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浩
在如今的課堂教學中, “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的理念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共鳴和教師們對以往教學的深刻反思. 本人結合教學實踐,探索物理課堂教學,以下是教學中幾點感悟:
一、較易的課題可采用自探互教課堂模式教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
新課程課堂教學更應以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起主體作用為主線,以教與學為重點,貫穿整個課堂.讓學生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實行導向、導航、導演、引導、指導、輔導,領著學生走向知識,而不是領著知識走向學生.例如,講授牛頓第一定律時,我們不是直接告訴學生亞里士多德觀點是什么,他的觀點是錯誤的,而是從身邊一些現象出發(fā),來討論亞里士多德為什么會得出這樣錯誤觀點,他的觀點為什么是錯誤的,這樣類似問題可以分組討論,由班里中、下層生起來回答,從中提高中、下層生學習興趣.我們在上習題課時可以讓學生先自己訂正、學習小組討論,然后將不同難度的習題分給不同的小組,每組派一名學生到黑板上講給大家聽,這樣學生容易有互相不服輸精神,可以提高課堂效率.
二、教師授課時要有良好的教學藝術
在教學中,教師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學生,使自己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
1.生動風趣,激發(fā)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生動風趣,不但能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例如,在講勢能時,可向學生說,當天花板上有一根雞毛向你頭頂上落下時,你將怎樣?學生肯定會說:“這有什么可怕的.”如問,若你頭頂上的電風扇落下呢?學生肯定會下意識地手蓋頭頂,“那還不快跑”.從而說明物體的勢能和質量有關.在講勢能和相對高度有關時,可以用從課桌上跳下來和從三樓上跳下來進行比較,肯定會收到良好的課堂效果.
2.教師授課時,要有豐富的情感,從而激勵學生的學習情趣
豐富的情感,是課堂教學語言藝術的運用,也是教師道德情操的要求.一個教態(tài)自然的優(yōu)秀教師,走進課堂應滿臉笑容,每字每句都對學生有一種熱情的期望.大多數學生的進步都是從任課教師的期望中產生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課堂教學,能激起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能增強他們的理智感,能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能使他們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
教學一方面是進行認知性學習,另一方面是情感交流,兩者結合得好能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把智力活動由最初簡單的興趣,引向熱情而緊張的思考.當師生之間形成了一種融洽、和諧、輕松、愉快的人際關系時,就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讓學生在物理學習中變被動為主動.
3.講述有趣的物理現象、物理學史和物理學家的故事,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給學生適時講授有趣味的故事是滿足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補償方式.例如,在講到玻意耳——馬略特定律的時候,介紹定律的來歷以及不同國家對定律的不同稱呼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進一步學習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當講到歷史上曾有一位學者叫赫曼,為了驗證天電(閃電)與他電是否是同種電,竟被雷電擊死在實驗臺上時,課堂一片寂靜.當講到秦始皇在建阿房宮時用磁石來防刺客時,課堂上又是一片活躍氣氛.
三、課堂實驗教學中盡可能地讓學生多動手、勤動腦
物理教材中有很多實驗內容,盡可能讓學生多動手參與實驗操作,在實驗中做到動手與動腦相結合.例如,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學生預習后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及處理紙帶;驗證“胡克定律實驗”時,用鉤碼、彈簧、刻度尺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自己動手做實驗進行驗證.
四、適當應用多媒體
課堂教學中會遇到很多物理概念、模型抽象難理解,這時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動畫模擬,幫助學生消化、吸收,讓他們盡量快地用這些概念、模型去解決新的問題.
五、課堂提問要遵循高效原則
課堂提問在教學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的,不能隨心所欲,應當注意以下幾點.1.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
面向全體學生提出問題,然后再根據實際情況指名回答這樣做的好處是:能使學生注意傾聽并認真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每個學生都存在被教師指名回答問題的可能因此學生必定會集中心思,積極思維,而不敢有事不關己的僥幸想法.
2.提問后要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
教師提出問題后,不要馬上要求學生作答,而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要讓所有學生都積極進行思維活動.當學生回答完問題后,教師還要學會等待,以便讓回答問題的學生進一步思考,有補充更改答案的機會,然后再對答案進行評價或再讓別的學生補充回答.對于較難的問題,討論過后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反思.然后再進入后面的討淪或知識的學習,在這些停頓、等待的時,教師切忌嘮嘮叨叨或頻頻追問以免影響甚擾亂學生的思路.
3.提問要有正確的評價
課堂提問完成后,教師要有及時、準確而又到位的評價跟進,讓學生明確問題回答的準確性,明確回答問題的要領和方法,并通過評價激發(fā)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新意識,逐步培養(yǎng)學生回答問題的良好習慣.評價的基本要求是:實事求是、激勵為主、明確到位.評價的具體方法必須因人而異要掌握不同的標準,對于優(yōu)等生要有較高要求,這樣有利于激勵和促進,對于學困生,要善于從他們的回答中尋找閃光點,及時加以肯定和鼓勵.
六、課堂小結和作業(yè)布置都不能馬虎
新授課的小結可讓學生總結, 習題課的部分習題讓學生總結此題用了哪些知識點,然后教師補充完善.
書面作業(yè)布置前教師必須事先做一遍,結合本班的情況,不適合的將其刪去,可另選題讓學生做.
[江蘇省淮安市楚州中學 (22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