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短線也能釣大魚
一次,安德魯和約翰參加一場釣魚比賽。比賽的規(guī)則很簡單:在限定時間內(nèi),看誰釣的魚最多,最終以總重量定勝負。
最后,安德魯以壓倒性優(yōu)勢贏得了冠軍。
安德魯說:“很簡單,大家都認為池子中間的魚最多,都選擇了放長線釣大魚,而池子周邊的魚卻沒有人釣,所以我就繞著池子放短線來釣周邊的魚,結(jié)果釣了不少?!?/p>
約翰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放短線也能釣大魚!
美國詩人羅徹斯特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林中有兩條路,我選擇了較少人走的那一條,一切差別也就由此產(chǎn)生。”
跳出固有的思維模式,另辟蹊徑,這樣,即便是放“短線”,也能釣上肥美的“大魚”,最終脫穎而出。
(摘自《現(xiàn)代青年》 秦湖/文)
“道德”是一種實踐
很多時候,我們把“道德感”和“道德”混為一談,認為有“道德感”的人就是高尚的。
其實,“道德感”只是一種觀念,而“道德”是一種實踐,一種修行,兩者之間有一段長長的路要走。
前段時間,南京一家肯德基店門口,一位外國人買了兩包薯片,與門口的乞丐奶奶一起分享,網(wǎng)友將照片發(fā)到微博,引起熱議。但許多人勸這位名叫陸杰森的老外,說他被騙了,那個老人是職業(yè)乞丐。而陸杰森回應,即便是被騙,他也會幫助老奶奶。
陸杰森本來就是一個熱心公益的人,從小就參加各種義工活動。到了南京后,他還準備創(chuàng)建一個義工網(wǎng)站。這個背景讓我們恍然大悟,他不是一個把“愛心”只停留在口頭上的人,而是一位實踐者。
從現(xiàn)在開始,讓我們做一個“道德”的實踐者。
(摘自《做人與處世》 流沙/文)
經(jīng)驗之害
一個冬天,一個人買了一輛切諾基吉普車。他約上朋友,開著車,帶著獵槍,還有他那條獵狗去郊外打獵了。
來到湖邊,湖面封凍了。
為了引誘野鴨降落,需在湖面上破一個洞。
幾個人當中車主力氣最大,于是由他來扔炸藥。
他點燃后,手臂一揮,炸藥呈一道弧線向湖中央飛去,大功告成。
然而,一個意外出現(xiàn)了。
車主帶來的那條狗是一只訓練有素的狗,它知道只要主人往遠處一扔東西,意思就是要它撿回來。
憑經(jīng)驗,它幾乎是在主人拋出炸藥的同時,箭一般地飛身向前。
沒等炸藥落在冰上,它就騰空一躍,用嘴接住了炸藥。
然后,它朝主人飛奔而來。
幾個人沖著狗大喊大叫,想讓它丟掉。
但是,這只狗并未領會主人的用意。
情急之下,主人端起獵槍對準愛犬。
狗看清了主人的行為,大惑不解,它只好找地方藏匿,跑向那輛切諾基吉普車……
經(jīng)驗固然可貴,但在非常條件下,固守經(jīng)驗主義,可能會鑄成大錯!
(摘自《故事家》 鄧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