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題既是小學數(shù)學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學生進行有效學習(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和發(fā)展能力)的主要載體。學生通過完成練習題不僅能及時鞏固新知,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更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針對練習題,教師只有充分利用、深入研究與細致分析,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
一、練習題的特點
1.鮮明的教育功能
在小學數(shù)學教材中,練習題不僅有獨特的編排體系,更有鮮明的教育功能。例如,有些練習題與例題的知識點相對應,使學生既鞏固(或拓展)新舊知識,又綜合運用新舊知識。又如,有些練習題考查新知識、訓練新方法,教師在使用這類練習題前應深入分析其包含的知識點和編寫的意圖等,以發(fā)揮練習題應有的教育功能。例如,“觀察物體”這一內(nèi)容的例2和“做一做”。例2主要通過觀察兩個簡單立體圖形的組合,使學生學會辨認從不同方向觀察到的兩個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而“做一做”主要通過從正面觀察兩個物體得到的一組圖形,讓學生判斷是觀察哪兩個物體的組合得到的??梢?,它們各自包含的知識點既相關(guān),又不同。在教學例2和“做一做”時,教師可將練習八中的第2題作為基礎(chǔ),以引導學生先想想這兩個立體圖形是什么,并根據(jù)這兩個平面圖形的位置進行猜測,然后驗證。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認真研讀教材,深入分析例2和“做一做”中所包含的不同知識點,最終合理安排教學內(nèi)容。
2.包含多個知識點
出現(xiàn)在每小節(jié)或每單元結(jié)束前的練習題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往往包含多個知識點,因此,教師更要對其進行到位的分析。例如,在“統(tǒng)計”這一單元中的“練習二十二”里出現(xiàn)了這樣一道題:小汽車一共有12輛,面包車有8輛,大客車比小汽車少8輛。哪種車最多?哪種車最少?面包車和大客車一共有多少輛?這是一道綜合題,包含的知識點有三個:一是解決“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的問題,二是解決“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問題,三是收集和整理數(shù)據(jù)。在分析題目時,教師要關(guān)注題目包含的多個知識點,以引導大多數(shù)學生完成練習,并對個別有需要的學生給予輔導和幫助。
二、練習題的不足
在小學數(shù)學教材中,練習題的不足有五個:一是有時缺乏與例題相對應的練習題,二是有些例題比較簡單,而練習題卻較有難度,三是有些練習題中出現(xiàn)與例題并列的新知識點,四是練習題的題量不足,五是配套的教師教學用書對習題的分析比較簡單,未能給教師的教學提供足夠的幫助。因此,教師要分析練習題的不足,預見學生解題時出現(xiàn)的困難或干擾,并對練習題進行彌補和改編。例如,在“解決問題”這一內(nèi)容中的“練習一”和“練習二”中分別出現(xiàn)的兩道有關(guān)2002年世界杯預選賽亞洲區(qū)十強賽B組的題目。這兩道題旨在使學生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相關(guān)信息,以有效解決相關(guān)問題。但是,這兩道題對小學二年級學生而言,不認識的字、不知道的國家較多,而且不明確總分的意義,從而給解題帶來困難。另外,2002年世界杯預選賽亞洲區(qū)十強賽的時代背景對今天的學生而言有些遙遠。因此,只有把握兩道題的意圖,找到不足,并進行相應修改,才能獲得嶄新的練習題,最終實現(xiàn)練習的目的。
三、練習題的編排
小學數(shù)學教材中的練習題一般以“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編排,以利于學生逐步提高。但也存在這種情況:排在后面的題目的難度低于排在前面的題目的難度。如果生硬地按照教材中練習題出現(xiàn)的順序做一題講一題,那么就是對練習題使用的不恰當。
例如,在“8的乘法口訣”這一內(nèi)容之后,教材沒有安排“做一做”,而是安排了“練習十八”(共有15道練習題)。不少教師在引導學生“編”“記”8的乘法口訣后,會選用“練習十八’’中的前4題作為新授課的練習,而且基本上按照練習題出現(xiàn)的順序進行練習。結(jié)果,學生在做第l題時,往往容易出錯。通過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練習十八”中的第l題是8乘幾的口算,要求迅速說出得數(shù);第3題是8乘幾或幾乘8的口算,未要求迅速說出得數(shù)。據(jù)此,從基礎(chǔ)練習的角度看,學生更適合先做第3題。
四、練習題的開發(fā)
當教師感到練習題題量較少時,可以練習題為原型,通過變式、拓展和延伸等方式,充分挖掘練習題的潛在價值,以使其增值。例如,“幾分之一”這一內(nèi)容后的“做一做”。由于題目沒有文字方面的要求,所以教師可給題目補充文字要求:“先用分數(shù)表示圖中的涂色部分,再說說用分數(shù)表示的理由?!边@樣,學生就能進一步認識“幾分之一”的含義??傊毩曨}的開發(fā)在于教師對練習題的分析和研究。
五、練習題的使用
練習題的用途廣泛,既可用于日常的課堂教學,又可用于專門的練習課或復習課中,還可作為課下練習(例如,成為學生的作業(yè))。為了充分發(fā)揮練習題的作用,就要在使用練習題時進行通盤的考慮。例如;與例題具有相似性的練習題適合在新授課中使用,而綜合性較強、靈活性較大的練習題適合在專門的練習課或復習課中使用。此外,為了更好地使用練習題,還應合理設(shè)計練習題的形式。例如:在“8的乘法口訣”這一內(nèi)容之后的“練習十八”。它一共有15道題,其中屬于計算的練習題有6道,教師可為這6道練習題設(shè)計靈活的形式,具體包括三點:一是例題后對應的練習題可讓學生進行獨立的嘗試練習(選用第3題);二是開火車、摘蘋果和找朋友等內(nèi)容可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宜在練習課或復習課中使用(選用第1、7和8題):三是為了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教師可讓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獨立完成一些練習題(選用第6、11題)。
總之,只有在備課中加強對練習題的深入研究和細致分析,才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qū)教育發(fā)展中心)
(責任編輯: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