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的東西未必是好的,比如說流行感冒。
流行感冒一定是不好的,比如說禽流感、豬流感。
有人類歷史以來,致死人命最多的流行病不是鼠疫也不是天花,而是流感。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席卷全球,造成了大約四五千萬人死亡。其中光美國就有約50萬人口在那場流感中死去?,F(xiàn)在,這個龐大的山姆大叔,每年有近10萬人感染流感并引起并發(fā)癥,也有不少死亡的報道。
科學家每年都分離出新的流感病毒株,然后制造出疫苗,但是聰明的流感病毒每年都發(fā)生變異,令大部分疫苗失去效果,逼得科學家疲于奔命地分離新毒株和制造新疫苗。除了天花,人類在和病毒的較量中,始終沒占過上風。
其實,禽流感和豬流感在很久之前就一直存在著,只不過那時候的它們還不和人類打交道,只在自己的種群呈流傳,人們常常以“雞瘟”、“豬瘟”稱呼它們。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動物流感病毒開始突變,可以從動物傳染人類。人類就把這些錯都推到動物身上,非典是果子貍的錯,禽流感是雞鴨的錯,豬流感又是豬的錯。
一時間,受到牽連的動物們倒了大霉。非典期間,廣東緊急捕殺果子貍,估計幸存的果子貍們打死也沒想到。10年后,新得說法又出來了,有專家經過研究提出了新觀點,認為非典病毒的天然宿主是一種名叫“中華菊花蝠”的蝙蝠,果子貍只是非典病毒的中間宿主,當初果子承受了不白之冤。禽流感因鳥類而起,一旦流行雞鴨鵝都遭捕殺,寧肯錯殺一千,不肯放過一個,為了人類的安全。而豬流感雖然被證實是禽流感、人流感、豬流感病毒基因片段組合,這個病只在人之間傳染,豬依然沒逃脫被提前宰殺的命運。
不管是SARS還是禽流感、口蹄疫,似乎難逃一個規(guī)律:越是與人親近的動物越容易被人傷害。而這些疾病的大范圍流行,也是人類自食其果一由于濫捕濫殺、破壞生態(tài)平衡等現(xiàn)象遍及全球,使原本寄生于野生動物體內的病毒侵入到人體中,進而成為人類的“殺手”。
人類所奉行的是自我中心主義,總以為滿足人的基本需要進行的捕殺、砍伐都是道德而合理的。人們以站在地球生物鏈頂端為榮,向來以征服者自詡,這樣的價值觀已經融于現(xiàn)代文明的血脈,無時無刻不在左右著人的思維和行為方式。特別是隨著現(xiàn)代文明的到來,人類為了短期達到利己目的,“萬物為我所用”的欲望空前增長,對大自然的掠奪隨著科技的進步而更加瘋狂。
病毒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迅速而復雜的變異,能夠跨越人類、禽類和畜類的不同的基因共存著?為什么小小的病毒卻讓處于生物鏈頂端的人類束手無策?這恐怕不是把錯往雞鴨鵝豬身上一推六二五那么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