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理念】
語文課應該是扎扎實實地閱讀課。學生只有深入閱讀文本,才會走進文本,獲得體驗。本設計旨在根據(jù)教材特點和學生心理特點,引導學生走進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以“一條主線”“兩個板塊”進行整體規(guī)劃,深切感受“我”和小紅車主人身上所具有的人格魅力,從而享受閱讀樂趣,體驗美德,并在濃厚的人文氣息中品讀課文、品悟哲理。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9課《誠實與信任》,生齊讀課題。
2.課后,讓學生搜集和背誦一些有關誠實與信任的名言警句,并匯報。指名發(fā)言。
3.這些名言警句都告訴我們誠實守信是做人的根本。同樣,課文中也有句很有哲理的與課題相關的話,快速瀏覽課文,找出這句話。
(生交流,師出示“不,人和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我再一次謝謝你!”)
反復朗讀這句話,注意停頓。(指名讀,齊讀)
二、 精讀課文,感受真情
1.默讀課文(1-3)自然段,劃出最能體現(xiàn)“我”誠實與信任的句子,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做些批注。
2.生交流,適時出示句子“我環(huán)顧四周,看不見一個人,便在路燈下寫了一張字條,壓在小紅車的雨刷下。字條上,我寫明自己的姓名、電話,希望車主與我聯(lián)系?!?/p>
3.引導生理解感悟“我”的誠實以及對小紅車主人的信任。
(1)“環(huán)顧”是什么意思?看不見一個人,作者又沒有離開,可見作者的品質如何?“便”可以看出什么?體會作者的誠實以及寫字條毫不猶豫。
(2)字條在什么地方?壓在小紅車的雨刷下,這說明了什么?
(3)字條上有什么內容?生回答,自己的姓名、電話。
4.師問:“假如是你,你還會寫什么內容?”
生1:寫當時的天氣。
師追問當時的天氣如何?從哪句話中可以看出。(天很黑,又有霧,盡管有路燈,還是看不清。)
生2:我會寫車主也有責任,告訴他是違章停車的。從“我往回走了五六十米,看見一輛小紅車??吭诼愤?,左側的反光鏡也碎了。這輛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但它畢竟是停著的,責任應該在我?!?/p>
師引導生討論責任在誰?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生3:“我往回走了五六十米”可以看出我開車的速度很快,責任應該在我。
生4:“這輛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可以看出這件事的小紅車的主人也是有責任的。
生后半句又說責任應該在我。說明作者遇到問題沒有逃避而是勇敢地將問題承擔下來。轉念一想,我是開車的呀,我應該注意到這輛車子的,小紅車又不是人,他看到車怎么會躲呢?所以責任應該在我。
生“畢竟”是追根究底的意思。說明當時作者想,雖然小紅車也有責任,但我的責任更大些??梢钥闯?,他在事故面前誠實與勇于承擔責任的可貴品質。
生3:我要告訴他,我當時不是有意要撞他的車,而是歸心似箭,車速過快。從“快到家時,汽車剛從快車道進入慢車道……我往回走了五六十米……”可以感受到。
生4:我要勸小紅車的車主下次停車時要注意,不能超過停車線。
……
5.師(總結):有這么多的理由可以寫,可是作者為什么不寫事故原因呢?(生討論交流,明確“我”沒有推諉而是敢于承擔責任的可貴精神)而且應該是雙方共同承擔的責任,作者卻嚴于律己,寬以待人,這種精神真令人敬佩,誰能讀好這句話。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假設,學生以“我”的視角來思考問題,巧妙地將學生的注意力由“寫字條”這一局部引向事情發(fā)生的那個晚上這一“整體”,通過分析當時的情況,使學生對我的誠實有了深刻的認識。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在品讀中產生想法,對他們個性的形成起到了很好地促進作用,通過讓學生理解放字條是對小紅車主人的信任,突破了難點?!?/p>
6.“我”留下了字條,你覺得“我”還留下了什么?
生(齊):還留下了“誠實與信任”。
師對學生的回答予以肯定,“我”給小紅車主人留下的不僅僅是一張字條,還留下了誠實與信任。如果你是小紅車主人,看到紙條會說什么?
【設計意圖:看到紙條,小紅車主人會說什么呢?“我”無從知曉,文中也無只字片言。這是文本的一處空白,同時也為學生留下想象的空間。以文本為依托進行適度拓展,能讓學生真切體會到“留下紙條”這一舉動所蘊含的人格力量,同時也為后文的學習作鋪墊?!?/p>
三、 創(chuàng)設情境,深讀品悟
師(過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同學們說的,正是小紅車主人所想的。所以,事隔三天,小紅車主人主動打電話與“我”聯(lián)系。
1.出示對話,聽對話錄音感知內容,找出哪些話是我說的,哪些是車主說的?
2.同桌分角色自由朗讀對話。
3.交流反饋,從打電話這部分內容,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從“我”的話語中,感受到了“我”勇于承擔責任、嚴于律己、真心誠意賠償。
生2:從小紅車主人的話語中,感受到了他對“我”的諒解,他的不計較得失,他的感動與感謝、敬佩。
生3:小紅車的主人給“我”打電話的目的不是索賠,而是表示感謝。他感謝“我”對他的誠實與信任!
生4:從“不,人和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與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我再一次謝謝你!”這句話中我可以看出他們兩人都是把誠實與信任看的比金錢還要重要的人。有錢不一定能買到誠實與信任。
……
師對學生的感悟加以肯定,并鼓勵學生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4. 指名男女生分角色朗讀,生評價。
5.師引讀第11自然段,學習第11自然段。
(1) 什么話深深地記在作者的頭腦里。(生交流)
出示:“不,人和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與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我再一次謝謝你!”(生再讀感悟。)
(2) 如果將“印”換成“記”好不好?讓我們把這句話也印在腦海里。生背誦小紅車主人說的這句話。
(3) 到此時,你有什么話想對他們說么?寫下來,交流。
【設計意圖: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把閱讀后的想法寫下來,是學生在讀完課文后傾吐的需要。通過這個訓練,將誠實與信任比金錢更重要道理,牢牢植根于學生心中。】
四、 總結全文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東西都是比金錢更重要的,說說有哪些?指名說。(生命、時間、知識、健康、友情……)
希望我們能擁有這些比金錢還要重要的東西,讓這些美好的品質在我們的心中生根、發(fā)芽。
【設計意圖:通過對課文的延伸,引導學生正確地看待金錢,要珍惜比金錢還要珍貴的東西,富有發(fā)人深省的教育和啟迪意義。】
五、 課后作業(yè)
1.這篇課文為什么要用“誠實與信任”作題目?想想看,還能換個題目嗎?
2.以“誠實與信任”為主題設計一期手抄報。
【設計意圖:語文積累是形成語文素養(yǎng)的基礎,語文知識的拓展是語文理念的重要方面,它不局限于課堂。既體現(xiàn)了語文課堂的開放性、實踐性,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達到知識、能力與情感的綜合提高,從而使課內外的學習水乳交融,相得益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