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為期十二天半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在這次大會上,中國完成了十年來最大規(guī)模的高層人事交替,新一屆國家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和國務院總理等國家機構領導人員以及全國政協(xié)領導人員全部產生。 “新政”、“總理style”、“法治”、“改革”……若把“兩會”視為“十八大”后進一步凝聚共識的平臺,解讀這些由傳媒和評論界制造的生動的關鍵詞,就能夠簡明扼要地指向本屆“兩會”的風向標。
“新政”
本屆“兩會”選舉產生新一屆國家領導人。習近平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張德江為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李克強為國務院總理。
此次換屆規(guī)模為十年來之最。國家主席、國家軍委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國務院總理、全國政協(xié)主席等,都是新的人選。13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有9名為新提名。23名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有14名為新提名。領導人員都是上世紀40年代后半期和50年代出生,還有的是60年代出生,是我國改革開放的親歷者、見證者和實踐者。
3月16日,國務院新一屆政府部門產生。由于啟動了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本屆政府部門成員共2 5人,比上屆減少2人。
本屆大會上,“新人新政新氣象”初具亮點。大部制改革萬眾矚目,金融改革以及收入分配改革等制度紅利在“兩會”期間不斷釋放。其最大亮點體現(xiàn)在順勢而為,涉及民生的部門整合力度大,囊括鐵路、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食品藥品、新聞出版和廣播電影電視、海洋和能源管理機構等領域。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計劃經濟最后的堡壘鐵道部于運行64年之后宣布退出歷史舞臺,職能劃入交通運輸部和隨后組建的中國鐵路總公司。而曾在新聞事件中多次引發(fā)爭議的衛(wèi)生部、國家人口計生委也重新整合,組建新的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旨在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和人民健康水平。它還要負責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和食品安全標準制定。
談及“兩會”的另一個亮點,不得不提及“官民良性互動”。習近平在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有代表以詩詞來點評北京霧霾天氣,習近平也以幽默話語回應,引起一陣笑聲,拉近了與代表間的距離。參加湖南代表團審議,李克強的發(fā)言被代表打斷,他不僅沒有生氣,反而笑說,“這是法律賦予人民代表的應有權力”。
評論指出,十八大后,“兩會”繼續(xù)傳遞出“務實”、“親民”的信號。“習李新政”承擔著塑造中國“現(xiàn)代政府形象”的使命。
“總理style”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3月17日李克強總理記者見面會后,李克強談如何打破改革阻力的這句話迅速傳播開來。
全國“兩會”閉幕后的總理記者會一向是重頭戲,朱镕基的鐵腕、溫家寶的儒雅親切已深入人心,李克強將會呈現(xiàn)怎樣的“總理style”?
表履職承諾、答熱點話題、談經歷感悟,在107分鐘的記者會上,李克強回應關切、不避敏感,集中回答了當前備受中外媒體關切的熱點話題。
關于“機構改革”,李克強表示,這次改革方案核心是轉變政府職能,當然也是簡政放權。他表示,如果說機構改革是政府內部權力的優(yōu)化配置,那么轉變職能則是厘清和理順政府與市場、與社會之間的關系。“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言出必行,說到做到,決不明放暗不放,避重就輕,更不能搞變相游戲。”
在“反腐倡廉”方面,李克強表示,“既然擔任了公職,為公眾服務,就要斷掉發(fā)財?shù)哪钕搿?,本屆政府內,一是政府性的樓堂館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財政供養(yǎng)的人員只減不增;三是公費接待、公費出國、公費購車只減不增。這三條中央政府要帶頭做起,一級做給一級看。
當前關注的“城鎮(zhèn)化”問題,李克強稱,城鎮(zhèn)化不能靠攤大餅,要大、中、小城市協(xié)調發(fā)展,東、中、西部地區(qū)因地制宜地推進。還要注意防止城市病,不能一邊是高樓林立,一邊是棚戶連片。
