愛情故事……這部電影的一個特點是:全劇17個主要角色,只由8位演員飾演;李保田在這部電影中一人飾演三個角色:公路邊小酒店老板娘桂花的丈夫、卡車司機吳老大(現(xiàn)代故事),清代遺老“老冬頭”和清末故事中覬覦五嬸美色的大管家。
我?guī)Я穗娨暸_一個攝制組前往屯溪拍攝“散記”和另外一個專題片,在《貞女》拍片駐地住了一小段時間,和劇組的導演黃健中、演員傅藝偉、李保田、何偉、顧艷……等人相處得很熟。給我的印象是,李保田雖然在屏幕上的角色大多是能說會道或狡黠風趣,但在戲下的他卻判若兩人,他待人很和氣,輕聲慢語;但是你若不找他說話,他絕對不會找你主動說話;不拍片子的閑暇時間,劇組的人員有的聚在一起說話聊天、打撲克,有的相約著去逛街、購物……李保田從來都是待在自己的房間里看書、畫畫或是搞他最愛的雕刻。
在屯溪的老街上,有許多家賣竹、木器的店鋪,這是李保田一個人經(jīng)常光顧的地方。他選了一些大水瓢、葫蘆、木搓板
拿回房間仔細琢磨、設計……一件件不同風格情趣的雕刻藝術(shù)品在他的手下誕生了。
在一次劇組的聯(lián)歡會上,音樂聲中,有人在跳交誼舞,有人在跳迪斯科……李保田坐在一旁默默地看,有人問他為什么不去跳?他搖搖頭說:不會跳。過了一會兒,一陣節(jié)奏歡快火辣的音樂聲起,李保田突然來了靈感,只見他大跨步的走進舞場,伴隨著音樂聲,一套李保田自編自跳風格特異的“迪斯科”誕生了……
由于李保田對藝術(shù)塑造的執(zhí)著,他曾被人稱為“戲霸”。前些日子見到他問及這個事,他笑笑說:其實這名號也沒什么,說明我有責任心。我不管其他人對我的看法,我只堅持自己對表演藝術(shù)的追求。我一點都不清高,和打掃衛(wèi)生的阿姨,收垃圾的人見面,我永遠都是先打招呼,因為骨子里我們都是小老百姓。我不會耍大牌,從小我的家教特別嚴,有了成就、出息可以得意,但別猖狂。這是我的人生準則……其實,我就是個“老宅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