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墨天牛是一種在我國分布較廣的昆蟲,它的寄主植物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馬尾松等松樹。松墨天牛傳播的松材線蟲病是世界上最具危險性的森林病害。也是松樹的一種毀滅性病害,大量的寄主植物在感染松材線蟲病后,最快40天即可死亡。
由于松材線蟲病主要借助羽化后的松墨天牛來進行傳播,因此,如能有效地控制松墨天牛,便能達到遏制松材線蟲病擴散和蔓延的目的?;ńq寄甲正是松墨天牛的重要寄生性天敵,除寄生于松墨天牛外,還寄生于光肩星天牛、黃斑星天牛、星天牛、云斑白條天牛、桑天牛、櫟山天牛、刺角天牛和銹色粒肩天牛等。
花絨寄甲成蟲能捕食松墨天牛的幼蟲、預蛹和蛹,其幼蟲能寄生在松墨天牛的幼蟲和預蛹中。在松材線蟲病危害嚴重的馬尾松林中,花絨寄甲在單株馬尾松枯死木內的松墨天牛上的自然寄生率高達80%左右。由于“寄生”僅僅發(fā)生在花絨寄甲的幼蟲階段,成蟲階段自由生活,而且在“寄生”過程結束時,寄主往往被殺死,所以它屬于外寄生,與通常的寄生的情況有所不同。
花絨寄甲成蟲的視覺在尋找天牛幼蟲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有限,這可能是由于天牛幼蟲隱蔽生活于樹干中?;ńq寄甲在寄生天牛幼蟲時,一般將卵產(chǎn)于天牛幼蟲蟲道外附近的樹皮裂縫中,孵化后的幼蟲爬行尋找寄主并寄生,成蟲一般并不直接接觸天牛幼蟲,所以其對天牛幼蟲的視覺識別能力可能已趨退化。
花絨寄甲的幼蟲雖然很小,但依靠發(fā)達的胸足可以到處爬動,尋找寄主。當找到松墨天牛的幼蟲或蛹后,先將寄主麻痹,然后在這些寄主的體節(jié)間開始咬食,一旦咬破表皮便將頭部插入寄主體壁取食體內物質。1頭松墨天牛幼蟲體上可寄生1頭~30頭花絨寄甲。當松墨天牛幼蟲只被1頭~3頭花絨寄甲幼蟲寄生時,花絨寄甲幼蟲發(fā)育好,個體粗壯肥大,能順利發(fā)育成蛹和成蟲;當被4頭以上花絨寄甲幼蟲共同寄生時,花絨寄甲幼蟲雖不會互相殘殺,但個體發(fā)育不整齊,大小不一,有的不能完成幼蟲、蛹或成蟲的正常發(fā)育。
花絨寄甲的成蟲白天隱蔽在樹皮裂縫或蟲道等處,以枯枝、落葉和樹干的老表皮為食,傍晚和夜間飛出來活動。它們有較強的飛行擴散能力,成蟲一次性飛行的距離大于14米。它也善于爬行,受驚擾時就停止活動成假死狀,稍停片刻后迅速爬到隱蔽處躲避起來。成蟲的壽命很長,可達3年。
花絨寄甲成蟲有聚集的習性。它們喜歡集體活動,這樣有利于殺死比自己個體大很多,且口器鋒利的天牛。花絨寄甲成蟲還有很強的耐饑餓力,它們會把那些營養(yǎng)相對較多的天牛幼蟲留給幼蟲來寄生,對保證其后代延續(xù)和種族繁衍具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
【責任編輯】龐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