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載體,對傳承文明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文言文的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文言文教學卻是很困難的事情,學生學習來比較費勁,老師教起來也比較吃力。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對文言文教學有一些自己的看法,現(xiàn)在拿出來和大家交流一番。
一、提高興趣
如何提高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呢?作為老師,我們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電影和電視入手,比如看了電視版的《水滸傳》,就鼓勵他們?nèi)タ丛?,尤其先看容易讀懂的白話文,然后逐漸地擴展到文言文,學習文言文的時候先從簡單易懂的小文言文開始,如節(jié)選的《論語》和《孟子》,然后再學習《岳陽樓記》這樣較長的、較優(yōu)美的散文,要讓學生在文言文的學習中找到樂趣,每看懂一篇文章,他們就會收獲成功感,并且由淺入深的學習方式更能激發(fā)他們的興趣。
二、注重誦讀
古時候人們就很重視熟讀以及背誦。學習寫詩,除了要了解常用詩詞的格律、韻律外,還要背誦大量的詩詞名言名句,并且要背得滾瓜爛熟,能靈活運用。文言文的格律我們接觸起來難以理解,因為文言文距離我們有太久的年代了。這也讓學生在理解文言文的時候產(chǎn)生了一定的障礙。要讓學生學好文言文,就一定要引導學生掌握大量的語言方面的知識。沒有一定的語言知識積累,學生就沒辦法真正地明白文章的大意,甚至于每句話的意思,所以我們要鼓勵學生多朗讀和背誦大量的古詩詞,這樣對于學習文言文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加強積累
光傻學不注重積累,學習能力就不會提高。我在講課的時候,總善于把學生已經(jīng)學過的詞語和句子的特殊的用法總結歸納起來,溫故而知新,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再把以前學習過的知識拿出來溫習一下,這樣學生才能做到融會貫通,學習起來更有效率。
遷移地訓練能夠提高能力,遷移教學的時候要找一些難度不大、和課文聯(lián)系比較緊密以及主題比較相近的文章。如果老師在教《送東陽馬生序》的時候,另外找《王冕求學》比較起來一起學習,學生會深深地體會到認真求學的重要性,這樣既學習了文言文知識,又能把學習的知識化成自己的能力,這同時也實現(xiàn)了課程標準的目標——能夠進行簡單的文言文閱讀。
四、方法對路
對于如何翻譯文言文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但是離不開這幾個簡單的方法:替換和保留,刪減和增加,調(diào)整語序等等。我認為,最根本、最簡單的方法是通讀課文,弄明白文章的大概意思,利用文章里的注釋自己大概能翻譯,再借助課外工具書,聯(lián)系當時的語言環(huán)境,用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語言把文章逐字翻譯出來。如果實在翻譯不出的時候,再問老師。
(作者單位 河北省阜平縣城南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