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會理,馬學民,張勇,柳海濱
(1.山東能源臨沂礦業(yè)集團 邱集煤礦,山東 德州 251105;2.山東東山軍城能源開發(fā)有限公司,山東 濟寧 272350)
某煤礦含煤地層為石炭-二疊系太原組(C2P1t)和二疊系山西組(P1s),平均地層總厚213.69m。全區(qū)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層4層(3下、6、16上、17)??刹擅簩悠骄兠嚎偤?.49m,可采含煤系數(shù)2.6%;其中以3下為主要可采煤層,均厚3.44m,占可采煤層總厚的63%。3下煤頂板冒裂范圍內,以中、細砂巖巖組為主,局部為泥巖巖組。直接頂以中、細砂巖為主,厚2.60~12.39m;局部為砂質泥巖,厚2.85 m;僅在西翼中部為泥巖頂板,厚0.55~1.95 m。底板擾動范圍內,基本為粉砂巖、泥巖巖組,抗壓強度9.58~88.60MPa。直接底以粉砂巖為主,厚0.65~5.57m;次為泥巖和砂質泥巖,厚2.05~11.00m。
根據(jù)經驗和礦山壓力分布規(guī)律,在其西翼采區(qū),采深約600 m,工作面移動支承壓力應力集中系數(shù)按2.0,最大應力30 MPa,煤層單向抗壓強度21.5~26.3 MPa,應力比達1.14~1.39,未超過發(fā)生沖擊地壓的基本應力水平(1.5倍應力比)。若工作面一側臨空,其應力水平較理論計算值高。
隸屬度計算
1)應力對“發(fā)生沖擊地壓”的隸屬度算式為:
應力隸屬度
式中:I c=krH/[σc]。西翼工作面應力集中區(qū)域,k=2;I c=30/23.9MPa=1.25。即采動應力對“發(fā)生沖擊地壓”事件的隸屬度為:UIc=0.75。
2)沖擊傾向性對“發(fā)生沖擊地壓”的隸屬度算式為:
傾向性隸屬度
式中:WET為彈性能指數(shù)。西翼工作面WET為7.62(取實驗結果的平均值)。相應UWET=1.0。
可能性指數(shù)U=(UIc+UWET)/2=0.875。根據(jù)表1,初步確定某一點沖擊地壓發(fā)生的可能性。西翼工作面U=0.875,接近發(fā)生沖擊地壓的應力條件,特別是在遇到斷層、巖層強烈的斷裂運動期間,若不提前采取防治措施,則有發(fā)生小范圍沖擊地壓的危險。
表1 沖擊地壓發(fā)生可能性評價指標
西翼采區(qū)煤層賦存標高-450~-1 200 m,進入深部開采,此時決定工作面周圍礦山壓力顯現(xiàn)程度的巖層運動范圍,已超出了直接頂和老頂?shù)姆秶?;老頂上方巖層狀況決定了關鍵巖層的運動,從而決定了礦山壓力的顯現(xiàn)程度;覆巖以空間結構的形式影響采場礦山壓力的顯現(xiàn)。
1)老頂初次來壓危險區(qū)。根據(jù)經驗,西翼工作面初次來壓步距40~70m。直接頂垮落之后,工作面上方的老頂隨著工作面的推進,懸露面積繼續(xù)增大,老頂逐漸形成支點分別位于工作面前方和切眼煤體的支撐結構,見圖1。本階段劃定影響區(qū)域為距開切眼40~120m;當工作面推進到40 m后,其前方100 m為沖擊影響區(qū),見圖2。該危險區(qū)一般以“炸幫”、“煤炮”的形式出現(xiàn),因此超前支護要加強。
圖1 老頂初次來壓的斷裂分析
圖2 西翼工作面老頂初次來壓與沖擊地壓危險區(qū)關系圖
2)單工作面“見方”危險區(qū)。隨著工作面采入單工作面見方階段,工作面推進過程中,覆巖破裂高度不斷向上發(fā)展,該階段巖層破裂高度達50~70 m,此高度范圍位于第三組關鍵層,進入單工作面‘見方’導致該組巖梁發(fā)生斷裂,堅硬巖層的破裂,容易誘發(fā)動力災害。因此本階段劃定影響區(qū)域為當工作面推采距離切眼120~180 m左右,在工作面前方80~100 m范圍內是危險區(qū),見圖3,屬于沖擊地壓中度危險區(qū)。
圖3 西翼工作面見方與沖擊地壓危險區(qū)關系
西翼采區(qū)主要采用煤層注水卸壓,若其達不到卸壓效果時,可用鉆孔卸壓或爆破卸壓進行解危。首先對超前工作面80 m范圍內的煤體注水,改變煤的物理力學性質,降低煤層沖擊傾向和應力狀態(tài);其次在正常監(jiān)測范圍內,對電磁輻射法和鉆屑法監(jiān)測確定的一般沖擊危險區(qū)域,采取鉆孔卸壓進行解危;對監(jiān)測確定的特別危險區(qū)域或鉆孔卸壓達不到解危效果的區(qū)域,采取爆破卸壓進行解危。
