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俗話:“打在兒身,痛在娘心?!逼鋵?,不僅只有母親對孩子的身體疼痛能夠感同身受,我們普通人之間同樣存在著如此情況。當你看到有人受了外傷,鮮血直流,或是看到頑皮的孩子被門夾了手指而嚎啕大哭,你是否會不由地心里一抽,同情之心油然而生的同時,也伴隨一陣陣不適之感。
沒受傷,我們也會感受到疼痛。利用這一現(xiàn)象,許多恐怖片和科幻片便利用高科技手段在熒幕大肆演繹血腥、暴力場面,令許多心理承受力差的觀眾大呼:“口味太重!吃不消??!”
為什么看到別人疼痛感就好像自己疼痛一樣呢?這其中一定有心理因素在作祟!
大腦中的“魔鏡”—— 鏡像神經元
其實,除了疼痛,還有許多其他的感受我們不必親身經歷,便可以通過他人的行為獲得。
約翰看著正在摘花的瑪莉,他曉得瑪莉在做什么(把花摘下來),也曉得她為什么要那么做,因為瑪莉對著他笑,他認為瑪莉會把那朵花當作禮物送給他。這個簡單的場景只有短短幾秒鐘,但約翰幾乎瞬間就明白發(fā)生了什么事,他究竟是怎么辦到的?為什么他可以毫不費力就了解瑪莉的舉動及意圖?
科學家在上世紀90年代發(fā)現(xiàn),在我們的大腦中存在一種神經元,它們能讓觀看者在腦中直接反映出他人的行為,就好像一面鏡子能直接反射出別人的動作。同時,觀看者也覺得自己在做同樣的行為,體驗到這些行為帶來的感受。這種神奇的神經元被稱作鏡像神經元。
腦中的神經元網絡,一般相信是儲存特定記憶的所在,而鏡像神經元則儲存了特定行為模式的編碼。這種特性不單讓我們可以想都不用想,就能執(zhí)行基本的動作,同時也讓我們在看到別人進行同樣的動作時,不用細想就能夠心領神會。約翰在瞬間就理解瑪莉要將花摘下來這個舉動,是因為這些動作不僅發(fā)生在他眼前,而且也在他的大腦中實時模仿著。
然而,約翰又為何會認為瑪莉會把那朵花當禮物送給他呢?將花摘下來之后,瑪莉也有可能只是將它送到自己鼻尖嗅聞,或者會將花送給另外一個人?,斃虻男o了約翰一個線索,讓他迅速明白了瑪莉的意圖??茖W家們發(fā)現(xiàn),鏡像神經元除了能讓人們對觀察行為產生直接的理解之外,還能分辨動作相似,但目的不同的行為,并對行為的意圖有所判斷。
鏡像神經元分布十分廣泛,在兩個大腦半球的重要區(qū)域都有分布,包括運動前皮質和頂葉皮質。鏡像神經元除了能幫助人們理解看到的行為之外,也能幫助人們理解聽到的聲音,從而知道發(fā)生了什么行為,進而體驗到相對應的感受,這種鏡像神經元有另外一個形象的名稱,叫視聽鏡像神經元。
鏡像神經元將基本的肌肉運動與復雜的動作意圖一一對應起來,構建起一張巨大的動作與意圖網絡,使個體不需要通過復雜的認知系統(tǒng),就能直接了當地理解其他個體的行為。當我們看到別人的表情或者經歷過的情感狀態(tài),鏡像神經元就會被激活,讓我們體驗到他人的感受,走進別人的情感世界。
共情 —— “我能體會你的感受”
如果鏡像神經元只是從生理層面解釋了人們能夠彼此分享感受的原因,那么“共情”,這個典型的心理學名詞,則是從鏡像神經元出發(fā),在情感和精神層面上,分析了“傷在你身,痛在我心”的產生原因。
一位老人坐在公園的椅子上嗚咽,他剛剛失去了相伴多年的老伴兒。男孩看到此情境,跑過去看個究竟,他爬到老人的腿上,靜靜地坐在那里。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老人一下子就覺得好了很多,情緒也穩(wěn)定下來。后來,男孩的媽媽問他對老人說了些什么,男孩答道:“我什么都沒說,只是感到難過,和老爺爺一同哭了起來?!?/p>
從生命開始的那一刻,我們的機體就具備了共情的能力。新生的嬰兒聽到其他嬰兒的哭聲時,所做出的反應就是自己也跟著哭。在看到小伙伴不開心時,很多僅兩三歲大的幼兒也會做出安慰他人的舉動:他可能會把自己的食物、玩具放在小伙伴的手中,并且用肢體語言來表示他的關心。
心理學上,將這種能夠感受別人的能力叫做共情,主要是指一種能夠深入他人的主觀世界,感同身受的能力。用這樣一段話來描述共情也許會更貼切:“關懷一個人,必須能夠了解他及他的世界,就好像我就是他,我必須好像能夠用他的眼看他自己一樣,而不能把他看成物品一樣從外面去審核、觀察,必須能與他同在他的世界里,并進入他的世界,從內部去認識他的生活方式,以及他的目標與方向”。
這種能力不光只用來感覺疼痛,當看到他人傷心落淚,我們也會感到難過;看到他人歡欣雀躍,我們也會感到愉快,真正是“同甘共苦”。共情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并隨著個體的不斷發(fā)展而發(fā)展,成為我們與人交往,融入社會的基礎,對于人際關系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具備共情特質的人能切身感受到別人的需要與苦惱,并能在必要時以得體和尊重的方式向他人提供支持與幫助,因此,非常有助于健康人際關系的建立。日常生活中,有共情習慣的人很少與別人發(fā)生沖突,因為他總能最大限度地理解別人,并以平和的心態(tài)與人相處。即使與他人產生矛盾,具備共情能力的人也能以建設性方式平和地去處理。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互相影響的,我們對他人最大限度的體諒、理解和關心通常也會為我們贏得別人的理解關心,使我們擁有強大的社會資源。因此,共情具有十分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
一個朋友的小狗因為車禍不幸離開,當你看到他因此痛苦不已的時候,你的內心也覺得悲傷和痛苦。這時,你情不自禁地對他說:“我能感受你的痛苦?!币苍S你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措辭是多么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