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9年,金依萌就以《非常完美》開創(chuàng)了內(nèi)地“小雞電影”類型自覺的先河。從那之后,國人見證了一部又一部“小雞電影”的成功,逐漸接受了這種電影類型?,F(xiàn)在,她又以《一夜驚喜》再度殺入票房。這部電影標榜自己是“性感萌喜劇”(似乎沒人愿意把自己的電影稱作“小雞電影”,因為這名字聽起來有些貶義),但它實際上就是。不同的是,除了人們司空見慣的類型技巧(比如都市白領(lǐng)、時尚愛情等等),這次的“小雞”相當本土化。
首先,大齡剩女成為主人公。這有些顛覆了“小雞電影”的常規(guī)(這類電影的主人公一般都是適齡女青年)。但誰叫咱們有這么多大齡剩女呢?順理成章地,她們找老公的故事就成為劇情的主線。但問題也因此而來。如果說標準 “小雞電影”的主題是愛情的話,那么,這部電影似乎就是看誰能搶到公司老板,哪怕明知對方是有婦之夫。聽起來,這無關(guān)愛情,尤其當這種競爭涉及到女主角肚子里的孩子的生父問題時,甚至近乎庸俗了。如果說里面有愛情,這種愛情也似乎是女性一廂情愿的想象:那是不計任何代價的對女主角的付出,哪怕肚子里的孩子不是你的。這種付出最終感動了我們的女主了嗎?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她對公司老板的“愛”沒戲了。
其次,這些大齡剩女的價值觀也相當本土化。在關(guān)于什么樣的男性是她們心中的白馬王子的問題上,她們毫不含糊:他必須有錢、有地位。為了這樣的男人,哪怕做小三也心甘情愿。這是不折不扣的婚戀網(wǎng)站價值觀。當然,作為一部以女性觀眾為目標的電影,時尚是少不了的,同樣也少不了性別政治。但電影里更多只是一些似是而非的關(guān)于如何做女人才能贏得男人歡心的“技巧性”教導(dǎo),與女性主義關(guān)系不大。
第三,對男人的本土化想象。這部電影里有4種男人:有錢有地位的成功男、溫柔屌絲男、娘娘腔、土大款?!靶‰u電影”的男主人公必須英俊瀟灑,溫柔浪漫,事業(yè)有成,忠心耿耿。但《一夜驚喜》在這方面制造了可悲的分裂:英俊瀟灑的Boss事業(yè)有成,但并不忠心;溫柔浪漫的張童宇忠心耿耿,但事業(yè)似乎沒有起步;陸大虎有錢,但顯然不夠英俊瀟灑和浪漫。此外還有一個青春萌正太林智博,但作為男人似乎還不夠格。我們的女主角正是在這些男性之間產(chǎn)生了中國式“性的困惑”。
當然,大結(jié)局必須是完美的:女主角肚子里的孩子的生父和她的愛人合二為一,結(jié)局上的倫理安全感也是中國式的。
或許中國文化太過強大、國情太過特殊了,任何一種電影類型被引進之后,都會發(fā)生某種“本土化”的扭曲過程。上次是“黑色喜劇”(現(xiàn)已墮落成《泰囧》了)。這一次,如此時尚的“小雞電影”似乎有墮落成“土雞電影”的危險。但看起來,要想贏得國內(nèi)票房,迎合觀眾(尤其是女性觀眾)的話題以及價值觀是必不可少的。這似乎就有點不容樂觀了。
《明亮的星》
(Bright Star,2009,119分鐘)
《鋼琴課》導(dǎo)演簡·坎皮恩把目光投向了詩歌和手工。窮小子濟慈并不暢銷的詩集吸引了美麗的富家女芬尼,她開始向他學習和欣賞詩歌。最終,女主人公收獲了一首永恒的詩:“我只愿堅定不移地/以頭枕在愛人酥軟的胸脯上/永遠感到它舒緩地降落、升起/而醒來,心里充滿甜蜜的激蕩/不斷,不斷聽著她細膩的呼吸/就這樣活著,——或昏迷地死去?!?/p>
《鷹對鯊》
(Eagle Vs Shark,2007,93分鐘)
一部清新愉快的新西蘭愛情喜劇。男女主人公都不漂亮,甚至有些怪癖,但他們卻相愛了,并一起去鄉(xiāng)下找小時候的同學“復(fù)仇”。電子游戲、真人動畫、一手爛吉他……很難想象如此浪漫的電影,卻又如此富有“宅男氣”。最讓人感動的是,當男主角說“I’m a loser”時,我們大大咧咧的女主角回答:“I know, it doesn’t ma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