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都能聽到圓明園獸首的消息,或是回購,或是拍賣,或是拍而不賣,總之沒消停過。不過,這回傳來的消息有點不同,法國皮諾家族在京宣布,將向中國無償捐贈流失海外的圓明園青銅鼠首和兔首。對于“捐贈”,同樣有網(wǎng)友不滿,認(rèn)為應(yīng)當(dāng)用“歸還”。
很奇怪,并無什么文物價值的圓明園獸首,這些年經(jīng)媒體一輪輪炒作,竟成了最著名的文物,動輒要拍賣到億元人民幣,著實讓人咂舌。所謂青銅獸首,只是噴水池中的十二個水龍頭,只是有工藝造型的工程配件而已,無論從時間,還是從文化價值考量,都算不上什么寶貝,更談不上“國寶”。
顯然,這和中國成立了回購文物的專項基金有關(guān)。尤其傳出要重建圓明園的設(shè)想后,這些圓明園遺物,身價便瘋狂飆升。這種價格飆升的背后,究竟藏著怎樣的黑幕,誰也說不清。是文物擁有者,想從中國人頭上再掠奪一次?還是文物收購者,另外藏著貪心和賊骨?外行人無法斷定。想想也沒什么可高興的,不過是捐贈了兩個老佛爺時代的銅水龍頭。中國人若無回購的熱情,這兩個銅水龍頭在國外,絕難找到愿出高價的買主。
圓明園的斷壁殘垣,像埋在中國人心底的一只小獸,雖然藏得很深,但它一直就梗在那里,時不時會動一動它的尖牙利齒,讓你感到一種隱隱的痛楚。這痛楚,有個名字叫愛國。
中國是文物流失大國,很早就加入了《關(guān)于被盜或非法出口文物公約》,與多個國家簽有雙邊協(xié)定:任何因戰(zhàn)爭等原因而被搶奪或丟失的文物都應(yīng)歸還,無時間限制。由于不是所有國家都簽訂了這個公約,所以流失海外文物被拍賣的情況仍常常發(fā)生。
皮諾家族能夠歸還獸首,當(dāng)然是件好事,無論是因道德救贖,還是期望借此機會在中國拓展業(yè)務(wù),我們都應(yīng)當(dāng)歡迎。皮諾家族是世界第三大奢侈品集團(tuán)PPR的掌控者,旗下有古奇、圣羅蘭、巴黎世家等眾多品牌,歸還獸首,無疑等于給集團(tuán)做了一個最大的廣告。對中國這個成長最快的奢侈品市場來說,皮諾此舉顯然有深意。
近些年,國內(nèi)很多地方為了申遺或開發(fā)旅游資源,使大量文物和文化遺產(chǎn)重新面臨危機,各種破壞性的開發(fā)讓人觸目驚心。申遺的目的,原本為了將文化遺產(chǎn)更好地保留,如今卻變成了殺雞取卵。前年,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還透露,全國50.66%的館藏文物都受到腐蝕損害,每年損失“數(shù)以億計”。比起很多地方的文物古建被損毀,比起文物數(shù)以億計的腐蝕損壞,兩只普通的銅獸首回歸,又有什么值得興奮或歡呼的呢?
對海外流失的文物,中國應(yīng)當(dāng)通過外交途徑盡力索回。即便此舉難度很大,我們也需一直保持這種姿態(tài)。假若一時難以追討回來,不如索性讓它們就像圓明園廢墟那樣,保持著一種缺憾。我想,無論這些文物流失在何方,它身上銘刻的中國印記不會變,它被搶走的歷史記憶不會變,它來自圓明園的這個出身不會變。只要我們滿懷誠意地面對歷史,屈辱也能成為一種愛國的力量。
葉匡政 著名詩人、學(xué)者、 文化批評家
比起很多地方的文物古建被損毀,比起文物數(shù)以億計的腐蝕損壞,回歸兩只普通的銅獸首,又有什么值得興奮或歡呼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