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新時期的孩子更是對美情有獨鐘。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抓住這個最佳時期,在學習當中引導學生去欣賞美、感受美。尤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主動參與,在參與中體驗一種興奮與激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關鍵詞:學生;語文教學;美育;高素質人才
原國家教委早就指出:“各科教學中,都可以從自己的特點出發(fā)進行美育。”可見,學校實施美育是當今時代的要求,是貫徹教育方針的要求。
中學語文教學也應貫徹美育的原則,因為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都是精品篇章,處處充滿著美的激情、美的感受、美的欣賞、美的創(chuàng)造、美的體現(xiàn)。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既可以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引導學生感受美,還可以利用先進的多媒體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在課堂教學中實施美育,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下面,筆者就談談在語文課中如何實施美育。
一、充分利用先進的多媒體設備創(chuàng)設情境,實施美育
在對作品進行閱讀欣賞時,置身于情景當中,讓學生身臨其境,通過視覺來感受美、愉悅美,教師往往是通過對詞句段的分析來創(chuàng)設情境。而多媒體集聲像于一體,通過藝術再現(xiàn),讓學生透過動畫音樂等,能夠將抽象的想象直觀地呈現(xiàn)在眼前。
中學語文中的篇章都是精品、都是美文,在教材中有一篇寫景的優(yōu)美散文——《長江三峽》,在教學這一課時,通過先進的多媒體教學儀器,我和學生一起領略了長江三峽獨具魅力的風光:長江納百川容千流,穿山越谷,浩浩蕩蕩,氣勢磅礴,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大峽谷,造就了雄奇壯麗的三峽百里山水畫廊。
我通過查閱資料收集資料,經過加工處理制作,讓三峽的特有風貌在多媒體屏幕上一幕一幕的播放,尤其是瞿塘峽,它是三峽中最短的峽谷,以雄奇之美著稱于世。瞿塘峽山勢雄峻,兩岸的山就像大斧切成的一樣,其中夔門山勢尤為雄奇,是瞿塘峽的代表景觀,也是長江三峽在景觀上特征最明顯的景觀,直觀的畫面投射出瞿峽的壯美??炊嗝襟w屏幕上,江水滔滔洶涌澎湃,船工們在激流漩渦中冒著生命勞作,這是和死神搏斗的精神。雄壯的畫面,險峻的地勢,緊緊地扣住了學生,我乘機進一步誘導學生:“此時此刻,假如再能給畫面配上生動優(yōu)美的解說詞,效果會更佳!下面,請同學們拿起手中的筆,用語言來描繪來解說這蕩人心魄的畫面?!边@樣,一句句、一段段精美的文字在激情高漲的美中誕生,學生通過文字把瞿峽的畫面美、雄壯美、自然美和人的美連為一體,既使他們從語言文字中感受了三峽的美景,又在美的氛圍中掌握了知識要點。實踐證明,先進的多媒體教學儀器能給課堂教學注入活力,讓教師愉快地完成教學任務。
二、揭開遮蓋物讓亮點閃爍,滲透美育,欣賞優(yōu)美
前面講到的是利用多媒體手段在語文教學中實施美育,那么在沒有條件下,仍可在傳統(tǒng)教學中實施美育。如教《荷花淀》一課時,我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法,不是單一的去分析主題、分析人物形象,而是從環(huán)境美、生活美、人情美三個方面抓住文章的精彩片段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欣賞,從整體和局部的結合把握整個文章表現(xiàn)的意境美、人的美。
《荷花淀》第一部分有兩個重要的場面描寫,“月亮升起來……平靜的很。”“她像坐在一片……帶著新鮮的荷葉花香。”這里既是環(huán)境描寫,又是一種美的意境塑造。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去體會、欣賞美的意境,自然會引起學生的強烈美感,將其帶入美的境界。這是因為意境有生動的形象:升起的月亮,柔滑的白葦,坐在葦席上的水生嫂。這種水鄉(xiāng)特有的清新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既是對主人公美好形象的暗示,又是對下文人物展開活動背景的一種鋪墊。
這樣,師生共同在朗讀、討論、分析、品味的過程中把握意境,便可以受到作品的感染,得到一種難以言傳的藝術享受。
接著再談談指導學生欣賞人物美的做法:人物描寫是小說創(chuàng)作的重點,主人公的一言一行往往寄托著作者美好的理想和情感。在完成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也包含了思想教育的過程。但這種教育是在陶冶情操的欣賞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完成的。
如第一部分“夫妻話別”的場面里,作者描寫人物主要是通過對話來表現(xiàn)的。在指導學生閱讀欣賞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男女主人公,特別是女主人公的心靈美、情操美??梢哉f,夫妻兩人的對話既簡潔樸實,又很有內涵,加上恰到好處的細節(jié)描寫與之配合,能讓人觸摸到主人公復雜微妙的心理、情感變化。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品味水生嫂的語言,才能使學生逐漸體會到水生嫂對丈夫的依戀、驕傲之情,還有她對家鄉(xiāng)對鄉(xiāng)親的愛和對侵略者的恨。在對話描寫中,作者沒有直接站出來講,而是通過精心設計,用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來表達的。因此,只要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地參與,精讀細品,就會感覺到人物脈搏的跳動,那種識大體明大義的情操在字里行間中閃光。這種崇高的情感打動著讀者的心弦,作者塑造的主人公形象也給人以美的力量和鼓舞。這是形象的美感教育,也是生動的思想教育,但這些教育是通過滲透在語文教學中美育來完成的。
總之,美育在語文教學中處處都存在,正如羅丹所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币虼?,我們一線的教育工作者要把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看成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自覺地擔負起這一歷史重任,利用這些好教材,對學生進行“熏陶漸染、潛移默化”的美學教育,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
(甘肅省通渭縣平襄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