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家莊暴雨。如傾如泄。
@ 從和平路高架橋上遠望,
@ 無盡蒼茫。
@ 雨本來是沒有聲音的,
@ 但它留給我們的卻是聲音的記憶,
@ 那聲音與我們的肉體融合,
@ 肉體與欲念融合,
@ 而融合產(chǎn)生靈感、性感和美感,
@ 那是一個無法解釋的世界。
@ 那融合也產(chǎn)生丑陋,
@ 還是同一個原因:
@ 那是一個無法解釋的世界。
@ 我在想,不是我能不能走到一個中心,
@ 而是我能不能走到一個邊緣。
@ 我感受愛,然后把它還給別人,
@ 那樣會溫暖,有奇跡。
@ 我隨意放棄的,
@ 也許就是我最為欠缺的、
@ 最值得珍視的、最為深刻的那一部分。
@ 感性其實是雨最為表面的哲學(xué),
@ 可感覺可知覺,
@ 可膚淺可深刻,
@ 這便是藝術(shù),同時也是生活。
@ 這時光啊。
@ 窗外的樹是那種不染纖塵的純粹綠色,
@ 這種顏色能吸收和淹沒喧鬧、噪音與瘋狂。
@ 我還是試著多知道一些多記住一些,
@ 人是在進化還是在退化?
@ 怎么顯露的都是退化的那一部分?
@ 把自己從紛繁中剝離,
@ 給自己一個全新的語境。
@ ——又一天的周而復(fù)始。
@ 許多時候把自己消耗著浪費著,
@ 只不過不那么血淋淋的就是了。
@ 細(xì)想想,其實這些都不重要,
@ 好好留著命運里最動情的那一部分,
@ 這里有文字,也有別的。
@ 給自己設(shè)定一個相對漫長的,
@ 相對深刻的,
@ 有想象力的,
@ 對自己內(nèi)心有引力的事情,
@ 持續(xù)地慢慢做,就不會空不會躁,
@ 會自信,感覺踏實,有味兒。
@ 許多世俗的輕淺滿足很誘惑的,
@ 模糊一些,那樣能更坦然地接受與放棄。
@ 貌似風(fēng)和日麗,奈何世事污濁!
@ 都在路上走著,
@ 但你想找一個說話的人,也沒有。
@ 這時光啊。
@ 細(xì)想想,還是期待那種田園般的恬淡,
@ 偶爾無目的地描述它們,
@ 隨意復(fù)述,在一種超然里。
@ 看多了世俗和是非,就懂得,
@ 太陽如果僅僅是他們的,
@ 那我們就點燈、點火,自己暖熱自己。
@ 這綠蘿真茂密。
@ 什么顏色少了,就創(chuàng)造一點兒,
@ 窗外的草尖嫩嫩的,
@ 像語言生長出的一種節(jié)奏和色彩。
@ 我不知道哪個是虛擬的,
@ 哪個是真實的或接近真實,
@ 憑想象不行,憑經(jīng)驗也不行。
@ 這甚至弱化自己的判斷力,
@ 這不是個新問題,也不是單純個人的問題,
@ 這樣想,就稍釋然些。
@ 這時光啊。
@ 天不藍,也不灰,
@ 現(xiàn)實和藝術(shù),就這樣參差其間。
@ 真切的、奇異的、自然的……
@ 想象起始于我們開始認(rèn)識到的自我。
@ 雨下多了,也就審美疲勞了,
@ 許多東西我不懂,也不可能都懂,
@ 我有那么多局限,
@ 這不讓我羞愧,但會讓我沉默。
@ 總是覺得,
@ 面前起碼該是一個疏朗的、清亮的、
@ 自在的,
@ 具有自然色彩的,像樣兒的世界。
@ 經(jīng)歷,情感,沉寂,想象,
@ 對了,還有時間……
@ 無論屬于時代還是屬于自己,
@ 你都好好保存它。
@ 都單純都簡單都明朗都可愛,
@ 那個時代再也回不來了。
@ 其實經(jīng)歷過的都回不來了,
@ 只是賦予了那個透明的年齡更多的情感。
@ 每個時間都是一個興奮點,
@ 這是不同的精神世界,
@ 夏天夢幻、叛逆,具有最多的多樣性。