除回答熱點,李克強還回憶了自己在安徽鳳陽插隊時的知青歲月?!耙屓嗣襁^上好日子,政府就要過緊日子”,“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現(xiàn)在觸動利益往往比觸及靈魂還難”等人情味濃厚的樸實言語展現(xiàn)個性。
整場記者會,李克強共回答中外記者11個問題,其樸實又不乏幽默的回答被總結為具有“坦誠和專業(yè)”精神的新“總理style”。
“法政”
“建設法治政府”、“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月17日,新任中國國家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國務院總理在同一天發(fā)表講話或回答記者提問,闡述執(zhí)政施政理念??v觀講話中的表述,強調法治是其中突出共同點。
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擴大人民民主,推進依法治國,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潔政府,充分調動人民積極性。
作為最高立法機關的領導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講話中,更多地談及立法及法治。
他指出,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面經驗,黨、國家和人民得出一條重要結論,就是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切實維護國家法制統(tǒng)一、尊嚴、權威,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睆埖陆谥v話中說。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后舉行的記者會上,新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談到了法治話題。作為最高行政機關的領導人,李克強著重強調建設法治政府。
“要把法律放在神圣的位置,無論任何人、辦任何事,都不能超越法律的權限,我們要用法治精神來建設現(xiàn)代經濟、現(xiàn)代社會、現(xiàn)代政府?!崩羁藦娬f。
“改革”
今年全國“兩會”具有特殊意義,不僅在于要落實“十二五”規(guī)劃和中共“十八大”精神,也不止是本屆人大、政協(xié)的第一次會議,更在于它是在面臨改革的深水區(qū)和攻堅期召開的。
正如前不久溫家寶就政府工作報告征求各界意見時所說:
“要用改革的辦法破解難題,無論是經濟結構性問題,還是分配不公問題、反腐敗問題,都得靠改革、靠制度建設從根本上加以解決?!薄案母铩睙o疑是今年全國“兩會”的一個核心關鍵詞。
3月2日,全國政協(xié)十一屆五次會議大會發(fā)言人趙啟正說,“回顧90年代初到現(xiàn)在的歷程,使我們懂得,深化改革的時機到了,我們會繼續(xù)堅定地前進”;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人大會議開幕式上做政府工作報告,共提及“改革”60余次;3月5日和9日,廣東省代表團的兩次記者會Kw47FVo0sH6EN2G8xaWwMsR6eOTll27BIKc08bQhQFE=上,省長朱小丹反復提道,“這次的改革要從政府頭上革起”、“改革如果不動真格,烏坎事件還會出現(xiàn)”;3月12日,企業(yè)代表談推進實體經濟發(fā)展的記者會上,不論是來自央企還是民營企業(yè)的老總都一致認為,“企業(yè)的改革勢在必行”、“無論是企業(yè)體制、股權配置、分配制度,中國企業(yè)都到了改革的拐點處”。
在政協(xié)收到的6000多件提案中,涉及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和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的提案就有599件,主要建議深化壟斷行業(yè)和國有企業(yè)改革,支持民間資本進入鐵路、市政、金融、能源、社會事業(yè)等領域等等。
3月17日的總理記者會上,李克強在回應《聯(lián)合早報》關于機構改革難度的提問時說,“這是削權,是自我革命,會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覺,但這是發(fā)展的需要”。
分析指出,享受了30多年改革好處的中國也清晰地感受到了停滯改革的掣肘之痛。兩會釋放的“改革”信號預示著中國即將迎來下一輪的改革新浪潮。
與此同時,如何處理好經濟增長速度與質量的關系,解決已經相當嚴峻的腐敗、貧富差距、地區(qū)差距等問題,建立完善的社會穩(wěn)定機制,也將成為新一屆政府必須直面的挑戰(zhàn)。
例如,“兩會”上通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方案,由于涉及多部門人事安排,遭遇的阻力之大或將超出想象。這考驗著新一屆政府的執(zhí)行力和改革的決心。
再如,在行將開啟的城鎮(zhèn)化過程中,必須預防某些地方為城鎮(zhèn)化而城鎮(zhèn)化,從而出現(xiàn)趕農民上樓等現(xiàn)象。能為中國經濟釋放巨大動力的城鎮(zhèn)化,本身也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