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痔上黏膜結扎加外剝術治療環(huán)狀混合痔的臨床療效。方法:采用痔上黏膜結扎加外剝術治療環(huán)狀混合痔147例。結果:治愈145例占989%,顯效2例占11%,總有效率為100%。隨訪25~30年未見復發(fā)。結論:痔上黏膜結扎加外剝術不損傷齒線,能維持肛墊正常位置,降低了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是治療環(huán)狀混合痔合理有效的術式。
關鍵詞:環(huán)狀混合痔;手術;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R6571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3)03-0085-02
環(huán)狀混合痔由于是環(huán)繞肛管分布,手術具有一定難度,采用傳統(tǒng)的外痔剝離內痔結扎術治療,因過度損傷肛管皮膚及黏膜,容易產生術后肛門疼痛劇烈、肛門水腫、肛門狹窄、復發(fā)率高等并發(fā)癥和后遺癥,為減少這些并發(fā)癥和后遺癥,本科2010年6月~2012年6月采用痔上黏膜結扎加外剝術治療環(huán)混合痔,取得較好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147例環(huán)狀混合痔均系本科住院患者,均符合1992年全國肛腸學術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環(huán)狀混合痔具有內外痔的大多數(shù)癥狀,如出血、脫出、異物感墜脹疼痛,內痔與外痔融合無明顯分界且脫出肛門外呈環(huán)狀。妊娠或哺乳期婦女,合并心腦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肛門直腸其他腫瘤性疾病除外。本組病例男67例,女80例;年齡16~64歲,平均425歲;病程1 a以下者28例,10~20 a者114例,20年以上者5例;伴發(fā)肛裂36例,伴發(fā)皮下痔者21例;伴發(fā)脫垂及出血者124例,嵌頓者117例。
12治療方法采用小劑量鞍麻,麻醉獲效后,取截石位,常規(guī)消毒,鋪無菌巾,手法擴肛至少能容納4指。首先用肛門鏡撐開肛門,碘伏消毒,探清內痔部位的自然凹陷。先選擇一母痣區(qū)(如3點處痔核),于痔核上極05 cm處以艾利斯夾起部分黏膜,以彎血管鉗將其內痔及黏膜從基底部夾持,再以7號絲線結扎,同法處理余母痣區(qū)處痔核。對其余較小內痔予不同層面結扎。最后處理外痔,可按痔體選擇放射狀或弧狀切口切除部分皮贅及剝離靜脈團,修切皮瓣,力求肛管覆蓋皮膚平整美觀。在左后或右后側常規(guī)采用切斷部分內括約肌方法防止肛門狹窄和痙攣性疼痛。擴肛4指,檢查創(chuàng)面無滲血后,切口周圍注射亞甲藍混合液,敷料加壓包扎。
13術后處理術后控制排便2~3 d,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常規(guī)靜脈滴注抗生素,同時給予熏洗I號坐浴,每日換藥1次直至創(chuàng)面愈合。
2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21療效標準參照《痔瘡診療標準》[1]。治愈:癥狀消失,脫出痔塊消除,肛門功能正常;好轉:癥狀緩解,脫出痔塊縮小;未愈:癥狀和體征均無變化。肛門功能評價標準按Hiltunen標準。正常:肛門對大便、腸液、腸氣的控制均正常;肛門部分失禁:肛門對稀便、腸液、腸氣不能控制,或污染內褲;肛門完全失禁:肛門對成形大便不能控制。
22治療結果治愈145例占989%,顯效2例占11%,總有效率為100%。療程14~17 d,平均155 d;術后切口皮瓣水腫12例,7例經中藥坐浴消失,5例在10~12 d換藥時用剪刀剪除;尿潴留者18例,6例行導尿:疼痛難以忍受者23例,經口服止痛劑后緩解。肛門外觀平整,無肛管移位、黏膜外翻、肛門溢液等并發(fā)癥;隨訪25~30 a未見復發(fā)。
3討論
環(huán)狀混合痔屬重度痔,為痔科難點,非手術治療對重度痔病的癥狀改善不明顯,且重度痔通常具有病理解剖和生理功能的不可逆性,故通過手術治療重度痔病是必要的。目的在于祛除病灶、消除癥狀,盡可能保留正常組織[2]?,F(xiàn)代治療痔的重要原則為保護肛墊,使病理性肥大、移位的肛墊恢復正常[3]。根據(jù)肛墊學說,1998年Longo等[4]提出通過直腸下端黏膜和黏膜下層組織環(huán)形切除治療Ⅲ,Ⅳ度脫垂內痔的新方法。PPH就是依據(jù)這一機理設計,但該法費用高,基層難以推廣,且遠期療效特別是腸腔狹窄和痔復發(fā)尚待進一步觀察。
筆者采用痔上黏膜結扎加外剝術治療環(huán)狀混合痔。手術以齒線為界分肛內、肛外2部分進行。該術式具有“微創(chuàng)”、“微痛”的特點,其優(yōu)點是:①該術式恢復了肛墊的正常位置,肛墊上移后外痔亦明顯縮小,外痔切口的創(chuàng)傷面積亦明顯縮小。②未破壞肛門的正常解剖結構,完整保留了齒線,從而保護了齒線位置上的排便反射感受器,防止了因手術造成的不同程度的感覺性肛門失禁,保護了患者的精細控便能力,從而有效地避免了肛門直腸黏膜外翻、肛門狹窄、感覺性肛門失禁的發(fā)生。③外痔各切口間對皮下曲張的靜脈團進行潛行剝離,使得術后肛周皮贅及創(chuàng)緣水腫明顯減少,齒線區(qū)及肛管的疼痛敏感區(qū)未受刺激,僅肛緣外痔線形切口,且術畢切口閉合,故術后疼痛輕微。④保留了足夠的黏膜和沒有損傷肛管皮膚,防止了因手術造成的肛門狹窄。該術式療效好、痛苦小、創(chuàng)傷小、患者易接受,提高了環(huán)狀混合痔的治愈率,降低了術后復發(fā)率。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這是傳統(tǒng)方法所無法達到的。
術后注意事項及預防:①控制排便2 d。②注意傷口護理,防止感染。③康復階段注意飲食調整,多吃不被消化酶消化的食物,包括富含纖維的蔬菜、水果、粗糧等,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不要過度用力排便。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秘或腹瀉。④注意起居飲食,不過勞,不酗酒,少食辛辣刺激及肥甘厚味食物。⑤勿久坐、久站、久蹲、長期負重運行。⑥經常清洗肛門會陰部,保持局部清潔、干燥。
參考文獻:
[1]丁義江肛腸病特色??茖嵱檬謨訹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7:16
[2]安阿月肛腸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67
[3]張東銘痔病[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9
[4]Longo ATreatment of hemorrhoids disease by reduction of mucosa and hemorrhoidal prolapse with a circular suturing device:a new procedureProceedings of the 6th world congress of endoscopic surgeryItaly:Rome,1998777~784(收稿日期:201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