@ 早晨,那么多葉子在擺動,
@ 我想知道它們是獨自還是在一起呼吸。
@ 今天是晴天,陽光細(xì)密,
@ 別去想它的炙烤,去想它的溫暖。
@ 這時光啊。
@ 這個傍晚,貌似清平世界。
@ 像安靜溫馨風(fēng)情的旅途,
@ 語言走得很遠:柔美、浪漫、動感、悄無
@ 聲息。
@ 那里的玫瑰、綠蘿都有聲音,
@ 像鋼琴曲也像油彩。
@ 它們連接著夜,連接著夜的想象和深遠,
@ 那一切,用一種樸素的溫和,
@ 滲透了絕大部分的敏感和細(xì)膩,
@ 不一定有撞擊,但一定會滲透。
@ 不感傷、不悔,欲望、熱烈、理智,
@ 上天賦予的,就不避諱,
@ 最感性的花,深夜才開。
@ 總說沒有一片樹葉是相同的,
@ 一定是由于它們是一些精靈。
@ 樹葉很外在,悠悠然然地生長著墜落著,
@ 它們有它們的內(nèi)涵和深刻,
@ 許多精深久遠的文字都出自它們。
@ 鳥兒也是樹上的葉。
@ 我有時候想,其實先寫的字,
@ 就會先變舊。
@ 所以就愛把語言留著,
@ 然后想,那些寫過的字,
@ 怎么讀出聲來。
@ 這時光啊。
@ 給自己的生活留出一點兒縫隙來,不行嗎?
@ 總是這么緊湊著。
@ 好人也有惡人所有的欲望,
@ 只不過他們懂得節(jié)制和適度。
@ 不值得的,也許會得;
@ 很值得的,也許會丟——
@ 這“破碎的塵世之衣”。*
@ 深吸一口氣,只要有青草味,
@ 思維里就會出現(xiàn)感性的詞,
@ 還是那些感性的詞匯好。
@ 潛移默化,沒有雜念,
@ 不被泡沫遮蔽,
@ 不被膚淺遮蔽,
@ 不被虛名遮蔽。
@ 有想象真好,眼睛,神態(tài),
@ 干干凈凈的手指。
@ 在這個暗夜,真正深入、吸附、淹沒,
@ 真正把自身還原。
@ 這時光啊。
@ 無窮無盡的好,松弛飽滿。
@ 深夜,想到了一位詩人面對藝術(shù),
@ 面對詩歌時眼中的光芒,
@ 即使她在當(dāng)時經(jīng)歷著所有黯淡,
@ 但如果有愛,就真的會更加愛。
@ 不經(jīng)意,就到歲末了。
@ 這時光啊,真不經(jīng)磨。
@ 時光或者說歷史有一個空洞,
@ 你穿透它,
@ 那就叫作:藝術(shù);
@ 那就叫作:生活。
@ 這時光啊。
注:葉芝語。
@ 這里的23點,
@ 這里的動感、質(zhì)感、情感,
@ 這里的情境和內(nèi)涵,
@ 這里的單純和冗雜,
@ 彌漫在深夜膨脹了的快感中。
@ 又是這個時間。
@ 總是這么靜寂,
@ 總是這么無形,
@ 總是這么無邊無沿,
@ 人性也神性。
@ 暖了。四月初,飛絮輕揚,
@ 遠離一些浪漫,
@ 浪漫是一件很復(fù)雜的事情,
@ 如果避開,就踏實和簡單。
@ 而樸素是美妙的,
@ 樸素應(yīng)該是這一生的理性。
@ 總給自己一些暗示:盡量松弛,
@ 別把自己搞得很緊湊。
@ 放大美妙,放大美好,
@ 這是一種心境。
@ 外面的花自己開著,
@ 溫暖、熱烈而感性。
@ 別怕被人忽略,
@ 沒有什么哲理和思想,
@ 在意與不在意,
@ 它們總會是一種存在。
@ 也許什么時代都是如此,
@ 許多真相和真實,
@ 有的當(dāng)下就明白了,
@ 有的,過若干年之后才能知道。
@ 那些糾葛、深刻、浮泛、單純,
@ 那些潛藏在感覺里的想象,
@ 與簡約了的真實是那么相近。
@ 釋放在虛擬的現(xiàn)實中,
@ 感性的范疇變得無限大。
@ 物質(zhì)沒有錯,紅塵也沒有錯,
@ 松弛了斑斕了就有色彩了。
@ 別說世事膚淺短暫,
@ 在這個世界里,誰能是誰的永恒?
