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實施以后,語文課堂對教師的備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教學目標的確定,到導入語的設計,再到教學環(huán)節(jié)問題的提出,最后到總結、延伸,都需要教師課前精心的設計,并且還應讓這精心設計在課堂的實施上顯得隨性、自然。
關鍵詞:語文課堂設計;目標導入;問題延伸
在新課程實施以后,我們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強調(diào)課堂教學中的對話。課堂自主性增強,突發(fā)情況增多,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可以拋棄教學設計,在課堂上天馬行空地自由發(fā)揮呢?答案恰恰相反,一堂看似輕松隨意的語文課,其背后卻需要教師的精心構思、巧妙的設計。而一堂優(yōu)秀的語文課,又必須做到能將課前的精心安排隱藏在隨意、自由之中,看似不著痕跡。
一、語文課堂要設計一堂課的教學目標
我個人認為,一堂課的教學目標的設計“單純”最為重要。每一篇課文確定一到兩個目標,不必在一篇課文中急于把所有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但是怎樣選擇和確定目標呢?當我們拿到一篇課文,我們會發(fā)現(xiàn)可以講的東西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也很多。那怎么辦呢?面面俱到,全盤講解?當然不行,那樣只會事倍功半。那么,在眾多可以講、值得講的內(nèi)容當中,怎么進行選擇呢?這就要視我們的學生的情況而定了,也就是平常所謂的“備學生”。作為他們的教師,對他們的了解心里大概有數(shù),在對他們的情況有一定掌握的基礎上,就會很容易地確定一篇課文的教學目標了。如,對《鴻門宴》一課的學習,課前我預測學生會對項羽的性格產(chǎn)生爭論,一部分學生會認為他是大英雄,為人耿直仗義,另一部分學生會認為他剛愎自用,缺乏政治遠見。所以,可以把教學目標很簡單地確定為:(1)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識,能讀懂文章;(2)分析項羽的人物性格。
二、語文課堂要設計課堂的導入
一堂課的導入是否精彩,直接決定了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nèi)容是否感興趣。值得注意的是,導入語一定要簡練,同時和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有關,切忌單純?yōu)榱思ぐl(fā)學生興趣而設計導入。
三、語文課堂設計的重點和難點是問題的提出
問題式教學已經(jīng)提出很多年了,我們也都知道問題式教學在課堂上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思維更活躍,教學效果更明顯。可是要想讓一堂課循序漸進,通過一系列的問題最終達成教學目標,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現(xiàn)在的課堂提問普遍存在這些問題:(1)粗放型提問,教師問得多是一些“是不是”“對不對”等低思維的問題;(2)教師問得多,學生問得少,有的教師干脆用課件將問題全部羅列出來,仍然是教師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在主導課堂;(3)問題跨度過大,學生完全無法切入思考,無話可說。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在課堂設計的時候,仍然要備學生,根據(jù)教學目標提出大問題,然后在大問題下設立跨度適中的小問題,讓學生有一定的思考空間,不至于無從下手,無話可說。問題設立好之后,在課堂上并不是一股腦兒的都拋給學生,而是要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自己提出疑問。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是我們在課前已經(jīng)預想到的,在我們的計劃之中;也有可能是在我們預想之外的新的問題。這樣的課堂才是理想的語文課堂,師生的思維才有可能在課堂上交鋒,師生共同提高。
四、語文課堂要設計課堂的延伸和總結
雖然到了一堂課的尾聲,但仍不容忽視,這最后的一道菜,上得好可以錦上添花;上得不好,就有可能將前面所做的努力全部抹殺掉。課堂的延伸可以是一個值得讓學生在課外深思的問題,也可是在課堂上沒有結束的爭論,還可以是一個練習作業(yè),這仍然要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學生情況而定。結束語是對一堂課的總結,仍要再次強調(diào)教學目標,如果能和導入語相呼應,這堂課就會顯得更加完整。
以上就是語文教學課堂設計的全部內(nèi)容,從中可以看出一堂看似輕松愉快的語文課背后卻凝聚著語文教師無數(shù)的心血,絕不是隨意而為的。一堂優(yōu)秀的語文課必須將語文教師的這些巧思設計化在無形之中,真正做到尋常處體悟奇崛。
(作者單位 重慶市綦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