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復一生有二妻一妾,五男四女。
第一位妻子王氏是1866年他12歲時受父母之命娶的。王氏是福州鄉(xiāng)下人,與他年紀相仿,不通文字?;楹蟛痪?,嚴復父親去世,舉家遷回陽岐祖居。嚴復考入福州船政學堂后,求學5年,船上實習6年,后又去英國留學,家中諸事,皆由王氏照料。1892年王氏去世后,嚴復曾感嘆,“不料四十之年,一家舊人都盡,此后縱極榮華,而同苦者不能與我同樂,此所以略一思量,不禁放聲長號,哽咽無已也?!眱扇藘H生有一子璩。
嚴璩字伯玉,嚴復長子,1874年出生。曾跟隨父親好友鄭孝胥問學,后同父親一樣,留學英國。1903-1905年,跟隨清駐法公使孫寶琦出使,后任清憲政編查館譯書處總纂。嚴璩官運遠勝父親,清末曾出任福建財政正監(jiān)理官,北洋時期數(shù)次任財政次長(即副部長),及全國鹽務署長。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曾任財政次長、司法行政部總務司司長。1933年失業(yè)后寓居上海。上海淪陷之后,拒任偽政府財政部長。1942年病逝。
嚴璩學有家傳,精于英法語,曾與林紓合作譯外國小說,編有嚴復年譜、詩集——《侯官嚴先生年譜》《愈壄堂詩集》。
也許是因為自己的經(jīng)歷,嚴復曾在給嚴璩的信中談到過早婚的壞處,“又欲為學,自十四至二十之間決不可間斷,若其間斷,則腦脈漸痼,后來思路定必不靈,且妻子仕官財利之事一誘其外,則于學問終身門外漢矣?!?/p>
但嚴復一向主張婚姻的目的在“承祭祀,事二親,延嗣續(xù),故必須承父母之命”,對子女實行“包辦婚姻”,致使長子嚴璩和三子嚴琥終身受此之累。嚴璩與嚴復至交呂增祥二女兒呂蘊清結(jié)婚,夫妻之間“只有責善,從無笑言”。兩人無子嗣,過繼了一女倚云。后嚴璩納了兩妾,第二個妾生了一女係云。
嚴倚云,嚴璩長女,1912年出生。幼年摔傷腰骨落下殘疾,醫(yī)生預言活不過15歲。1938年西南聯(lián)大畢業(yè),其后在聯(lián)大、北大等校任教。1947年赴美,1956年獲康奈爾大學語言學博士,先后任教于康奈爾大學、南加州大學以及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經(jīng)胡適介紹與天體物理學教授高叔哿結(jié)婚。在華盛頓大學設立“嚴復翻譯獎學金”、“嚴復獎學基金”。1991年因車禍逝世。
嚴係云,嚴璩次女,1917年出生,北京輔仁大學外語系畢業(yè),后去唐山,在中學擔任了二十多年英語教師。
嚴復的妾江鶯娘,是在1892年王氏過世后娶的。當時嚴復38歲,江鶯娘13歲。據(jù)嚴復孫女嚴停云說,“她本是書香人家的小姐,但父母相信算命的話,說必須給人當偏房,夫妻才能白頭偕老,于是祖母來嚴家當祖父的姨太太”。兩人生有二子瓛、琥,一女璸。1910年,江鶯娘精神病發(fā)作,離開嚴家。后來她有意回去,嚴復拒絕了。
嚴瓛字仲弓,嚴復次子,1893年出生,1900年躲避義和團之亂,去往上海途中染病而早逝,嚴復為之大慟。
嚴琥字叔夏,1897年出生,幼名普賢。先后入清華學校、唐山工業(yè)專門學校,但中途都被嚴復召回,為其聘家庭教師。1937年起,在福建協(xié)和大學等校任教。曾任建國后福州市第一任副市長,省、市人大代表和政協(xié)委員。1957年被劃為“右派”,1962年病逝。
1919年,嚴琥與臺灣五大家族之一板橋林家的林慕蘭結(jié)婚。兩人有三子僑、傑、僖,四女倬云、停云、慶云(夭折)、佾云。1946年林慕蘭赴臺參加哥哥的喪事,因形勢緊張留在臺灣,百歲辭世。
嚴璸字香嚴,1899年出生。因信仰天主教入修道院。
