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那些足夠瘋狂到相信自己能夠改變世界的人,才是真正改變世界的人
蘋果教父史蒂夫·喬布斯駕鶴西去兩年,遺下的那只蘋果也恍若失去了靈魂。iPhone 5S和iPhone 5C推出后,市場反饋大不如前,甚至有果粉舉起了寫有“No jobs,No iphone”字樣的標語牌抗議。
在這種氛圍中,人們倍加懷念天縱英才的喬幫主。電影《喬布斯》正好在這個時候上映,算是滿足了果粉的心理需求。
《喬布斯》的開端頗為講究。導演用追拍的方式跟隨著喬布斯的腳步,走進ipad發(fā)布會現(xiàn)場,俯瞰著臺下歡呼的人群,仿佛他是一位從天而降的彌賽亞。艾什頓·庫徹扮演的喬布斯十分驚艷,非常像喬幫主本尊。
然而在一個驚艷的開端之后,后面就有點平鋪直敘了。故事回到了1974年。退學后的喬布斯光著腳丫徘徊在大學校園里;他和沃茲共同創(chuàng)建蘋果電腦;隨著蘋果的成功,喬布斯和董事會的矛盾無法調(diào)和,憤而請辭……影片對他另立山頭創(chuàng)立NEXT的經(jīng)歷一筆帶過,直接過渡到1997年,在“還有90天蘋果公司就要破產(chǎn)”的陰影下,喬布斯重回蘋果君臨天下。
《喬布斯》沒有避諱喬幫主很糟糕的人品,諸如他拋棄非婚生女兒、刻薄對待合伙人、動輒歇斯底里等。和講述Facebook創(chuàng)立者故事的《社交網(wǎng)絡(luò)》一樣,影片都描摹了主人公性格中黑暗的一面,不像《中國合伙人》那樣完全是校園民謠式的溫馨展現(xiàn)。
不過,由于喬布斯在“改變世界”方面所取得巨大成就,他性格上的一切缺陷都被赦免了,甚至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趣聞乃至美談。
喬教主所以能夠成為一個傳奇,蓋源于他身上有一種極為稀缺的“企業(yè)家精神”。
創(chuàng)新經(jīng)濟學家熊彼特認為,“企業(yè)家精神”包括:①建立私人王國。企業(yè)家經(jīng)?!按嬖谟幸环N夢想和意志,要去找到一個私人王國,常常也是一個王朝”。②對勝利的熱情。③創(chuàng)造的喜悅。④堅強的意志。企業(yè)家精神沒有固定的特征,看不見摸不著,但在美國確實是薪火相傳。從洛克菲勒、卡內(nèi)基梅隆、杰克韋爾奇直到喬布斯,山姆大叔能夠長期獨步天下,這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富有“企業(yè)家精神”的人專注于自己的事業(yè),對自己努力的一切有著近乎宗教式的狂熱,用影片最后喬布斯給蘋果廣告配音的話就是:“獻給瘋狂的人、不合群的人、反叛的人、制造麻煩的人,那些方形孔里的圓形釘子們……那些看待事物與眾不同的人們。他們不喜歡規(guī)則,他們厭惡墨守成規(guī)。你可以認同他們,反對他們,神話或者妖魔化他們,但你就是不能無視他們。因為他們能夠改變事物,他們推動人類向前。就算別人把他們當作瘋子,我們看到的是天才。因為只有那些瘋狂到相信自己能夠改變世界的人,才是真正改變世界的人。”
由此來看《喬布斯》正是對這四大特質(zhì)的影像圖解。你可以從任何層面懷疑喬布斯的人品,唯獨企業(yè)家精神,喬布斯無可指摘,而且做到了極致。
“只有那些足夠瘋狂到相信自己能夠改變世界的人,才是真正改變世界的人”——也許這就是企業(yè)家精神的真正內(nèi)涵。中國的企業(yè)家也應(yīng)該從中領(lǐng)悟到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