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狈e少成多的力量是驚人的。每天早上的晨讀,時間雖不長,卻是一天中最寶貴的時光。然而,現(xiàn)實中的晨讀往往不盡如人意。二十來分鐘的晨讀時間,學生不會好好把握,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實在讓人痛心。那么,怎樣才能讓早讀的重要價值充分發(fā)揮出來?
一、明靶子
沒有目標,就沒有壓力,也就沒有動力。明確早讀任務,是提高早讀效率的前提條件。教師作為早讀的組織者,要在每節(jié)早讀課前,安排好早讀任務,讓學生有目的地去讀,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提高早讀效率打下基礎。當然,朗讀內容要讓全班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完成,使之體驗“會讀”的快樂,增強他們學習語文的樂趣和信心。
二、配料子
事實證明,如果單純地讓學生背教材課文,學生會很被動,無“心”去記,只能是口到心不到或者連開口都不愿意,所以要提高學生早讀的效率,就要合理安排早讀的內容,總的來說要豐富、有趣、易讀、易記。如,低段年級以趣味閱讀為主,兒歌、童謠、三字經(jīng)等等,主要是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興趣。中高段年級可以讀一些歇后語、成語故事、詩詞、寓言、童話故事等等,有利于小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和語文水平的提高。
三、變法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老師可以采用千變萬化的晨讀形式,如齊讀、領讀、對讀、評讀、范讀、輪讀、比賽讀、吟誦讀、體驗讀、自由讀、接力讀、分角色讀、小組合作讀、表情朗讀等等來充分調動學生的朗讀興趣,達到理想的晨讀效果。
四、過關子
早讀任務提前布置,是為了有效實施早讀;而要評價早讀的效果好不好,就要對學生的早讀情況進行即時檢測。如果沒有進行檢測,學生就沒有壓力感。因此,教師要用任務驅動型方式對學生強化記憶。早讀的最后五分鐘是最佳檢測時間。要注意優(yōu)差兼顧,分別對待。比如,同一篇課文差生要求把課文讀通順,優(yōu)等生要會背誦。這樣,學生才不至于應付晨讀。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雖然言之過于夸張,但是無可否認“讀”對于學習語文的重要性。“一日之計在于晨”堅持高效晨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作者單位 浙江省義烏市開發(fā)區(qū)學校宏迪路6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