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的麥浪此起彼伏,秋風散播著豐收的喜訊。稻草人張著自己枯瘦的手臂,眼睛直直地望著那片金色的麥田,當晚風拍打著她單薄的衣裳時,她竟露出了那不變的微笑。
奇女子三毛,明明是要寫自己生活中的故事,卻將靈魂賦予了稻草人這一田園意象。《稻草人手記》中俏皮而自然的語言,訴盡了一個女子的率真、隨性。她的目光越過滾滾紅塵,守望著人世間的真善美。
書中的三毛是個頑皮的稻草人:將婆婆封為第一號“假想敵”;社區(qū)里的老人都是“老廢物”,要“敬之而遠”;國際友人一概是“洋鬼子”……這些想法多少帶點偏見,可是我并不反感它們,因為那不是出自惡意,而是出自一顆頑皮的心。她是那樣樂此不疲地尋找著生活中的樂子,而生活有時就是那么富有戲劇性:“假想敵”最后變成了“親愛的維納斯婆婆”;被視為“老廢物”的老人們給她上了一堂寶貴的課,告訴她生命是何等的美麗;“洋鬼子”讓她明白了尊嚴和骨氣……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個美好的結(jié)局,每一次經(jīng)歷都折射出她對生活的無限熱愛。
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人物、小情趣,平凡的故事里總有著不平凡的心境。有時挺詫異三毛身邊怎么會有那么多有趣的人和事,而我們卻越過越平淡?是不是因為我們忙碌得近乎愚鈍,一不小心遺失了那雙觀察生活的慧眼?
獨自守望麥田的稻草人,別人眼中的凄涼卻是它臉上最甜蜜的微笑——這何嘗不是三毛生活姿態(tài)的寫照!她不愿在紛繁中失去自己,寧愿不做偉大的女性,也要做她自己。偶然間看到一段話,說世界上就是有這樣精靈般的女子——始終愛著自己愛的人,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說著自己想說的話。也許生活真的可以這樣,將自己的心放逐到遙遠的地方,在點點滴滴的小幸福中,玩味絲絲感觸。
如果三毛是稻草人,那我就做停在她肩頭的小鳥吧!津津有味地聽她的故事,和她一起堅持那份對真善美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