@ 餅干、蔬菜、水果、蛋糕、空氣、水……
@ 所有的可愛和糾結(jié)們,早安。
@ 也許人需要荒誕,需要物欲瘋狂,
@ 什么都不是全部,都不是!
@ 從容些,從容不是一種性格而是一種積淀,
@ 日子愈膠著愈糾結(jié)就更羨慕俗世之外的
@ 人們,
@ 我也總是在尋找普遍的詩意,
@ 在寫別的字之前,
@ “普遍的詩意”幾個字還是讓我覺出了一絲
@ 光亮。
@ 那些對小生命、小靈魂、小生活的體驗幾
@ 乎就是箴言。
@ 奇怪,我總覺得,
@ 晚上如果有人跟我說話,就都是真的,
@ 白天不完全是。
@ ——這感覺幾乎是私密。
@ 世界上有那么多道理,
@ 每一個道理似乎都有它的道理,
@ 能夠接受的和不能夠接受的,
@ 它們都存在。
@ 許多生活細(xì)節(jié)可以簡化,
@ 簡單平實,僅留下感性和人情味。
@ 當(dāng)然我知道,
@ 其實人與人之間,依舊遙遠。
@ 默默去感受一些事或是一個人,
@ 一世比一時要好。
@ 如同一位小朋友問:
@ “多大的孩子就不算是孩子了?”
@ 我說:多大的孩子也是孩子。
@ 優(yōu)雅自如、舒展淡然也是,
@ 狂躁緊湊、急迫惶然也是,
@ 看你找什么感覺了。
@ 許多時候就是在跟自己說話,
@ 誰都是這樣。
@ 把其他都當(dāng)作你思維的附屬品,包括箴言,
@ 不苛求,如同不拒絕。
@ 有一種幻覺,在突如其來的雨中,
@ 瘋狂,自由了,
@ 可以狂奔,呼喊著想呼喊的所有字眼,
@ 能把自己愉悅成另一個世界。
@ 自然中,雨最具情調(diào),
@ 而光是具象世界中最美好的,
@ 那是愛、情感、性、想象力的源頭,
@ 那是物質(zhì),也是思想。
@ 如果我們富有情感,
@ 如果我們富有激情,
@ 那么美好就不會毀滅。
@ 丑惡的就一定是鬼祟的,
@ 鬼祟的一定是假的,
@ 而假的,就什么也不是。
@ 太陽很燥,如夏。
@ 但不用多久,
@ 它便會成為落日!
@ 石家莊的夜晚情調(diào)很濃,
@ 只不過很久了,我總是忽略她。
@ 你說什么都有盡頭,
@ 我說好的沒有,不好的有。
@ 我想的是更遠的心靈和身體,
@ 不放任,但展開,
@ 什么季節(jié)來了,
@ 就愛什么季節(jié)。
@ 許多時候,一個城市的浪漫,
@ 僅僅因為一個人。
@ 路過博物館廣場,
@ 找不到昨天自己的影子。
@ 后來就從容了,
@ 從容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境界。
@ 自己是花就開,
@ 但別強求葉子也要有花香。
@ 這個世界其實不復(fù)雜,
@ 你簡化它它就不復(fù)雜,
@ 你向其中注入童稚和純真它就不復(fù)雜,
@ 總之你不復(fù)雜它就不復(fù)雜。
@ 還有另一半,說出來才完整,
@ 先不說,殘缺著吧。
@ 能夠向世界注入自己的意志和想象力,
@ 能夠簡約或者復(fù)雜這個世界,
@ 從這一點上說,我們比常人有更多的幸運。
@ 也許厭惡世俗,
@ 但美好就在世俗中,
@ 那是人類生活的本來面目。
@ 世界是世俗的,
@ 這成為滲透它的理由。
@ “我歌唱草藥,歌唱蘋果;
@ 但是心靈的創(chuàng)傷,我不想說?!?/p>
@ 看到過一部電影,
