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奧集團如何起死回生?LVMH如何將那些頂級品牌收入囊中?如何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帝國?收購GUCCI只差臨門一腳時,又為何變成終身之恥?它的掌門人貝爾納·阿爾諾,這位在時尚界和商界跺跺腳就能引起一場風暴的人,如何在不足20年的時間里,從一個不起眼的家族企業(yè)走出來,一躍成為法國最富有、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更被譽為世界奢侈品之父?
在阿爾諾入主之后,LVMH不斷擴大版圖,力圖將自己構(gòu)造成一個龐大的精品帝國,不只是時裝珠寶,還有手表、葡萄酒等。
作為這個帝國的王者,LVMH的壯大之路,也是阿爾諾這個來自法國北部的孩子走向成功的旅程。他智慧審慎,巧妙利用管理者的矛盾和弱點,先后將迪奧集團和LVMH公司納入囊中,并像獵人一樣四處出擊。收購GUCCI時,遭到自己密友弗朗索瓦·皮諾的背叛。對他而言,這不僅僅是一次商業(yè)挫敗,更是他無法忍受的個人情感傷害。于是,兩位時尚巨頭的戰(zhàn)爭拉開序幕。
埃里· 魯?shù)习?/p>
“此書應(yīng)弗朗索瓦·皮諾要求并由他出資出版?!?/p>
在我進行調(diào)查研究的這兩年,這句話在我耳邊反復響起,有時是直接的,但更多的時候是間接的,整個巴黎都鸚鵡學舌般地重復,被很多所謂的知情人或輿論制造者一個接一個地傳播。而最出人意料的是,這些人中居然包括一些上市大公司的總裁。
在貝爾納·阿爾諾看來,任何針對他的調(diào)查一定是受到了他對手的指使。自從那個人來到他的地盤向他挑釁,從他手中奪取了意大利皮貨商古馳的控股權(quán),也就是從1999年3月起,這個人便成了他人生最憎恨的一個人,那就是弗朗索瓦·皮諾。這次沖突甚至到了可笑的地步,阿爾諾將所有權(quán)力擁有者都進行荒謬的簡化:除了他的密友和心腹員工,就只剩下了敵人。
自他在2000年春天得知我要為他寫傳記開始,這位世界奢侈品第一集團LVMH(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的總裁便組織起了反攻。為了阻止本書的撰寫和出版,并最終讓本書失去市場,貝爾納·阿爾諾利用所有關(guān)系網(wǎng),想盡了一切辦法。對于被2000年的《挑戰(zhàn)》雜志列為法國首富的總裁來說,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從他的心腹皮埃爾·戈德口中,我們得知LVMH總裁禁止他們以任何形式參與本書的撰寫,并且禁止他的合作者與我會面。
貝爾納·阿爾諾確信這次無法阻止本書的出版,他想要建立一道防火墻,并且澄清事實真相——在他看來,只有事實才有價值,因此總裁也要講述一下自己的生活——但要以其自己的方式。
這位世界奢侈品皇帝建立起來的系統(tǒng)業(yè)務(wù)往來如同中國的長城一樣,讓他更好地將社會精英收入麾下,并幫他掌握了達到財富和權(quán)力頂峰的方法。但這不利于那些既無歹意也無好意的人認清這位出身于北方小資產(chǎn)階級家庭的總裁的真面目,畢竟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他就打破了法國的一切舊框架。
總結(jié)一下我的工作:與貝爾納·阿爾諾的擔心正相反,我的敘述不會涉及他的私人生活,除了提到他與父母和祖父母之間引人注意的關(guān)系,以及一些在他的童年和學業(yè)中看似微不足道卻帶有啟示意義的細節(jié),比如他對于網(wǎng)球的熱愛或者早睡的習慣。我不想談及下面的話題:他有兩任妻子,離婚后再婚,與兩個妻子都有孩子,這個范疇是值得每個人保護的。我之所以曾經(jīng)想要和他的第一任妻子聊聊——有人對我說這讓她嚇了一跳——但并不是為了得到八卦新聞,而是要了解他的個性和職業(yè)生涯的最初階段。她理所當然地拒絕了,我并沒有堅持,轉(zhuǎn)而從別處獲得信息。
我的調(diào)查尊重他的私生活,但這卻是本我私自撰寫的傳記,沒有得到他的允許。我一方面展現(xiàn)出這個與眾不同的大人物身上很多積極的方面,另一方面我也試圖揭示他身上存在的陰暗面。我有什么權(quán)利這樣做?貝爾納·阿爾諾阻止本書的撰寫和出版,在他行動的背后——據(jù)他身邊的人說——可以看出作為一個有權(quán)力的人,他想要成為他的故事、他的形象、他的生活的唯一主宰者。他抱怨說:“你們有什么理由介入與自己毫不相干的事呢?”
