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認為,在提倡表揚、獎勵、賞識的同時,不能忽視“懲罰教育”的積極作用。讓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懂得為自己的過失負責,而且要感到是一種責任。一個能夠承擔責任的人,才是社會需要的人才。正確運用懲罰教育,可以促使學生早日成才。
關鍵詞:數(shù)學教學;懲罰教育;人才培養(yǎng);原則;方法
在實施新課程教學的大背景下,教育界特別是中小學大力提倡激勵教育、賞識教育、無批評式教育,而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的“懲罰”也越來越不被認可,唯恐傷了學生的自尊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F(xiàn)在很多教師都不敢批評學生,更不敢去“懲罰”學生,甚至一談“罰”色就變。我認為,人們在批判體罰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錯誤認識,對不當懲罰的過激反應而完全否定了懲罰的教育意義?!皼]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這是無數(shù)教育工作者通過實踐得出的結論,也是筆者的觀點。提倡素質(zhì)教育,并不意味著拋棄懲罰教育。我想,自己在多年的數(shù)學教學中所取得的一些成績,也離不開懲罰教育的作用。正確運用懲罰教育,可以促使學生早日成才。
一、要正確理解“懲罰”含義
必須明確,就語義而言,“懲罰”包括了“體罰”。但“懲罰”決不只是“體罰”,更不是傷害、心理虐待、歧視,讓你覺得難堪,打擊你的自信心。而現(xiàn)在,不少人都把懲罰與體罰看成同義詞,這是一個誤解。教育方法同時就包含了正當?shù)膽土P。目前國內(nèi)權威的最新版本的《教育大詞典》(1999年版)將正當?shù)慕逃龖土P界定為“一種教育方法”。教育中的“懲罰”是在了解和尊重的前提下,關注學生的個性心理特點,采用恰當?shù)姆椒?,對學生進行教育,幫助學生進步的一種“具有危險的、高難度的教育技巧”??涿兰~斯曾經(jīng)在他的《大教學論》中明確指出:“犯了過錯的人應該受到懲罰。他們之所以應受懲罰,不是由于他們犯了過錯(因為做了的事情不能變成沒有做),而是要使他們?nèi)蘸蟛辉俜??!苯逃龑W家馬卡連柯也指出:“合理的懲罰制度不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這種合理的懲罰制度有助于形成學生的堅強性格,能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能鍛煉學生的意志和人的尊嚴感,能培養(yǎng)學生抵抗引誘和戰(zhàn)勝引誘的能力?!?/p>
二、要堅持科學的“懲罰”原則
懲罰教育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它會起到激勵性的作用,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終生受益;用得不好,會傷及一個人的自尊心,令人消沉,一蹶不振,產(chǎn)生“破罐子破摔”心態(tài),則誤人一生。所以,在實施懲罰教育的時候,一定要遵循以下的原則。
(1)懲罰要有據(jù)可循,不能是無故的解恨與撒氣,更不能為懲罰而懲罰。一般學生犯錯,都應盡可能地使用說服教育,但對極少數(shù)學生,在進行多次說服教育后仍沒有悔改,反而有加劇的趨勢,這時就必須要動用懲罰,以達到負強化作用。懲罰是對學生進行多次反復地說服教育無效時再啟用的?!胺彩切枰獞土P的地方,教師就沒有權利不懲罰。在必須懲罰的情況下,懲罰不僅是一種權利,而且是一種義務。” 但我們必須要讓學生明白:懲罰不是為了“治”他,而是為了幫助他認識錯誤、改正錯誤,明確是非觀念,培養(yǎng)他的責任感。對屢教不改的學生而言,一次嚴厲的懲罰會勝過N次苦口婆心的說教,讓他刻骨銘心,知錯而后改,這就是懲罰產(chǎn)生的教育效果。此外,學生犯錯的原因往往復雜,因此在處理時,先要冷靜地分析學生產(chǎn)生不良行為的原因,進行全面深入的調(diào)查,弄清事實真相,把握分寸。因為只有有理有據(jù)的懲罰,才會使學生心悅誠服。
