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是孩子們喜歡的藝術之一,音樂課也是學生喜歡的一種形式,關鍵還看教師怎么去引導,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的作用,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在15年的課堂器樂教學中,我也摸索出了一些路子,現(xiàn)在的教學工作也越來越得心應手了。
一、器樂教學樂曲的選擇
在器樂教學中,選擇既適合學生器樂,又具有審美價值的樂曲十分重要。為了拓寬學生的器樂曲目和增強學生的操作實踐,器樂教學還應該和唱歌聯(lián)合起來。學生在唱歌教學中所學習的歌曲,都是藝術精品,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當他們通過學習演唱后,不但對歌曲的曲調比較力熟悉,而且對歌曲的內容和情緒體現(xiàn)也都能掌握。如,利用自己的樂器,既可以為同學伴奏,也可以作為自己的獨奏,這是提高學生器樂興趣的重要途徑。
二、精選樂器,引發(fā)學生學習樂器的興趣
教師要利用小學生好奇心的特點,誘發(fā)其學習的興趣。教師一定要選擇適合學生的樂器,由于小學音樂課是綜合性的審美教育,又接納了班級課堂教學形式,因此,選用的樂器應該是淺易型的樂器。但是淺易并不是簡樸,它既要易學易奏,又必須有一定的質量保證,切合音樂審美的需要和要求。
三、在器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包括教育他們懂得如何協(xié)調自己和他人,使整體活動得以順利進行,這是非常必要的。讓學生知道個人的利益有時要服從整體的利益。學生從小獲得的知識和養(yǎng)成的習慣,都會滲透到他們的性格中去,長大了帶入社會。一個懂得合作精神的學生會很快適應工作崗位的集體操作,并發(fā)揮積極作用;而不懂合作的學生在生活和工作中會遇到許多的麻煩,產(chǎn)生很多的困難并且無所適從。
四、和學生平等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一支曲子它的意境和表現(xiàn)手法對于每個聆聽者來說都有不一樣的感受,怎樣在演奏的時候協(xié)調這種關系呢?特別是高年級的學生,他們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正是性格形成的階段,如果教師的方法不得當,很有可能造成對他的傷害,起到相反的作用。通過仔細的觀察,了解了學生的性格,我就采取不同的方法去指導、鼓勵和幫助他們,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不但在課堂上我們是平等的關系,在課堂外我們不知不覺也成為朋友。于是以前的“搗蛋鬼”不見了,大家都處在一個和諧、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中,音樂課真正讓所有的孩子都“樂”起來了。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現(xiàn)在居然做到了。
(作者單位 河北省遷安市楊各莊鎮(zhèn)明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