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這是一個正劇風格的題目,在我看來也是個終極的提問,一定是要談談那個讓懵懂少年第一次“心亂如麻”的人吧。可憐我在回憶里苦苦搜尋了兩天,角角落落都翻遍了,竟連一個正經的女主角的名字也沒找到,搞得我有些惶然,心想當年即使發(fā)育得比同齡人稍晚一些,也不至于青少年時代一個仰慕的異性也沒有吧?于是認真把那時候電影畫報封面上的女明星在心里列了一張單子,不對,一個都不是。唱歌的大姐姐呢?成方圓、毛阿敏、李玲玉 、蘇小明、關牧村,好像也都不是。我們那時候的孩子根本就不知道有“追星”這件事情,那些“星”們也從來沒有給追的人留下任何線索,哪像現如今女明星們的底褲和事業(yè)線已然成為公共娛樂資源的一部分?早先那些漂亮姐姐們都像是不可能下凡的九天仙女一般,神秘飄渺得讓人欲望全無,咱們凡塵里的小伙子哪里會存什么非分之rje9BBwfHUcifVgOLbFaUg==想。唉,可總得有個人吧?有個可以寄托春心的妙人,一腔滾燙下流的少年鼻血,總要為一個誰而流吧。
寫到這里,正劇的劇情就算是徹底無法展開,只能往低俗喜劇里寫了,反正活到如今一把年紀,我也沒在什么正劇里演過有頭有臉的角色,越是想要一本正經地在臺面上走幾步,往往倒越活得像個笑話。索性實話實說,一說實話便有些東西可以聊聊了,哪怕承認自己毫無品味,也總比虛情假意讓我心里好受些,畢竟是一份“摯愛”啊。
想當年,我情竇初開的年紀正是全民道貌岸然的時代,電影電視里都是些臉型周正、明眸善睞的人物,光天化日談理想,吞吞吐吐說愛情,那些故事里幾乎沒有什么陰影,哪怕有些波折,男女主角也一定會在規(guī)定時間里摒棄前嫌,最終皆大歡喜的主題歌響起,革命愛情兩不誤,一切美滿團圓。這樣的模式,其實是很讓人氣餒的,尤其是我這樣的三流少年,簡直有種覺得自己不配去談一場正派戀愛的自卑。小時候讀書看電影,出場人物都簡單,世界上統(tǒng)共只有兩種人:好人和壞人。故事也簡單,無外乎好人壞人的階級斗爭,一開始壞人稍占上風,最終好人徹底消滅壞人。以我60分上下的智商,這些劇情都是很好理解的,因為它們建立的人生目標也是簡單的,做一個好人就沒錯了。等我大了一些,世道稍稍有變,故事里不都是中性的好人壞人了,還有了男人和女人,甚至還分了好男人壞男人,好女人壞女人,故事也變復雜了,好男人頭腦簡單愛上了壞女人,好女人遇人不淑跟了壞男人等等,還有了一些壞人愛上好人最終改邪歸正之類的更加復雜的故事??傊髞砦业男∧X子就不夠用了,越看越憤懣,作為一個以考試成績來說怎么也算不上一個好人的預備役男人,漸漸對“做好人,過正派生活”這個全社會的普遍價值觀,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當現實主義幾乎要把我摧毀的時候,一大批美貌的妖魔鬼怪出現在了我的生命里,適時地拯救了我無處投奔的青春,那時先后有一批“魔幻”電視劇出現,《西游記》、《聊齋志異》,還有上海臺拍的《封神榜》,那些劇情小人書里早就看過了,讓我不可自拔的是那些文字里的狐媚妖精變成了活靈活現的人物:紂王懷里東倒西歪的妲己;把書生迷得五迷三道的千年狐仙;還有盤絲洞里一群斜著眼梢看人的蜘蛛精,一個個穿著黑色的胸罩,在河里和好色的豬八戒一起洗澡,太重口味了,我不知道我當時的小伙伴們怎么看,反正我是徹底驚呆了。雖然編導們顯然是打算努力丑化他們的,但是看著那些好色昏君都抖著聲音叫狐貍精“美-人-兒-”,那豬八戒流著口水撲向蜘蛛精的萬丈豪情,我可是看得熱血沸騰。當時也正是逆反的年紀吧,突然就認定了這般無恥嘴臉才是真愛率性。
后來讀了很多浪漫的高級書,還看法國電影,甚至自學了洋文,滿以為從此可以脫離低級趣味了,可但凡真正墜入情網,便會突然切換到混蛋少年模式,不自覺地就模仿起豬八戒和昏君,一路追隨著那踏小碎步掩面而退的妖精,嘴里顫聲喚著“美-人-兒-”,嬉皮笑臉,一去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