(2)懲罰要靈活適度,要因人而異,不能刻板地使用懲罰手段。這一是指懲罰的形式應當多樣化,二是指應該因人而異地使用懲罰。按常理來說,簡單粗暴的方法難以奏效,所以懲罰的前提必須用心去了解每一個學生。比如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膽子小,耐挫能力相對弱些,懲罰應輕些,言語措詞上講究些,并隨時根據(jù)教育對象的情緒的變化,及時調(diào)整懲罰的“度”;一般而言,對于外向,自律性較差的學生,懲罰可略微重些。當然,充滿睿智的懲罰是最高層次了。因人而異,因問題而定,不可太輕,也不可太重。
(3)懲罰要符合心理學,要有計劃進行。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人犯錯時,其內(nèi)心會自然產(chǎn)生一種準備接受懲罰的心態(tài):我不對,我甘愿受罰。這種心態(tài),往往是實施懲罰教育的絕好時機,此時明白的道理往往會刻骨銘心,終生難忘。所以,懲罰一要及時,及時的懲罰能使學生的不安、內(nèi)疚感等體驗更深,使他們能更清楚地看到錯誤造成的后果。延遲的懲罰和處理會因事過境遷而使學生忘記,容易淡化錯誤行為,懲罰意義也不大。二要堅決,懲罰是否定學生的不良行為,所有“隔靴搔癢”的做法都不可取。三要就事論事,懲罰應限制在學生的不良行為上,而不能以此去否定學生本人。四要耐心,一個人一生中不犯同樣的錯誤,大多數(shù)情況只能是美好的愿望,或許對于絕頂聰明的偉人能夠做到,可是用看待偉人的角度去要求學生,似乎顯得太苛刻了。所以,在懲罰教育中,我們要有“反復抓,抓反復”的心理準備,真正讓學生體會到“打是疼”的感受。
(4)懲罰要與對學生的尊重相結合。一方面懲罰的強度必須要足以警醒學生;另一方面,懲罰又必須要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造成精神或身體上真正的傷害。要避免簡單粗暴,粗暴的批評語言和行為只會起到諷刺、挖苦、打擊和傷害學生的惡性后果;要避免為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而在批評學生時“殺一儆百”;要避免當著其他學生、家長的面去歷數(shù)學生的斑斑劣跡,這些傷害學生自尊心的行為往往會適得其反,把學生推向更遠,最終導致教育失敗。初中生的年齡特點是反叛,逆反心理重,被批評后容易產(chǎn)生思想疙瘩,這時應給予更多的關愛,通過找學生談話、慢慢疏導,在保護學生自尊心基礎上去批評,讓學生清醒地認識自己的錯誤,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育。
(5)懲罰應當充分發(fā)揚民主精神,獲得學生群體的道德支持,也擴大懲罰的教育面。在集體中進行,且由集體監(jiān)督執(zhí)行。這樣既有利于教育個人,也有利于教育集體。
三、要靈活運用“懲罰”方法
(1)勞動懲罰法。初中生正處于長身體和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而體育運動、體力勞動能改善人的體質(zhì),培養(yǎng)學生愛勞動的習慣,因此運用他們可接受的力所能及的體育運動或體力勞動來作為懲罰方式,無疑是兩全其美的方法。某男生,學習習慣不好,基礎又差,“小滑頭”一個。上課開小差,知識沒掌握,作業(yè)不完成,要不字跡潦草,敷衍了事,像這種情況,容易演變成“拉鋸戰(zhàn)”,勞心勞神,而數(shù)學又是環(huán)環(huán)相連的。于是我讓他放學后一個人做值日工作,并把作業(yè)一一重做,直到符合要求為止。而且我一直陪在他身邊,盯著他做好每件事。一天、二天、三天、四天,本也想偷懶的學生不敢再自找麻煩了,而教室的確打掃得不錯,我就在班級公開表揚他為大家所做的勞動,并問大家:“同學們,你們滿不滿意某某某為大家創(chuàng)造的這個環(huán)境?愿不愿意他繼續(xù)為我們服務?”你說,會有人不愿意嗎?這樣一來,他若再不改,就要被全體同學所“利用”了。他才不傻呢!