嚴僑,嚴琥長子,嚴復長孫,1920年出生,中共黨員。1950年初,受組織派遣與妻子林倩赴臺,在臺中一中任教,與學生李敖有來往。據(jù)李敖回憶,嚴僑喜歡喝酒,因為沒錢,只能喝公賣局最劣質(zhì)的米酒。1953年深夜嚴僑被拘捕,關押在火燒島。林倩投奔板橋林家、辜振甫、葉明勛等親戚,因其“匪諜之妻”身份,均遭“閉門拒見”,走投無路中只得放下身段去幫人做面包,而將孩子全數(shù)送入了孤兒院?!盎蛟S是托嚴復之孫等原因之福,總算判得比別人輕……”,1961年嚴僑由妹夫葉明勛保釋出獄。1974年病逝。2003年中國民政部追認其為烈士。
嚴倬云,嚴琥長女,1925年出生,上海圣約翰大學畢業(yè)。1946年隨母親赴臺,執(zhí)教于建國中學(在臺灣近似大陸的北京四中),1949年與臺灣鹿港辜家的辜振甫結(jié)婚,證婚人是連戰(zhàn)之父連震東?!坝腥诵稳輫蕾驹茖颊窀ζ鹆穗p重的作用,既使辜振甫祛除了崛起家族可能存在的霸氣或流氣,又熏陶以名門大族的家規(guī),而使辜振甫的才氣得以充分發(fā)揮?!?990年代她曾陪辜振甫參加汪辜會談,2006年表態(tài)支持施明德倒扁運動。目前任臺灣中華婦聯(lián)總會主任委員,熱心于社會公益。有二子三女。
嚴停云,嚴琥次女,1926年出生。1947年冬從上海圣約翰大學畢業(yè),赴臺探望為舅父奔喪的母親。因形勢緊張和母親、姐姐留在臺灣。后與父親的學生、時為中央通訊社臺灣分社主任的葉明勛結(jié)婚?;楹笏蔀榧彝ブ鲖D,后抽空開始寫作,筆名“華嚴”據(jù)說取自姑姑的名字。1961年,第一部小說《智慧的燈》在報上連載,四十多年寫作生涯就此展開。1962年去世前,嚴琥讀到了《智慧的燈》。葉明勛后曾任中央通訊社社長、聯(lián)廣廣告公司董事長、世新大學董事長等職務。
兩人生有一子文立,三女文心、文可、文茲。葉文心為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
嚴復的第二位妻子朱明麗,是他1900年逃到上海后娶的。朱明麗受過教育,據(jù)說讀過《天演論》,因為仰慕嚴復而嫁給他。她不但關照家庭子女,還經(jīng)營過一家一度有三十多輛車的黃包車行。但嚴復對她的期待仍然是相當傳統(tǒng)的。兩人生有二子璿、玷(1910年,字稚騫,又名佛烈),三女璆、瓏(1905年,字海林)、頊(1908年,字眉南)。
嚴璿,1903年出生,字季將,乳名約翰。16歲時,踱進父親書房,見案上放著一函明版《金瓶梅》(共3函),倚案看了幾頁,覺得不太自在,暗想這莫非壞書,父親為什么要看它?一聲不響把書扔進了取暖的煤爐里。嚴復正在外屋打麻將,發(fā)現(xiàn)漫出煙霧,便向房里喊話,不見回應。自此嚴復書櫥中的《金瓶梅》只剩了兩函。但他后來對此事也并未追問。嚴璿先進入唐山工業(yè)學校學習,后去了上海交通大學。嚴復去世前曾托張元濟照顧他。1923年大學畢業(yè),嚴璿赴美國留學,專攻建筑,大學三年級時取得俄亥俄州工程師職銜,隨即在美開業(yè),自任建筑師。結(jié)婚之后,嚴璿回到中國,時值華北淪陷,便遷往南洋,在新加坡當過建筑師。
嚴璆,1901年出生,字華嚴。嚴復辭世,子女中唯嚴璆在身邊。嚴復曾稱贊她能“規(guī)父之過”。在她十五六歲時,嚴復曾因自己專用的飯碗(可能是個古董)被仆人不小心打破大發(fā)其火,嚴璆問:“天下有沒有不破的磁器?”嚴復頓時改容。嚴璆的未婚夫是呂增祥之子呂彥直(他姐姐嫁給嚴璩),后來設計、監(jiān)造了南京中山陵,并主持設計了廣州中山紀念堂。1929年兩人尚未完婚,呂彥直因肝癌病逝,嚴璆從報紙上得知消息后痛不欲生,于北京西郊削發(fā)為尼,法名“秋妙”。1950年代初,她經(jīng)香港去了臺灣,并在那里度過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