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币粋€“交際”,一個“人類文化”,兩個“重要”表明了語文課程性質上的傾向性——語文課程具有工具和人文性質。新課程標準不僅將語文定性為工具,而且重點突出工具的個性特征:交際工具,負載文化的交際工具。如何利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引領學生學好語文,是擺在每位語文教師面前的重要問題。教師可以從以下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入手探索構建高效語文課堂的方法。
一、充分利用課前三分鐘
首先,可以利用演講的形式。學生課前自主準備演講內容和形式,可以講故事,可以背誦散文名句或名段,也可以背誦古詩詞……通過課前演講,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其次,可以采用積累知識的形式。如果學生每天理解并記憶十個左右的成語,或閱讀一篇短文或詩歌,這樣長期堅持,則必將大大增加知識儲備,從而有效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文學鑒賞能力。
二、充分利用課堂導語
課堂導語要短且精,并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說過:課的開始,導語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課堂導語的設計要遵循以下原則。
1.設置懸念,激發(fā)興趣。
設計導語時,教師必須考慮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以便喚起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處在“心求通,口欲言”的狀態(tài)。因此,教師要善于運用新穎有趣的方法,使學生興味盎然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經常設置一些帶有懸念性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使學生穩(wěn)定注意力,深化思維。
2.短小精悍,觸及重點。
課堂上的導語不僅要短,而且要觸及重點,切中要點,能將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吸引到教學的中心地帶,進而自然而然地完成教學目標。
3.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氛圍。
高中語文教材的課文大部分是文質兼美、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所以設計導語時,教師除要考慮知識的傳授外,還必須把握文中的“情”,并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促使學生入情、移情、冶情。
三、充分利用教學過程
1.課堂提問要遵循四個原則。
用提問的方法指導學生學習課文是當前語文教學中比較流行的做法。同時,用提問指導學生學習課文應遵循以下四個原則:
首先,設計的問題既要緊扣教學目標,突出重難點,又要引發(fā)學生思考;其次,問題要大小適宜,多少適量,難易適中,符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水平;再次,設問要有一定的藝術與技巧,堅決杜絕形式主義的問答方式;最后,設問要面向全體學生,并激勵學生自己思考和辨析。
2.靈活處理課堂教學,要精講精練。
課堂教學中的講解不應該面面俱到,而要精講精練,突出重點,形成系列。課堂上,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實際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而不是機械地根據(jù)之前的教學設計,追求教學內容的完整。為此,教師應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課堂上教師需要及時調控課堂教學節(jié)奏,及時處理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與新情況。
(2)課堂上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實際靈活變通。特別是學生的思維實際和學習能力實際,靈活處理已經預設好卻不適應課堂教學實際的教學步驟。例如,可以是主次的變通,也可以是前后的變通,還可以是教師的講授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之間的變通。
(3)課堂上教師要對那些不適合學生學習實際的教學活動恰當取舍。不刻意追求課堂教學的完整性或內容的深刻性和全面性。
3.注重培養(yǎng)學生思維方法,拓寬學生思路。
(1)打破定勢,反向思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要善于指導學生從習慣性思維模式中跳出來,打破思維定勢,試著進行反向思維,引導學生用批判的眼光看事物,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
(2)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散思維,啟發(fā)學生梳理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廣開言路,多向思維,使學生在思維的發(fā)散中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一定要設計具有開放性的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興趣,幫助學生拓寬思路。
(3)挖掘難點,探究思維,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在新課程改革下的語文探究式學習中,教師要善于捕捉疑難點,引導學生探究性思維,讓學生發(fā)現(xiàn)和探究疑難、突破疑難,然后陳述出來。
四、充分利用課堂的拓展和延伸
1.培養(yǎng)良好的預習習慣。
學好語文的第一步就是預習,它是提高學生課堂學習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保證。
2.培養(yǎng)課外閱讀的習慣。
閱讀是提高寫作水平最重要的途徑。閱讀包含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不僅要“閱讀書”,還要“閱讀事”。這就是所謂的“厚積薄發(fā)”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因此,教師要向學生推薦文質兼美的文章和適合學生閱讀的刊物,并做好閱讀指導工作。
3.培養(yǎng)課外練筆的習慣。
在閱讀的基礎上摘抄,寫讀后感,進行仿寫、改寫、續(xù)寫,整理讀書筆記等,都是課外練筆的好方法,更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必由之路。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寫出自己對生活的真切體驗與深刻思考,表達自己的心聲,實現(xiàn)積累寫作素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