即使貝爾納·阿爾諾一直采取抵抗態(tài)度,但他畢竟是一個公眾人物,而他的職業(yè)生涯則是一部現(xiàn)代史詩:他是如何在短短20年時間內(nèi),在一個透明的國家里,成為或者說被視為法國首富的?他背后其實是法國近20多年來經(jīng)濟、司法和政治的發(fā)展史。對貝爾納·阿爾諾的調(diào)查研究明顯源于一種合理的好奇心,這與貝爾納·阿爾諾要不斷積累財富、建立財團,把公司建成巴黎最大的上市公司毫無二致。
名稱不斷變更、公司未在官方圖表中出現(xiàn)、程序刻意復雜化,所有這些都給集團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明顯與LVMH及其總裁想要樹立的透明、純凈,甚至模范的形象相去甚遠。
美國能源巨頭安然公司破產(chǎn)后,人們開始懷疑全球大公司賬目的真實性以及對它們的監(jiān)管和審計。除了官方報道外,人們想要知道得更多,這也是合情合理的。安然公司的破產(chǎn)被《金融時報》稱為“堪與30年代銀行危機并提的垮塌”,這家享有盛名的英國日報捶胸頓足,提出未來的報刊會更加謹慎地對待成功案例,對記者要進行更加嚴格的培訓,用更多的時間進行調(diào)查。這也或多或少是我在試圖發(fā)現(xiàn)和揭開貝爾納·阿爾諾神秘面紗的過程中得到的啟示。
《奢侈品之王》
作者:( 法)埃里·魯?shù)习?/p>
譯者:岳瑞、張雪、劉倩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埃里·魯?shù)习?/p>
埃里·?魯?shù)习#ˋiry Boutier)是一個暢銷書高產(chǎn)作家,其《大賭徒:貝爾納·塔皮真正的一生》勾勒一個巴爾扎克式的世界,描述了近三十年來政治風云變幻下的法國經(jīng)濟與金融生活,展示了工業(yè)帝國的崩潰和新集團的興起。
他的其他作品也是當代經(jīng)濟政治生活方面的暢銷書籍,如《狼的共和國》,以及與Valérie Lecasble合著的作品 《鉆井:Elf的秘密》。此外,他還是 《新觀察家》的經(jīng)濟記者。
書架
《我能貢獻什么》
作者: (日) 山下徹
譯者:楊艷、羅楊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在這里,“貢獻”不是一個與文化相關(guān)的詞,而是一套經(jīng)營管理的辦法。德魯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提出了“我能貢獻什么”這個命題,如今,這個種子已經(jīng)結(jié)出碩果。
《貧窮的本質(zhì)》
作者:阿比吉特·班納吉、
埃斯特·迪弗洛
譯者:景芳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15年以來,為了弄清為什么會貧窮這個問題,兩位作者深入五大洲多個國家的窮人世界,調(diào)查貧困人群最集中的18個國家和地區(qū),終于發(fā)現(xiàn)了貧窮真正的根源。
《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
作者:成思危、厲以寧、吳敬璉、林毅夫等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學者的探討從十八大后改革整體走勢開始入手,對國有企業(yè)、金融體制、財稅體制、收入分配體制、城鎮(zhèn)化與三農(nóng)問題等重要領(lǐng)域的改革發(fā)展給出了中肯的建議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