(2)自然懲罰法。一位教育學家曾經(jīng)說過教育有一個原則,孩子進一步,大人就退一步,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大人就不要替他去做。孩子是在體驗中長大的,不是在說教中長大的。某男生,天資不錯,數(shù)學常穩(wěn)居前列,我在學生面前也贊揚過幾次,可我發(fā)現(xiàn),我的贊揚并沒有讓他獲得滿足感或成為他前進的動力,他處處流露出不屑,著實地妄自尊大。在幾次明顯地暗示后,他還是沒真正改變。于是我決定在學習上“不管”他,由他傲著(他對學習是在乎的,這點我肯定)。隨著數(shù)學知識越學越深,他那點自以為是的能耐就捉襟見肘了,可我“視而不見”“不聞不問”。終于,在“一元二次方程”“平行四邊形”“圓”等內(nèi)容前成績節(jié)節(jié)敗退,而以前不如他的幾位倒在虛心學習下穩(wěn)中上升,并已成功超越他了。這時,他眼中也流露出慌亂與不安,面對我時欲言又止,這時一切就均在我的掌握之中了。沒有了傲氣,他的數(shù)學我也就不用擔心了。讓他體驗到自己過失的后果,體會到從成功到失敗的巨大心理落差。
(3)娛樂懲罰法。有的學生犯的錯誤較輕,一下子也看不出什么嚴重的后果,但時間一長,總是隱患,小錯也會成大錯,到時就為時太晚了。想給他“修修”,可又用不著太“冷面”、太嚴厲,這時不妨來點娛樂精神。某女生,受遺傳很有文藝細胞,而數(shù)學學得不溫不火的,我著急,可她一點也不緊張,還時不時悠然地這錯那錯的,什么今天“括號沒了”、明天“符號丟了”、后天“計算錯了”等等,真叫人“憋”。于是每錯一次,我就給她一次“機會”,在合適時為全班獻上hDSrh2+l3HYduYNY20zV5w==一曲,并且要具有教育意義的。這樣既發(fā)揮了她的長處,唱好的還給鼓掌,讓她很有成就感,又處處告誡著她,一錯就要準備新歌了,“犯錯必究”。慢慢地,歌越來越好聽,而錯也在不知不覺中不見了。全班也得到一時的輕松,并感到集體的溫馨親情。
(4)獎勵懲罰法。有時學生犯錯并自己能夠馬上就意識到,對于這情況,不能急于批評、懲罰,但又不能置之不理,最好的方法就是以“獎”代“罰”,使學生在老師善意的懲罰中認識自己的錯誤,體會老師的苦心,增強學習的興趣。某男生,生性好動,嘴快,上課反應也快,我講上句,他下句就出來了,而不經(jīng)過考慮的十有八九是錯的,如“1的倒數(shù)是1、-1的倒數(shù)是-1、0的倒數(shù)是……”,“0”他立馬接上!可話一出口他就馬上意識到了,“沒有沒有的”!而同學已被他逗笑了。他的積極性要保護,又要讓他學會先動腦再動口。于是我就讓他當一回“數(shù)學老師”,給全班講一道練習題或講一段內(nèi)容。為了這次上臺,我陪他“彩排”了好幾次呢。并對他說,老師給你一次機會,改變自己在同學們心中的不光彩形象,重新樹立自己充滿智慧的形象。他也非常努力準備“脫胎換骨”。他后來考上了一所軍校。
當然,懲罰的方法遠不止這幾種,還可以寫作懲罰、處分懲罰等等。關鍵是要分清當時具體的情況、具體的人,恰如其分地選擇懲罰的方法。馬卡連柯指出:“如果沒有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教育。”“我的基本原則永遠是盡可能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多地尊重一個人?!?/p>
教育是一種喚醒,是一種激勵,更是一種約束和規(guī)范。古訓說得好:“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彼裕P者認為,“懲罰教育”作為一種教育方法,在教書育人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只要我們講究處罰藝術,教育效果一定會明顯提高。實施“懲罰教育”不僅可以鍛煉學生承受心理挫折的行為能力,也可以起到“懲前毖后”的作用,使學生在“懲罰教育”的過程中明辨是非,不斷地更新自我。
當然,懲罰也好,賞識也罷,都是必要的教育手段,就像磁鐵的兩極一樣無法完全剝離。讓懲罰教育與其他教育“和平共處”,綻放出素質(zhì)教育的燦爛花朵,促進每一位學生早日成才。
參考文獻:
[1]夸美紐斯.大教學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
[2]馮玥.孫云曉訪談錄: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N].
中國青年報,2002-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