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課間活動要求全體師生共同參與,有組織地進行各種體育活動與身體鍛煉,跟隨著音樂的伴奏,可以讓師生感受到身心的愉悅。不過現(xiàn)階段在大課間活動實施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學校領導對大課間活動不夠重視、無法與體育課堂教學有效結合、缺少組織性強且可行性強的計劃方案等,這些因素會影響到大課間體育活動實施的有效性。從該問題出發(fā),分析問題,提出對策,從制訂計劃、強化管理等方面闡述了如何提高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有效性。
關鍵詞:大課間體育活動;有效性;策略
一、現(xiàn)階段大課間體育活動存在的主要問題
具體而言,大課間體育活動存在的主要問題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大課間體育活動不夠重視
盡管體育改革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有所上升,但是仍然無法改變以學生成績?yōu)橹饕己藰藴实默F(xiàn)狀,很多學校仍然將大部分精力放在成績方面,從而無法在體育教學、體育課外活動等方面投入過多精力。
2.無法實現(xiàn)與體育教學課堂的有效結合,很多學校的大課間體育活動體現(xiàn)出明顯的隨意性
有些體育教師在講課過程中會強調體育學的相關理論知識與技巧,但是卻無法在大課間體育活動中進行實踐,理論與實踐互相分離,影響到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3.大課間體育活動缺少一個可行的、有組織性的活動計劃方案
沒有好的活動方案教師便無法從整體上把握體育教學的有效性,主要原因依然是由于受試卷考核教育評價機制的影響。
二、提高大課間體育活動有效性的策略
1.以實地調查為基礎,制訂出與學校實際情況相符的大課間體育活動計劃
在制訂大課間體育活動計劃前,要進行充分的實地調查,詳細了解學校的場地設施、師資情況、學生的年齡特征與身心特點等,向廣大師生廣泛征求意見,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fā),遵循小型多樣、寓教于樂、強身健體、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原則,提高大課間體育活動內(nèi)容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具體而言,大課間體育活動可以分為三個部分:(1)健康體育,主要內(nèi)容包括廣播體操、集體舞以及自編操等,活動要求整體化與規(guī)范化,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2)快樂體育,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fā),設計多種形式的體育活動,如,跳繩、踢毽子、跳皮筋、打籃球、轉呼啦圈、羽毛球等,在設計校本課程時,可以將體育游戲作為一大特色來發(fā)展;(3)競技體育,主要是全校運動會、各種單項體育競賽活動等,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促進其身體素質的發(fā)展,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樹立競爭意識,形成集體主義思想與集體榮譽感。
2.強化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過程管理,保證活動的實效性
具體而言,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強化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過程管理:(1)明確人員分工。由學校出面組織,將所有大課間體育活動相關的組織人員進行統(tǒng)一分配,每個人具體到某個年級某個班級,如果師資力量允許,還可以具體到某個小組,其中體育老師的主要任務是擔任活動的技術指導,每個班級的班主任與副班主任負責具體管理事宜,年級段則由分管的校領導負責,實行三級責任制;此外,還要針對人員到位的具體情況做好監(jiān)督管理,并將檢查結果納入老師的績效考核項目,從而全面提升大課間體育活動過
程管理的有效性。(2)活動指導要到位,學校領導要根據(jù)體育老師的特長進行優(yōu)化組合,將其合理、均勻地分配至每個班級進行專業(yè)的活動指導,而指導老師要針對具體的活動內(nèi)容進行提前學習、提前備課,提高活動指導的針對性;如果開展某些技術含量高的活動,如,輪滑或者武術等,可以外聘教師,提高活動指導的系統(tǒng)性與專業(yè)性。(3)通過比賽促進提高,要在大課間體育活動中融入體育競技的理念,在活動中有選擇性地組織一些競技比賽,比賽形式可以是集體的,也可以是個人的,如,集體健美操或者個人跳繩比賽等,通過有組織的比賽活動提高學生參與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總之,大課間體育活動是開展素質教育、貫徹新課標的重要體現(xiàn),是一項有益于全體師生的集體性體育活動。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堅持不懈,讓學生在運動中強健其體魄,文明其精神,實現(xiàn)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目標。
參考文獻:
王敬東.關于大課間體育活動實效性的探索[J].考試周刊,2012(77).
(作者單位 重慶市江津實驗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