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景山區(qū)金頂街街道,提起張學敏老師,那可是小有名氣。自2002年被聘為街道社區(qū)文體活動指導員以來,張老師義務在社區(qū)開設了剪紙班,她把剪紙、布貼畫等技術傳授給了更多的愛好者,任勞任怨、默默地為社區(qū)做貢獻。她先后榮獲石景山區(qū)“優(yōu)秀教育志愿者標兵”、“社區(qū)文明之星”、“群眾心目中的好黨員”等多項稱號,連續(xù)十幾年被街道評為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
從印刷廠工人到社區(qū)文體指導員
“1946年我出生時,家里有奶奶、父母、姐姐、兩個弟弟和我共七口人,僅靠父親工資維持生計。因家庭生活困難,國家供我免費上了9年學。1964年,經(jīng)街道辦事處介紹我去一機部印刷廠當了一名工人,并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20多年前,我們家因工作的原因從城里搬到了石景山,租住在金頂街一間不足十平方米的平房里,屋頂年久失修,有幾處有漏洞。白天,屋外就射進幾道零亂的光柱,而夜里,從屋內(nèi)就能看見天空中閃爍的星星。記得有一年一連數(shù)天的連陰雨,雨水從屋頂?shù)穆┒吹稳胛輧?nèi),漏得屋內(nèi)潮濕無比。有幾處漏雨的地方恰好是我們捶覺的位置,漏進來的雨水滴在被褥上,我們趕緊拿出盆盆罐罐,放到床上接水,雨水滴進容器里,免不了四處飛濺,床上的被褥床單被濺得水跡斑斑,我忙把被褥挪開,騰出了床四分之一大的一塊地方,四個人坐臥著,一雙兒女已睡下,我們夫妻卻不知幾次把那些容器里的雨水倒掉,幾個不眠之夜,嗍到天明。漏下的雨水濕了屋角堆放的柴禾,而我不得不用濕柴點燃蜂窩煤爐做飯,滿屋子的煙,我和丈夫到離家好幾百米的公用水龍頭取水,雨后道路泥濘難行,不知摔了多少跤……從那時起我心中懷揣著一個愿望將來能有一間可以容身的避風雨之所。我感謝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給我們國家、北京市及至石景山區(qū)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真是應了神話故事書中所說‘洞中才數(shù)月,世上已千年’,我們石景山區(qū)掀起了一股熱火朝天的經(jīng)濟建設浪潮。短短的幾年時間,過去那個簡陋的平房早已不見了蹤影。1990年,我們搬進了石景山區(qū)模式口南里一棟樓房的兩居室,1997年因為單位調(diào)房,我們又搬進了鑄造村高塔三室一廳的樓房里,我們把86平方米的居室裝飾得美觀、舒適,家用電器齊全,從此,我不再擔心房屋漏風漏雨,更不用發(fā)愁用濕柴生火的煙熏火燎,也不用擔心抬水走泥濘的路摔跤了。如今兒婚女嫁、孫兒繞膝,笑語滿堂,子女們有了自己的住房。如今,我們的家園就在寬闊平坦的大馬路旁,高樓林立、街心花園、綠蔭遍地,學校、幼兒園、保障性住房的陽光工程早已竣工,上千戶生活條件不寬裕的家庭,喬遷了新居,形成了一派和諧家園的景象。我對祖國對黨的愛發(fā)自心底。1993年我退休后,感到自己不能休息,我要為黨為社會出一把微薄之力,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認真思考,我更加牢固了自己的想法,決心利用自己剪紙和布貼畫的特長,下一番心血,為社區(qū)居民去做一份自己能夠做的,也是應該做的事情,用藝術形式來回報黨和人民的深情厚意?!甭爮埨蠋熈娜鐭熗?,她感恩的話里更讓我的心靈受到震撼。是啊,她之所以能從—個印刷廠女工到今天擁有了諸多殊榮,其付出的背后的精神支柱莫過于——愛與感恩的心。
十幾年來教了600名學員
剛走上創(chuàng)作路的時,張學敏的布貼畫、剪紙主要是以娃娃、花鳥魚蟲等為主題,較簡單。她拿出了兩幅布貼作品,上面竟有歐陽中石等藝術家的題名,她告訴記者,這就是當年自己為第一次參加某個發(fā)布會而制作的,沒想到去了之后拿出來展覽,竟得到了很多名人藝術家的指點和鼓勵,于是她信心堅定了下來,更加勤奮地去創(chuàng)作了。從那以后,她的作品越來越深入,也越來越精彩??墒?,為了創(chuàng)作出好的作品,她沒少下功夫。比如,她愛上了人物剪紙,為此還通讀了四大名著及許多歷史人物傳記等書籍,還學會了在網(wǎng)絡上搜集材料。她先后創(chuàng)作的《四大美女圖》、《列寧演講》、《毛主席坐在黃河壩上》等優(yōu)秀作品,獲得好評如潮。在她的客廳里,記者欣賞了張學敏老師最覺得有成功感且曾帶去國外展覽過的布貼畫——《水滸一百單八將》,108個人物形象沒有一個雷同的,而制作它們竟費了一年半的時間,熬了無數(shù)通宵。
為了教孩子們學做布貼畫她常出奇招。有一次,她聽說街道的一所打工子弟小學——春風小學缺乏教具,她便廢寢忘食地制作出了《岳母刺字》、《孔融讓梨》、《蘇武牧羊》等布貼畫作為歷史課教具,送到春風小學。這些栩栩如生的布貼畫,大大開拓了學生們的思維,受到了師生們的歡迎。
社區(qū)的好幾個剪紙班,一辦就是十幾年,既豐富了居民們的文化生活,也成為了社區(qū)居民學習交流的樂園。她回憶說,自己從最初的幾個學員到現(xiàn)在的六百多位學員,真是感慨良多。從簡陋的十幾平方米的小屋到現(xiàn)在掛滿了學員作品的敞亮的大活動室,它的點滴成長都離不開張老師嘔心瀝血的付出。這些年來,令她記憶深刻的作品有申奧成功之時,她按捺不住喜悅之情,即興創(chuàng)作了大型布貼畫《喜迎奧運》。2008年那年,張學敏又相繼創(chuàng)作出了《新北京、新奧運》、《申奧有我》、《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奧運五環(huán)繞福娃》、《北京歡迎你》等剪紙作品。特別是經(jīng)過3個月精心制作的《奧運福娃38式運動造型》,更是將各種比賽項目展現(xiàn)得活靈活現(xiàn)……
每年,社區(qū)黨總支為80歲以上老黨員舉行生日會,她就會帶領學員們一同給老壽星們送上“屬相”的剪紙賀禮,恭賀老人們生日快樂;幾乎每年的過年過節(jié),張老師都要和學員們一起,用滿腔的熱情剪出各種辭舊迎新的作品,貼到社區(qū)的宣傳欄中,或送到社區(qū)孤寡老人的手中,并為他們貼到了窗戶上,溫暖了千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