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拼爹”之后,“拼媽”一詞又浮出水面。替孩子做手工作業(yè)、帶孩子參加各種培訓班、組織同學間的聚會,甚至幫老師發(fā)表論文……為了孩子,媽媽們忙得不亦樂乎?!捌磱尅钡降灼吹氖鞘裁??本刊特約記者為此采訪了暢銷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教育專家尹建莉女士。
“拼媽”拼的是教育理念
記者(以下簡稱記):“拼媽”,有人說是比拼媽媽的個人素質,有人說是比拼媽媽的心靈手巧,也有人說是比拼媽媽的職位高低、權力大小。對此,您怎么看?您認為“拼媽”拼的到底是什么?
尹建莉(以下簡稱尹):“拼媽”是繼“拼爹”之后出現(xiàn)的又一新概念?!捌吹敝傅氖潜绕礄嗔徒疱X,比如,為孩子安排工作或者為家庭謀“福利”,是貶義詞。在我看來,“拼媽”則有關子女的教育和發(fā)展,有關子女的幸福感,因為孩子大多數(shù)是由媽媽來教育和培養(yǎng)的,因而是非常重要的。我認為“拼媽”的核心應該是比拼媽媽的教育理念,也就是科學的家庭教育手段,而非媽媽的個人學歷或社會地位。
現(xiàn)在的家長有三種,第一種是不懂教育,也不管孩子;第二種是不懂教育,但非常用心地管孩子;還有一種是既懂教育,又用心地管孩子。在我看來,最有破壞力的是第二種,因為亂管比不管更可怕。在教育上,一個高學歷的破壞者,其破壞性很可能比沒學歷的大得多。
記:目前社會上,一些媽媽替孩子做手工作業(yè),帶孩子參加各種培訓班,組織同學間的聚會,甚至幫老師發(fā)表論文……對于這些人們常說的“拼媽”行為,您怎么看?
尹:我個人認為,并不是媽媽動手參與了就叫“拼媽”,這要看具體情況,有些行為是積極的、可取的。比如,組織同學聚會,幫助孩子建立社交圈,培養(yǎng)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等。但是替孩子做手工作業(yè),顯然是出于媽媽的虛榮心,媽媽可以協(xié)助或啟發(fā)孩子做手工作業(yè),而不必出于要得到老師表揚,就干脆越俎代庖,替孩子做手工作業(yè)。至于幫老師發(fā)表論文,就又回到了“拼爹”的路子上,無非是憑借手中權力巴結老師,讓孩子從老師那里得到好處。這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家庭教育第一原則是尊重
記:您認為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原則是什么?
尹:家庭教育的第一原則是尊重孩子,給孩子自由。自由和尊重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所謂尊重孩子,不是不打不罵就是尊重,而是在家長和孩子的意見發(fā)生沖突時,家長能認真體會、理解孩子的感覺及需求,只要不是大是大非的問題,家長最好盡可能地給孩子充分的自主權,尊重孩子的選擇。
記:要做到尊重孩子,應該從哪里入手?
尹:說起來,尊重孩子的道理每個家長都知道,但真正做到不容易。我曾經在網(wǎng)上出過這樣一道測試題:某周六,兩個不同的家庭,兩個孩子分別在電腦前玩游戲。中午時分,媽媽叫孩子吃飯,可孩子仍沉浸在電腦游戲中。一位媽媽看孩子興致正濃,就盛了一碗飯,夾了些菜,放在電腦旁,然后自73a9baead8fd7e8fba01234e264c336bed3f75db7e5d02f2f0e492707c61e194己吃飯去了。另一位媽媽大喊了孩子幾遍,看孩子沒有反應,就生氣地自己去吃飯了,剩下孩子一個人餓著肚子。面對這道測試題,竟有七成左右的媽媽選擇了第二位媽媽的做法。而在我看來,尊重孩子正是體現(xiàn)在這樣的細節(jié)中。如果你連孩子周六打游戲都不能給予一定的自主權,那么還談什么尊重孩子呢?
我覺得,那些總認為孩子不聽話的家長,往往是不尊重、不關注孩子的自主選擇,只在乎自己感受的家長。這些家長對孩子的限制太多,是真正“不聽話”的家長。而家庭教育的成功與否,正是體現(xiàn)在對細節(jié)的處理上。
多陪孩子不一定是好媽媽
記:我們身邊經常有這樣的媽媽,為了多些時間陪孩子而辭職回家。您認為,多陪孩子的媽媽就是好媽媽嗎?
