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
曾國藩說,讀書與看書不同,“看者如攻城拓地,讀者如守土防隘,二者截然兩事,不可缺,亦不可混?!弊x書道理,本來如此。曾國藩又說:“讀書強記無益,一時記不得,丟了十天八天再讀,自然易記?!贝耸墙?jīng)驗之談。今日中小學教育全然違背此讀書心理學原理,一不分讀書、看書,二叫人強記,故弄得學生手忙腳亂,浪費精神。小學國語固然應(yīng)該讀,文字讀音意義用法,弄得清清楚楚,不容含糊了事。至于地理常識,常令人記所不當記,記所不必記,真真罪惡。譬如說,鎮(zhèn)江名勝有金山、焦山、北固山,此是常識,應(yīng)該說說,記得固好,不記得亦無妨,以后聽人家談起,或新游其地,自然也記得。試問今日多少學界中人,不知鎮(zhèn)江有北固山,而仍不失為受教育者,何苦獨苛求于三尺童子?學生既未見到金山、焦山、北固山,勉強硬記,亦不知所言為何物,只知念三個名詞而已。揚州有瘦西湖,有平山堂,平山堂之東有萬松林,瘦西湖又有五亭橋、小金山、二十四橋舊址,此又是常識,也應(yīng)該說說,卻不必強記。實則學生不知五亭橋、萬松林為何物,連教員之中十之九亦不知所言為何物。今考常識,學生曰,萬松林在平山堂之西,則得零分;在平山堂之東,則得一百分,豈不是笑話?衛(wèi)生一科,知道人身有小腸大腸固然甚好,然大腸明明是一條,又必分為升結(jié)腸、橫結(jié)腸、降結(jié)腸等,又是無端添了令人強記的名詞,笑話不笑話?弊源有二:一是教科書編者,專門抄書,表示專家架子;二是教員不知分出重輕,全課名詞,必要學生硬記。學生嚇于分數(shù)之威嚴,為所屈服,亦只好不知所云地硬記,于是有趣的常識變?yōu)闊o味的苦記。殊不知過些時候,到底記得多少,請教員摸摸良心自問可也,何故作踐青年精神光陰?
(馮國偉摘自《南國都市報》2012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