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將英語學習生活化,通過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營造出一種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有效性
新課改后,英語教育在全國得到了普及,許多農(nóng)村小學也逐步開設了英語課。雖然兒童時期具有很強的模仿力,是一個人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但是由于農(nóng)村教學條件的限制,課堂教學效率低已然成為英語教學的瓶頸。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要突出強調“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語言知識與表達技能”這一新課程改革的主題。那么,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轉變教師的角色
對于剛剛接觸英語的孩子們來說,英語是一種新鮮事物,對其抱有一定的好奇心,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和學生的心理健康有很重要的作用。
(1)做一個知心朋友。為了創(chuàng)設輕松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產(chǎn)生良好的心理效應,經(jīng)常處于積極的情感狀態(tài),主動愉快地學習,就需要教師消除學生的畏懼情緒,從高高在上的“教師”變?yōu)橐粋€可以相互鼓勵、信任的“朋友”,去了解、鼓勵每一位學生,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
很多教師都會抱怨學生上課有小動作、注意力不集中、怎么教也教不會,所以就經(jīng)常批評他們,這樣不僅會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久而久之也會使他們喪失學習的興趣。我覺得這樣的教師是不合格的。小學生在這一時期的主要心理特點是“注意力容易分散,缺乏自控能力”,所以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寬容地對待學生所犯的錯誤,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并經(jīng)常以口頭鼓勵、贊美的目光和微笑等肢體語言進行對學生的表現(xiàn)作出評價。即使學生說錯了,也應該送一個寬容的微笑,并耐心地幫他糾正,讓他知道在英語課上是允許犯錯的。當孩子有了一點進步時,千萬不要吝嗇你的一句“Good job!”,對教師來說,也許多說一句“Very good!”并沒有什么,可對于學生來說它能激勵學生學習的力量,建立自信心。
(2)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在當今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我們應該摒棄“由教師講,學生被動地學”的傳統(tǒng)教學觀念,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主動地學好學習內容,教師只是以一名引導者的身份去合理、有效地組織學生去學習,并在適當?shù)臅r候給予啟發(fā)。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是一味地讓學生“抄單詞,讀課文”,這種灌輸式的教學不僅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而且時間久了會產(chǎn)生一種心理陰影。
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培養(yǎng)學習興趣
興趣往往是推動人們去探求知識、理解事物的原動力,是最好的老師。為此,教師要運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結合小學生好奇多動的心理特征,讓其對英語產(chǎn)生熱情,以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但是不當?shù)慕虒W方法又往往使初學的學生望而生畏,從一開始就失去學習的信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巧設懸念,使學生對某種知識產(chǎn)生一種急于了解的心理,這樣就能夠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講解單詞的單復數(shù)的時候,教師可以找?guī)讖垐D片,第一張圖上畫有一只狗,旁邊寫著“dog”,第二張圖上畫有三只狗,旁邊寫著“dogs”。向學生說明復數(shù)的變換方法和表示的意義;然后再取出一張圖片,上面畫著一只羊,旁邊寫著“sheep”,另一張圖上有三只羊,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問“What’s this?Can you guess?”之后學生可能都會說是“sheeps”。這樣,通過糾正講解來強調不同單詞變換時的差異,能加強學生的記憶。
三、 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應用
(1)游戲教學法。由于小學生的好動和善于模仿,使得做游戲成為他們的最愛,所以在英語課堂中一個好的游戲活動能夠把課堂教學氣氛推向高潮,使每一個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所以,設計高效有趣的游戲活動至關重要。教師應該根據(jù)小學生的喜好,讓他們自己選擇熟悉并且喜愛的角色。比如可以對孩子們最喜歡的動畫片《喜洋洋與灰太狼》進行改編,讓每一位同學選擇其中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用英語進行簡單的對話。或者可以讓學生之間做“我畫你猜”的游戲,每個同學都在卡片上畫一幅畫,在卡片的背面用英語寫上對自己畫的介紹,然后讓其他同學進行猜,誰猜對了就當成禮物送給誰。這樣讓全體學生共同參與到游戲的全過程,在玩中學,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群體意識,而且鍛煉了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2)故事教學法。故事教學完全符合新課改所提出的教學要求“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它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讓學生從故事情節(jié)中得到樂趣。在故事教學法中不僅是要讓教師講有趣的故事,更須強調的是讓學生之間互相講,這樣在課堂教學中就能巧妙地運用故事吸引學生,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奮點,喚醒學生的注意力,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
(3)歌謠教學法。優(yōu)美的歌謠能夠使人們的身心得到愉悅,而且能夠表達自己的內心,有語言所不能代替的作用。英文歌曲是英語語言教學的一種輔助形式,在英語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現(xiàn)行教材也非常注重這一點,教材里的說唱部分讓課堂有節(jié)奏感、有激情。小學生對歌曲節(jié)奏很敏感且非常愿意學,教師在教學中合理科學地利用這些歌曲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會唱歌,不僅能使他們記住這些英語知識,而且能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實用性。比如當有同學過生日的時候,教師可以帶領其他同學唱著“Happy birthday to you”的旋律,祝該同學生日快樂,并讓每位學生回到家里給自己的父母也唱一遍這首生日歌。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得到極大的調動,教學效果也就會超過預期。
四、緊密聯(lián)系現(xiàn)實,將教學生活化
小學英語教學是為學生能用英語進行交流而服務的,同時生活也是小學生最容易接受和學習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結合日常生活將學生帶入熟悉的生活中來,刺激學生的學習情緒,讓他們在輕松的生活中無意識地完成學習內容。如可以設計一些類似“A:Mum,it’s time to go to bed. B:Ok,good night,baby.”“A:This is my English teacher,this is my father. B:Nice to meet you.C:Nice to meet you too.”一樣的日常小對話,讓他們在家的時候練習和父母進行對話。這些日常用語是學生進行日常交流的語言單元,也是學生進行自主組織對話的基礎。所以,讓學生利用已學習過的語言點和家人交流,不僅可以增加學生鍛煉的機會,而且能鞏固學生已學過的知識點,從而調動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這樣,就把英語的學與用結合在了一起,使英語教學生活化。
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是英語教育工作者不斷追尋的主題,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因地制宜,而不能千篇一律地照搬。作為英語教師,我們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改進教學方法,加強自身修養(yǎng),勇于實踐、創(chuàng)新,不斷地努力,為每一位學生的未來負責??傊诋斀袼刭|教育中,教師要把英語教學生活化,讓學生獲得自主探索、學習的機會,營造一種寬松活潑的課堂氛圍,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劉國權.小學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甘肅省通渭縣隴陽鄉(xiāng)周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