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柳初黃半未勻,曲池半畝菡萏香。雨接碩果黃葉樹,雪壓青松書聲長。書院四時,如百尺長卷緩緩鋪開,墨香尚在,清新動人,書聲與天光同亮,學子共桃李成長。來到一中已近三年,這所古老書院的氣韻如水墨,輕輕柔柔地氤氳進每一寸光陰里,潛移默化地浸染著每一個一中人???,這是我們的四季。
仲春,北方的天氣卻猶帶寒意。正是乍暖還寒時候,柳芽已褪去了初時的嫩紅,一夜間換上了黃裳。細看來,新葉還未完全舒展,探頭探腦地,露出一絲怯意。初來乍到的我們也曾這樣小心翼翼地打量過這個嶄新的環(huán)境,帶著青澀和友善向一中招手?,F(xiàn)如今,目光轉向操場,奔跑跳躍,射門扣籃,更多的同儕在運動場上盡情揮灑汗水,春日的暖陽撫過潮紅的臉龐,汗水也閃耀出七彩的光芒。那是我們的春天,那是春天的我們。嫩柳初黃是初來乍到的猶帶怯意,嫩柳初黃也是初生牛犢的蓬勃活力。
身處書院,我們曾是老樹新枝;現(xiàn)在,我們便是陽春種下的希望,只待來年花發(fā),名動宣府。
暑氣來勢洶洶,似要烤焦一切,遇到書院的花園卻也無能為力。高木陰陰,雀語飄香,難得在園中覓半刻清涼。幾枝蓮花挺出綠水之上,或紅或白,與綠葉碧波相襯,清風徐來而君子清芳自起。百年書院,立校以德,德行高尚者輩出。李亞暉先生感母校之恩而圖報,李亞暉獎學金承載著學長對后繼者的希望;張?zhí)K前輩在我校任教期間組織地下黨組織,敢當國家存亡之大任,重任在肩,正氣凜然。前輩余暉足以光耀后人,“感恩明責,勵志尚勤”的校訓代代相傳。心懷感恩方不失善念,知恩圖報是為君子;明責于心方不負蒼生,敢負天下之大任才是有社會責任感的時代先鋒。
德耀百年,君子清芳隨墨香一同飄散。
黃葉紛飛的日子總伴著果香。
母校的花園中植著不少果樹,年輪上記載著分秒的變遷。又是一年收獲時節(jié),且聽它們如何細數(shù)這一年的收獲。你看,那彎垂的枝條是充實的行囊;你嗅,那四溢的果香是甘美的收獲,它們歡笑著,慶賀自己的成熟。與此同時,黃葉飄飛,在西風的無情掃蕩下,帶著滿臉的滄桑與疲倦最后親吻了它的果實,而后飄轉回果樹腳下。沒有不甘與不平,只是純然的欣喜,它的果實最終成熟,它的使命終于完成。書院里總是收獲與枯萎同在,一些人收獲著,一些人奉獻著;一些人成熟著,一些人衰老著;一些人離開了,一些人堅守著。
秋雨瀟瀟,依稀有低吟淺唱,我想,這是碩果對秋葉的私語。
陳毅詩云: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寒冬的大雪冰封了整座書院,目之所及盡是粉妝玉砌,潔凈卻未免稍顯單調,突然一抹蒼綠劃破了雪被,那是衣冰冠雪的青松,重雪覆壓仍不改其風骨,愈是苦寒愈是堅強,千錘百煉之下,便有了鋼筋鐵骨,再不懼塞上風寒。
每年冬天,我們在呼氣成冰的空氣中迎著凜冽的北風奔跑。喘息時吸入的空氣像帶著冰碴兒狠狠劃過肺腑。到達終點的一剎那,寒意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升騰的溫暖。大雪壓青松,頂著艱辛與痛苦,挺到雪化時,青松愈發(fā)挺拔。在母校的磨礪下,松愈直,心愈堅,且拂去風塵從容迎向明朝風雨。
寒來暑往,物換星移。當嫩柳成長為高木,當菡萏凋萎成殘荷,待秋雨打落一樹黃葉,待春暉消融松上殘雪。一些人從這里離開,迎向更遠的未來;一些人從這里開始,打開嶄新的生活。百余年來,書院何處不可入畫,墨香何時不可醉人?緩緩鋪開長卷,筆尖畫意,盡是書院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