尹:對于這個問題,我認為第一不要太具象,不要認為坐在孩子身邊就叫陪,不在孩子身邊就沒有陪。其實,只要孩子天天能見到家長,和父母關系良好,我認為就是好的陪伴。第二,質量重于數(shù)量,和孩子相處時間的長短固然重要,但并不是越長越好。陪孩子,要把力氣放在“用心”上,而不是“用力”上。有的媽媽把“陪”理解成處處看著孩子、管著孩子,包括孩子寫作業(yè),她也要坐在邊上。其實,家長陪孩子學習的時間越長,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監(jiān)工。而孩子從骨子里是不喜歡監(jiān)工的,他頂多表面服從,內心卻不想聽媽媽的話。所以說,陪孩子寫作業(yè),不是在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而是在瓦解孩子的好習慣,是對兒童自制力的日漸磨損。
記:您說過“不管孩子”比“管孩子”好,怎樣理解這句話?
尹:我說的“不管”,絕不是對孩子漠不關心、不聞不問,而是一種技巧,以“不管”的方式培養(yǎng)孩子的自覺意識。比如,我女兒上小學之后,我就有意培養(yǎng)孩子自覺學習的習慣,我不陪孩子寫作業(yè),也不檢查她的作業(yè),甚至看她忘了寫作業(yè)也不去提醒。這表面上是不作為,實際上則培養(yǎng)了孩子的自覺意識,讓她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我有個朋友的孩子上大學了,門門功課不及格,最后索性連考場都不進,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打電腦游戲。朋友來我家玩時,跟我訴苦。我一問,原來她對兒子的學習從小就抓得很緊,處處“嚴防死守”,結果兒子功課不錯??墒强忌洗髮W后,一離開媽媽的視線,孩子就不知道該做什么了。這個孩子就是典型的被家長管得太多,從而失去了自主意識的例子。
不要期待“完美孩子”
記:有的媽媽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從而給自己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尹:是這樣。我見過一位當醫(yī)生的媽媽,她有個健康可愛的兒子。一天,她的兒子在學校不小心把臉劃破了,不嚴重,可能會落一道淺淺的疤。這位媽媽簡直要崩潰了,她覺得這是天大的事。其實,她的這種心理才是要解決的問題。還有一位媽媽因為兒子考了95分,沒有達到她理想中的100分,她就對孩子橫加指責。她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允許孩子不會做這道題,但不容許孩子做這道題時有一點馬虎,因為他明明是會做的呀?!边@位家長說得理直氣壯,絲毫沒有意識到她是多么苛刻。這些媽媽的問題都是過分關注孩子,希望孩子完美、無瑕疵,不容許孩子有一點的不好和錯誤。
記:作為媽媽,您對女兒最大的期望是什么?
尹:我對女兒的期望就兩個:一是她能自食其力,另一個就是她能幸福。我相信很多家長跟我的想法差不多,不苛求孩子成名成家,只要孩子一生幸福就滿足了。但是,也有一些家長的做法往往跟他們的觀點相背離,由于過多考慮了孩子未來的“銷路”,而不考慮孩子當下的幸福感。典型的例子,就是有的家長為了孩子的考試成績、為了擇校而剝奪了孩子的自主選擇,不給孩子玩耍、娛樂的時間,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快樂和享受。請家長設想一下:如果孩子被逼著考上了大學,卻一點不想學習,也不感到幸福,那么我們作為家長辛苦一番,最終收獲了什么呢?
不斷學習才能與時俱進
記:怎樣提高教育水平?您能結合自己的經驗給媽媽們一些建議嗎?
尹:首先我要說,在當今時代媽媽們不能安于現(xiàn)狀,一定要不斷學習,與時俱進。也許有人會說:我媽沒有多少文化,不是一樣把我養(yǎng)大?而且我發(fā)展得也不錯。時代不同了,家長們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科技發(fā)展突飛猛進,如果不學習,不加強主動教育的意識,你就會落后,就會被淘汰。
其次,關于怎樣學習,我認為有三個途徑:一是看書。多看教育類書籍,因為其中不乏先進的教育理念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學起來比較便捷。二是多向周圍優(yōu)秀的家長學習。尤其是那些孩子已經長大成人、在各方面都表現(xiàn)突出的孩子的家長,更應該認真地向他們請教家庭教育之道。三是反思自己和孩子的相處方式。教育在細節(jié),大的目標及理論,大家都知道得差不多,關鍵是細節(jié)的處理水平。當孩子出現(xiàn)問題時,不要指責孩子,而應該反問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過于粗糙、簡單,從而不斷修正和改正,這樣才能切實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最后,我祝大家都能成為名副其實的好媽媽。
【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