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寧,李 佐,李 琦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通信學院,廣西桂林541004)
基準源主要是用在DAC、ADC、運放和振蕩器等電路中。隨著集成電路的集成度的增大、器件工藝的越來越精細,一個高性能的基準源對一個系統(tǒng)性能好壞起到了作用越來越重要,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決定了一個系統(tǒng)性能的好壞?;鶞试粗饕菫殡娐诽峁┮粋€穩(wěn)定的不隨著外界的條件有較大的輸出變化電壓。特別是SOC片上系統(tǒng)的發(fā)展,急需要高性能的基準源,由于超大規(guī)模集成度,一般要求功耗在μW級,能夠穩(wěn)定輸出1 V左右的電壓,電源電壓抑制比也要非常的高,并且能與CMOS兼容,基于以上的性能的要求,現(xiàn)在一般都采用帶隙基準電壓源,這也將是基準源未來的發(fā)展方向。[1]
傳統(tǒng)的CMOS帶隙基準源一般是由2個不匹配的三極管和3個電阻和一個運放組成的,如圖1所示。
如果兩個同樣的晶體管(Is1=Is2=Is,Is為雙極晶體管管飽和電流)偏置的集電極電流分別為nI0和I0,并忽略它們的基極電流,則它們基極-發(fā)射極電壓差值為
圖1中的運放主要是起著鎖定X和Y兩個相等的電位。根據晶體極管的不匹配,可以得到R3段的電壓,即
由式(2)中可以看出VR3是一個與溫度呈正相關的值即呈正溫度系數(shù)電壓。
根據運放的虛短虛斷原理,可以得到VREF的等式,即
由于VT是一個一階溫度系數(shù)的電壓,通過精確調整R2/R3的比率,可以讓輸出電壓的一階溫度系數(shù)被完成抵消,從而得到和溫度無關的電壓。但實際中,還要考慮輸出電壓中得不到高階補償?shù)腣BE,由文獻[3]可以得到雙極晶體管VBE的溫度特性有
其中,電場因子η是由工藝決定的常數(shù),Tr是一個給定的常數(shù)溫度。Ic與溫度有關,設Ic(T)=FTδ,則式可以改寫為
最后一項為非線性的分量,由于缺少高階補償,所以傳統(tǒng)的帶隙基準源所達到的溫漂一般只能在十幾10-6/℃甚至達到幾十10-6/℃。在很多的系統(tǒng)中是達不到要求的。
圖1 傳統(tǒng)的帶隙基準電壓源
如上面提到,存在一個TlnT項的非線性電壓,對于該項的補償,有分段線補償、曲線補償、非線性匹配補償?shù)纫幌盗械姆椒ǎF(xiàn)在用到的非線性匹配補償比較多。其電路結構如圖2所示。
由圖2和式1可知,電阻R1的電流為
圖2 非線性匹配補償基準源
流經電阻R2的電流為
如果只考慮這2個正負溫度系數(shù)的電流,則基準輸出端的電流為
這與傳統(tǒng)的一階補償沒有什么區(qū)別。但從圖2中可以看出還有2個電阻,這2個電阻兩端的電壓為VEB,Q1-VEB,Q3,則可得到流經這二個電阻的電流為
Tr是一個常溫常數(shù)。由文獻[4-6]從而得到
從而將高階補償轉化成了線性補償了,只要適當?shù)恼{節(jié)電阻的大小,其溫漂可以達到很好效果。其最終的基準輸出表達式為
式中第1項為PNP管的VBE電壓,第2項為一階補償項,具有正溫度系數(shù),第3項為二階補償項。雖然這種補償溫漂能夠達到很高的性能,其溫漂系數(shù)一般在10×10-6以下,但是這種補償方式沒有考慮到工藝器件在實際情況的溫度特性。如果在高溫下,就不會有良好的溫漂特性了。由于考慮到功耗,電阻R2必須得在1 MΩ左右,再由式(11)可知,調節(jié)R4可以改變基準的輸出電壓。但電阻本身是正溫度系數(shù)器件,如果R4電阻過大,則會引起M4管的源漏極電流減小,即其補償電流也會減小,使得其正溫度補償能力也會隨著溫度的上升而減弱。圖3為非線性匹配補償?shù)姆抡骐娐穲D,充分地表明這個問題。如果選用較小的電阻,其受到的影響可能會相應的減小,但其基準的輸出電壓則會減小,不能達到一個大范圍的調節(jié)輸出。電阻R2也會對電路本身的正負溫漂產生一定的影響??紤]到這些情況,所以對非線性補償電路作了一下改善,使其在高溫時得到三階的補償[7],增大了其工作的溫度范圍以及減小基準輸出的溫漂。
圖3 非線性匹配補償仿真圖
改進的非線性三階補償基準源中主要是對高溫時進行了三階的補償,其補償原理電路如圖4如示。
圖4 三階補償電路原理圖
圖中兩個恒流源都為正溫度系數(shù)(IPTAT)的恒流源,通過 M1∶M2=1∶K以及 M5∶M6=1 ∶L,M2管可以復制一個K倍的Ids1。下面的M5和M6管的鏡像比例為1∶L,也會復制一個L倍的Ids5電流。當溫度比較底時,由于是正溫度系數(shù)的電流,所以M1和M2管源漏電流差很小,不能使得右側的M3和M4管導通,處于截止區(qū),不會對基準輸出端有補償作用;隨著溫度的上升,M2和M6管的電流差隨之增加,導致右側的對管導通,所以就產生了一個正溫度系數(shù)的電流流入基準端,補償高溫時由于輸出電阻過大而產生的較低的正溫度系數(shù)的溫漂。只要適當?shù)恼{整參數(shù)K、L和高溫補償輸出的PNP對管,就能夠得到比較理想的溫漂。對于圖4的結構,M1與M2管是用來調節(jié)補償溫度起點的,M6管是用來調節(jié)補償?shù)拇笮〉摹Mㄟ^這3個管子的合理搭配,補償?shù)臏囟瓤梢詮?℃開始補償,補償?shù)男Ч蚕喈數(shù)睦硐?,所以這個結構可以用于其他類型基準源,移植性常好。圖5為三階補償電路的仿真圖。