@ 忘記了名字,但我記著其中的歌聲和畫面,
@ 這些語言糾纏一個人時,他就多了感性。
@ 似乎有兩樣?xùn)|西就夠了:水和體溫,
@ 世界其實就是一個想象的世界,
@ 對所有存在和不存在的事物的想象。
@ “自己是對的。”記住這句話,會有用。
@ 今天是一個節(jié)日,
@ 感受到時光穿透身體時的炫目,
@ 少見的清朗,空氣均勻,
@ 周圍的人有相同的真實。
@ 如果這樣的視覺像夢境,
@ 那起碼也是我想起一個城市和一個人時的
@ 美好。
@ ——有許多思維是虛幻的,
@ 但它是支撐你平實或者浪漫生活的一部分。
@ 和平路。一個城市流動的人群,
@ 比什么文字都能更透徹地表達這個城市的
@ 內(nèi)蘊。
@ 石家莊的雨有點兒像惡作劇,
@ 一點兒也不直率,一點兒也不釋放。
@ 不喜歡雨,下一次蒼涼一次,
@ 遠處的點點燈火、細(xì)密的空氣,
@ 美麗和魅力的、激昂的、羞怯的,
@ 濃烈的、柔情的、微風(fēng)細(xì)雨的,
@ 斷開、縫合、連接,
@ 在城市的午夜,一棵草和一粒霧氣,
@ 都好純啊,那是寂寞的圣潔。
@ 深夜是浪漫與理性的結(jié)合點,
@ 它延展生活,比生活本身廣闊得多。
@ 對于世界,我們知之甚少。
@ 平日的生活總是那么空洞、輕飄,
@ 像夜晚失眠時的幻覺,
@ 如隱如現(xiàn),難以觸及。
@ 許多時候不是立體的而是平面的,
@ 心靈啊,浪漫啊,那么空泛。
@ 想起早年一位長者,
@ 云影之下,極盡蒼涼。
@ 不似年少輕狂,
@ 草長鶯飛時,那般恣意,那般灑脫。
@ 問何以把直率變?yōu)閮A訴,
@ 何以使傲然成為安然甚至黯然,
@ 先生回答:“心境。”
@ 有重量就不急不躁,
@ 有積淀就從容不迫,
@ 小利不為利,虛名不為名,
@ “名利”若淡然,一切皆淡然。
@ 這感受不適合年輕人,
@ 如我可得其悟。
@ 突然想,就是我說再多的話,
@ 就算那些話一語成讖,
@ 就算那些話都變成了現(xiàn)實,又能怎樣?
@ 有時候我的思維甚至語言都是矛盾的,
@ 但真實。不讓世界內(nèi)在的真實性變得虛無,
@ 即使他們希望這樣,也不。
@ 這流年,這紛繁,這寂然。
@ 窗外的葉子一葉一天地,
@ 錯落有致,沒有缺憾,
@ 完整不完整但都各自完美。
@ 不像這拼接起來的一天一天,
@ 那么多空洞和縫隙。
@ 皆如此,又奈何?
@ 不逗留,想象中走近,
@ 無邊無沿地想著,
@ 找不到也會在內(nèi)心深居。
@ 那些細(xì)節(jié)多好,你忽略了它,
@ 它是你眼前任何一棵樹上的葉子。
@ 那不是一切,那只是一切的一部分,
@ 而這一部分也在變化,
@ 它被我們看清楚的時候,
@ 就已經(jīng)失去了本來的模樣。
@ 一個孩子的眼睛不會使世界變得清純,
@ 那就用一棵草,一只瓢蟲,
@ 或是一只蜻蜓的眼睛看世界。
@ 而我們知道,
@ 什么樣的眼睛也穿不透夜晚,
@ 如同誰的眼睛,
@ 也穿不透白天。
@ 我的城市,
@ 透明、潔凈、無形,
@ 也有時候骯臟、黯淡,
@ 什么都是這樣。
@ 深夜、白天、時間、靈魂、肉體是這樣,
@ 思想、語言、欲念是這樣,
@ 甚至體溫,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