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教學的即時評價是教學評價的一個方面,隨著新課程的推進,音樂課堂上的即時評價受到了越來越多教師的關注,也使得課堂教學內容與過程愈加豐富,如何在感性的音樂課堂進行理性的即時評價,使評價的價值最大化,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音樂課堂;即時性評價;理性做法
即時性評價是指教師在教育中,對學生所表現(xiàn)出來的態(tài)度、方法、過程、結果等方面給予的即時鼓勵、調控及引導的評價活動,它是課堂教學中常見的一種評價形式,通常以教師的情感流露、言語激勵、行為暗示以及替代物強化為主。音樂課的學習比一般文化課學習更強調個性化的特征,它更關注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情感反應、參與態(tài)度、交流合作、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等,倡導個性化的音樂學習方式。因此,我們應根據(jù)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與音樂審美教育規(guī)律,在課堂教學中理性運用即時評價。
一、評價應真誠
在“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新理念的倡導下,教師紛紛采取肯定的、積極的、富有激勵性的評價,課堂從頭到尾充斥著:“你回答得太好了”“很好,你真棒”“唱得好極了”等等,以表揚取代激勵性評價的全部內涵,使得激勵性評價有濫用之嫌e5I2Ix53Nc/duDK9eKPMOOMcinchIyFyVEhNjHSOMAU=。久而久之,學生會覺得教師的表揚是一種敷衍,顯得虛偽,因此會對教師的教學評價變得麻木,承受挫折的能力下降。所以,教學評價應實事求是、恰如其分,既要大度地肯定學生的成功與進步,又要敢于使用否定性評價,讓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在評價中體驗成功,發(fā)現(xiàn)不足,進而主動進取,完善自我。
二、評價應具有針對性
音樂是感性的,體現(xiàn)在學生對音樂的體驗、感受方面,同時也是理性的,體現(xiàn)在音樂知識技能的學習方面,而知識技能的學習是為更好地表現(xiàn)音樂服務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涉及知識技能的學習,不管是激勵性評價還是否定性評價,都要防止過于籠統(tǒng)模糊、千篇一律的傾向,對于學生反饋的信息,教師要善于扮演“公正法官”的角色,及時給予精辟恰當?shù)摹芭袥Q”,教師應告訴學生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應該怎么做。正如教育家布萊克·威廉提出,有意義的教師反饋應該是:具體的、描述的和及時的。如,學習口琴吹奏,“你吹的音不準”應換成“老師覺得你比以前有進步了,只是在吹的時候,手推動口琴的幅度要小一點?!边@樣的評價針對性強,不僅使學生準確了解了自己的學習狀況,還能指導學生的實際操作,提高了學生的演奏能力。
三、評價應把握合適的時機
在教學中,不少教師都習慣于在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后對學生的見解即時進行評價,這樣的評價不但能提高學習效率,而且能把學習中的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同時能讓學生在教師評價后及時體驗成功的喜悅,獲得進一步發(fā)展的動力。在音樂課中,由于課程的特殊性,如果過早地評價,反而會扼殺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發(fā)散性思維的發(fā)展,因此要靈活、恰當?shù)剡\用“延遲評價”的方式。如,欣賞《二泉映月》,教師讓學生說說聽后的感受,有的說:“這首作品情緒悲傷凄涼,猶如描繪舊社會受日寇侵略后凄慘的場面?!庇械恼f:“像一個飽經(jīng)風霜和挫折的老人在訴說他的悲慘遭遇”……師:“同學們的想象很豐富,老師尊重你們的感受?!弊詈蠼處煂ψ髌繁尘?、作曲家作了簡單的介紹,讓學生自我補充與評價。
音樂具有不確定性,因為個體差異,對音樂的感悟也不同,運用延遲評價,能讓更多的學生有更廣闊的思維空間,使個性思維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加深對音樂的理解。
四、評價應講究方法
學生既是課程評價的對象,又是課程評價的資源和主體。然而在課堂評價活動中,一些能說會道或領悟能力強的學生往往受到教師的青睞,不善言辭的學生往往受到冷落,究其原因,不是學生不愿參與評價,而是大部分學生不知道該如何評價,從哪些方面評價。因此,教師要拓展學生評價的對象:可以是學習伙伴,可以是自己,可以是教師,可以是歌樂曲等;可以是態(tài)度、情感,也可以是學法、過程和結果。更重要的要教給學生“評價”的方法:(1)告訴學生評價的標準。如,演唱演奏要考慮音準、節(jié)奏、速度等方面是否準確,聲音是否優(yōu)美動聽,是否富有感情等。(2)先肯定優(yōu)點再指出不足進行補充,或提出反對意見并說明理由。(3)評價態(tài)度要誠懇。這些評價的做法使課堂變得更精彩了,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感悟能力及思維、表達能力都得到了較好的發(fā)展。
評價是與教學過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過程,評價似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新的評價觀啟迪著我們的教學行為,新課程給了我們更為廣闊的評價空間。評價服務于學生的發(fā)展,音樂課堂需要理性的即時評價。
參考文獻:
黎奇.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課堂教學策略.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04-01.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圩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