圖5 三階補償電路仿真圖
與文獻[11]相比,這種電路結構比較簡單,原理更簡單,所用的CMOS管比較少,少用了一個運算放大器,很大程度上減小了電路的功耗,不止如此,能夠最大化的做到溫度的補償,其溫漂也非常的小。圖6為改進后非線性匹配補償電路的仿真圖。
圖6 改進的非線性補償基準仿真圖
從圖5中可以看出,在130℃時,補償部分的電壓可以視為無補償,自從大于130℃后,曲線呈指數(shù)形式上升,正好與圖3成一個互補的曲線,抵消了下降的幅度。與圖3相比,從圖6中可以明顯看出在130℃左右時曲線向上升,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溫漂系數(shù)。
本設計中所用到的運放為二級密勒補償運算放大器。如圖7所示。
圖7 二級密勒補償電路原理圖
這是一個二級運放,由M1~M5構成的一級差分放大,M6,M7構成二級共源放大。差分放大采用P對管,可以降低共模輸入和增大電源電壓抑制比。左端為偏置電路,為整個電路提供一個穩(wěn)定的偏置。整個電路的增益為85 dB。圖8為整體的電路原理圖。
圖8 改進的非線性匹配補償帶隙基準電路原理圖
經過適當?shù)恼{整寬長比,可以使得它的低頻時電源電壓抑制比為-85 dB即圖9,也有很好的電源特性即圖10。
圖9 整體電路的電源電壓抑制比
圖10 電路的電源特性曲線
在進行工藝庫仿真的時候,應當考慮體管工藝庫的變化,即NMOS和PMOS晶體管速度的變化:TT,F(xiàn)F,SS,F(xiàn)S,SF。不同工藝的 MOS 管的區(qū)別在于:MOS管的柵極氧化層厚度,閾值電壓;不同的工藝模型提供的電阻有很大的偏差,實際情況中,溫漂系數(shù)會變大。為了說明不同工藝角的影響,在5種不同的工藝角下,對電路進行了仿真,仿真結果如圖11所示。仿真結果表明:在各種其他的工藝角下,溫漂系數(shù)變大了,但溫漂并沒有增大很多,能夠接受這個溫漂的變化范圍。圖12給出了改進的帶隙基準版圖。
圖11 不同工藝下的輸出仿真圖
圖12 帶隙基準版圖
本文主要是對非線性匹配補償電路做了一種改進,使其在高溫時能夠得到三階補償,使其工作的溫度范圍有了很大的改善,其溫漂、電源電壓抑制比、功耗等性能也符合一個高性能的帶隙基準源,具有較高的價值。
[1]畢長紅,楊雪.CMOS帶隙基準源溫度補償?shù)难芯浚跩].專用元器件,2011,14(2):34-35.
[2]何樂年,王憶.模擬集成電路設計與仿真[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196-262.
[3]Lee Inyeol,Kim Gyudong,Kim Wonchan.Exponential Curvature-Compensated BiCMOS Bandgap References[J].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J].1994,29(11):1396-1399.
[4]張海良,梅金碩,孟磊.新型的2×10-6/℃分段線性Bandgap電壓基準源設計[J].微處理機,2011(2):53-55.
[5]鄭朝霞,鄒雪城,邵超.一種高精度易擴展的分段線性補償帶隙基準源[J].微電子學與計算機,2008,25(8):33-35.
[6]Gunawan M,Meijer G C M,F(xiàn)onderie J,et al.A Curvature-Corrected Low-Voltage Bandgap Reference[J].IEEE Solid-State Circuits,1993(28):667-670.
[7]陳迪平,吳旭,黃嵩人,等.一種新型高精度低壓CMOS帶隙基準電壓源[J].湖南大學學報,2012,39(8):48-51.
[8]畢查德·拉扎維.模擬CMOS集成電路設計[M].陳貴燦,程軍,譯.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3:309-327.[9]秦波,賈晨,陳志良,等.1 V電源非線性補償?shù)母邷囟确€(wěn)定性電壓帶隙基準源[J].半導體學報,2006,27(11):2026-2038.
[10]李珂,王博,韋其明,等.采用分段線性補償?shù)幕鶞孰娏髟丛O計[J].微子學,2009,39(5):603-604.
[11]胡佳俊,陳后鵬,蔡道林,等.高電源抑制比低溫漂帶隙基準源設計[J].微電子學,2012,42(1):35-37.
[12]李沁蓮,陳向東,王麗娜.基于襯底運放的2階溫度補償帶隙基準電路[J].微電子學,2011,41(3):3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