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媒體作為主要的教學輔助手段,對于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有著顯著的作用。多媒體教學的運用能夠促使學生在師生交互狀態(tài)下使得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更有效率,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促進課堂教學過程的最優(yōu)化和學習效率的提高,從而保證教學目標更好地實現(xiàn)。
關鍵詞:多媒體;朗讀感悟;積累運用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xiàn)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隨著多媒體技術迅速興起、蓬勃發(fā)展,其應用已遍及國民經(jīng)濟與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正在對人類的生產(chǎn)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帶來巨大的變革。同樣,多媒體技術對教學也產(chǎn)生積極的效應,能為學生提供最理想的教學環(huán)境,它的合理、高效,直觀清晰的教學效果,成了課堂教學的點睛之筆。筆者在本文中結合教學實際談談合理地使用多媒體給語文課堂教學帶來的巨大收益。
一、多媒體展示,激趣誘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爆F(xiàn)代教學手段能創(chuàng)設情景,誘發(fā)學生的共鳴,在教學課文《秦兵馬俑》導入新課時,我是這樣處理的,先簡單介紹一下我國的歷史強國秦的歷史地位,從而引出在我國西安出土的文物——秦兵馬俑向我們展示了當年秦國的恢宏畫卷,我們的學生對于歷史是非常淺知的,怎樣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呢,我通過精心選擇的一組圖片,配上合適的音樂,把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秦兵馬俑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教師一邊播放圖片,一邊作適當?shù)闹v解,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都集中到圖片上,透過這些精妙絕倫的畫面,孩子們仿佛也來到了大秦帝國,心中產(chǎn)生了一個強烈的愿望——趕緊走進課文,一讀為快。在這基礎上,讓學生借助拼音讀通課文,學生就這樣積極地進入了角色,認真地讀課文,從中知道我們的祖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國家,從中萌發(fā)熱愛祖國的感情。
二、引入多媒體,熟讀精思
教育家贊可夫說:“要以知識的本身吸引學生學習?!睂W生無論學會任何東西,最終都要通過自己的內(nèi)化。當前導學介入現(xiàn)代教學手段是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chuàng)設情趣,讓所學的知識能夠吸引學生,在老師精心的指導下變教為導,使教服務于學,讓學生自己做主,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自我學習的責任感,集中精神利用課件,自覺學習。學生學習知識、形成技能,要先自學,先嘗試,自己領悟,不斷積累。在《北大荒的秋天》一課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課件提供示范,通過示范,自主探索式學習及小組協(xié)作式學習去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yǎng)學習習慣。在開始教學時,采用“游覽”的形式引入,讓學生自然地進入學習新知識的情境。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自己在讀通的基礎上找一找北大荒的天空有什么特點,然后老師播放天空的美景圖,學生邊看邊讀邊想:作者抓住哪些顏色進行描寫,突出天空的一碧如洗,流云又美在什么地方,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小組討論。然后“品詞句”,在課件中展示天空中流云的變化與美不勝收的場景。再運用“擺擂臺比讀書”的形式激發(fā)讀的欲望,比一比誰讀得流利、有感情,通過有感情地讀,品味、了解作者用詞的準確和美妙。這樣,讀的競賽不但讓課堂氣氛“活”起來,而且在體會詞語美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好詞好句。此外,由于3到5自然段構段相似。因此,給學法遷移提供了條件。教學時,先讓學生小結自己剛才的學習方法,在此基礎上總結歸納,并一一顯示在電腦上,讓學生利用學法、遷移學法:1.自由讀,劃景物;2.感情讀,積詞匯;3.質疑,議問題。采用先讀書,看課件,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討論,最后,老師點撥,自學3到5自然段。讓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多邊互助,多向交流,做到雙主互動、彼此作用,在活躍的氣氛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并通過讀的感悟,不斷地積累課文的好詞好句。
三、運用多媒體,輔助朗讀
我們知道語文教學首先是朗讀教學。“朗讀是把書面上的語言變?yōu)榭陬^上的語言,把無聲語言變?yōu)橛新曊Z言——更能表情達意的活語言”。語文教學中要讓學生正確朗讀,如果老師光對學生說:你們要認真讀好課文,多讀幾遍等諸如此類的話,雖然老師苦口婆心,可學生卻不得要領,收效甚微。因此可利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標出句子中的停頓、重音、句調(diào)升降曲折、聲音的輕重,再播放符合課文內(nèi)容的音樂,就能使作者的思想感情恰到好處地如實再現(xiàn),學生也能在受到美的陶冶和思想上強烈感染的基礎上正確掌握朗讀方法,逐步提高朗讀能力。如在教學《長征》一課時,理解全文詩句后,我用電腦出示了整首詩,先讓學生說說該如何朗讀,然后將教材錄音配以《長征組歌》主題音樂播放給學生聽。同學們聽得很入神,有不少同學被紅軍不畏艱難險阻的革命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精神所打動,被那聲情并茂、慷慨激昂的朗讀所感染。最后,我用鼠標標出詩句的情境,朗讀得越來越好,越來越有氣勢和韻味。當然多媒體教學還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理解能力、閱讀能力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憑借多媒體,引導積累
入選小學語文教材的文章,每一篇都是很好的范文。老師除了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精講精練,能較好地幫學生在課堂上對語言文字感悟,進行積累外,還應該注意憑借情境,課外延伸,在語言上積累,在感情上積累。小學語文課本中《莫高窟》一文,學生對壁畫上的飛天的各種形狀很難想象和把握,如果讓學生去死記硬背,難度會很大,教學時,要通過播放圖片,讓學生細細欣賞飛天的各種姿態(tài),并組織學生發(fā)揮想象,課堂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diào)動起來了,然后再引導學生把這段文字記下來,就水到渠成了。又如教完《北京》一課時,學生興趣盎然,對美麗的北京十分向往,可以專門在課件中建立資料庫,里面收集北京的各個名勝古跡的錄像、圖片,讓學生開闊視野,拓寬思維,真正感受到北京真美?。∵@么美的地方要把它記在心里,把文中的好詞好句更要記下來,在寫作文時就能派上用場,學生在有了這樣的認識后,他們會記得認真,記得牢固。
陶行知先生說:“教師的成功是創(chuàng)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的最大快樂,是創(chuàng)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實踐證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運用的適時性不容忽視,如果說語文課堂教學是一朵綻放的花蕾,多媒體運用的適時就是一片錦上添花的綠葉,精心安排電教多媒體使用的時機,給學生創(chuàng)設愉悅有趣的情境,能提高語文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龔道敏.利用多媒體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模式探索.中小學教師培訓,1999.
(作者單位 江蘇省昆山市周市華城美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