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經(jīng)常高估自己的眼光,以為什么劇本到了我手上都會變好。
誰值得尊重?是那些充分利用優(yōu)勢,或勇敢面對逆境的人。我想我們會認同,那些雖然接受正式教育不多,但誠實勞動、勤勉地為家人提供衣食和教育的人,相比更多表面上很成功的人,更值得尊重,和他們喝兩杯是更有趣的事情。
它(莫里斯)幾乎整天睡覺,無所事事,符合這個城市政客的形象。
中國紅十字會現(xiàn)在飽受爭議,只不過是人民選擇了最有影響力的一個組織。如果一個組織能引起大家關注,這就是了不起的事情。
知識分子最初面對的是政治生態(tài)的規(guī)訓,而在鄧小平南巡講話之后,還要面對強大的商業(yè)浪潮。這是一種雙重的擠壓,它迫使知識分子開始劇烈轉型,要么成為合乎國家標準的體制內(nèi)人士,要么成為符合市場標準的商人。這兩種轉型都令批判知識分子成為稀有動物。有人聲稱這是“犬儒主義的時代”,這個名詞毀壞了古希臘犬儒主義的名譽。真正的犬儒主義,依然保持了獨立和對權力的傲慢立場。第歐根尼的木桶生活,是一種有尊嚴的抵抗。
我們這一代人挺悲劇的,從小受的教育是講意義的,不講利益的。現(xiàn)在我們生活的時代是講利不講意義的。我們在這個時代里也不得不講利,但是內(nèi)心里又不習慣,不快樂……現(xiàn)在的年輕人,從出生到長大整個社會是一個逐利的現(xiàn)狀,他們沒有不習慣,他覺得天經(jīng)地義,就沒有不適應感。
導演就像個過于饑渴的學生,他用生命在向這本書致敬,并不停地抓我們衣領喊著這一切意味著什么、這一切有多么重要!這導致了這部兩個半鐘頭的電影淪落為一部優(yōu)秀的“書籍導讀”作品,因為他解答了書中所有的謎,讓菲茨杰拉德的曖昧和微妙之處都被毀滅。
人們簡直找不到一條出路,讓家庭生活和工作相互協(xié)調(diào)。
1960年是我國經(jīng)濟最困難的一年,毛澤東給自己定下三不:不吃肉、不吃蛋、吃糧不超定量。這一年,毛澤東連續(xù)7個月沒有吃一口肉。由于長期缺乏營養(yǎng),毛澤東和許多群眾、干部一樣得了浮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