1)煤層預注水卸壓。采掘工作前,對煤層進行長時壓力注水;一般是在已掘好的回采巷道內或臨近的巷道內進行。目的是通過壓力水的物理化學作用,改變煤的物理力學性質,降低煤層沖擊傾向和應力狀態(tài)。煤層預注水是-種積極主動性防范措施,不僅能消除或減緩沖擊地壓威脅,而且起到消塵、降溫、改善勞動條件的作用。①試驗研究表明:煤塊試樣浸水隨煤體含水率增加,孔隙率和泊松比增大,但其強度和彈性模量降低;并在一定時間內,隨浸水時間的延長而加劇。對不同煤層煤樣的抗壓強度及沖擊傾向性應進行實驗室試驗,以確定隨含水率和浸水時間的增加而降低的效果,以便決定是否采用該項措施。②一般可在已掘好的回采巷道內或臨近的巷道內進行。注水孔直徑一般為45~90 mm,長度一般為20~100 m,一般按待注水煤體尺寸減15 m計算,或按待注水煤體尺寸的2/3確定。實行煤層卸壓注水時,應保證保護帶的寬度,對巷道兩幫和采掘工作面大于3.5倍采高加預定推進度。
圖4 某煤樣注水前后的應力應變曲線
2)鉆孔卸壓。利用鉆孔方法消除或減緩沖擊地壓危險。此法基于施工鉆屑法鉆孔時產生的鉆孔沖擊現(xiàn)象,鉆進愈接近高應力帶,由于煤體積聚能量愈多,鉆孔沖擊頻度越高,強度也越大。盡管鉆孔直徑不大,但鉆孔沖擊時煤粉量顯著增多,因此每一個鉆孔周圍形成一定的破碎區(qū),當這些破碎區(qū)互相連通后,便能使煤層破裂卸壓。煤層支撐壓力峰值、鉆孔的破裂、卸壓作用,見圖5。卸壓鉆孔孔深15 m,鉆孔直徑大于110 mm,對于所劃定的危險區(qū)域,按照一般危險區(qū)內孔間距5 m,中度危險區(qū)內孔間距3m,單孔布置,超前鉆設。對于監(jiān)測出沖擊地壓危險區(qū)域,按照孔間距3 m布置卸壓孔;監(jiān)測出沖擊地壓危險時,應立即施工解危。
圖5 鉆孔的卸壓作用
3)爆破卸壓。對于西翼工作面,實施爆破卸壓前須先進行鉆屑法等檢測,確認有嚴重沖擊危險或用鉆孔卸壓達不到解危效果時進行爆破卸壓;爆破后還要用鉆屑法等檢查卸壓效果。若在實施范圍內仍有高應力存在,則應進行第二次爆破,直到解除沖擊危險為止。爆破孔布置應按具體條件確定。爆破孔的孔深取決于卸壓深度,一般等于或大于整個應力集中區(qū)的寬度。卸壓爆破示意圖,見圖6。①施工方法:炮眼采用FIV型氣動手持式鉆機或用ZQSJ-90/2.4A型氣動手持式鉆機、麻花鉆桿配合φ42mm鉆頭施工,炮眼距底板1.5 m左右,炮眼角度平行于底板、垂直于煤幫。爆破采用MFB-200型發(fā)爆器起爆,打1孔、裝1孔、放1孔。②爆破參數(shù):爆破孔直徑42mm;爆破孔深度15m;裝藥量及裝藥方式,每孔裝藥長度一般6~8 m;起爆方法,用MFB-200型發(fā)爆器起爆,每次爆破一個孔;裝藥、放炮、警戒等,嚴格執(zhí)行作業(yè)規(guī)程有關規(guī)定。
圖6 卸壓爆破示意圖
西翼采區(qū)采動應力對“發(fā)生沖擊地壓”事件的隸屬度0.75,沖擊地壓發(fā)生的可能性指數(shù)0.875。解危措施:首先對超前工作面80 m范圍內的煤體進行注水,改變煤的物理力學性質,降低煤層沖擊傾向和應力狀態(tài);其次在正常監(jiān)測范圍內,對電磁輻射法和鉆屑法監(jiān)測確定的一般沖擊危險區(qū)域,采取鉆孔卸壓進行解危;對監(jiān)測確定的特別危險區(qū)域或鉆孔卸壓達不到解危效果的區(qū)域,采取爆破卸壓進行解危,以防止沖擊地壓發(fā)生的可能性。
[1] 潘一山.沖擊地壓發(fā)生和破壞過程研究[D].北京:清華大學,1999.
[2] 王洪濤,王延國,王志強.深井沖擊地壓發(fā)生機理研究及防治技術[J].山東煤炭科技,2007(6):66-68.
[3] 姜福興.采場頂板控制設計及其專家系統(tǒng)[M].徐州: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1995:205-212.
[4] 錢鳴高,劉聽成.礦山壓力及其控制[M].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1984.
[5] 繆協(xié)興,茅獻彪,胡光偉.堅硬老頂對支架的沖擊規(guī)律[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1997,26(1):35-38.
[6] 竇林名,何學秋.煤礦沖擊礦壓的分級預測研究[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2007,36(6):717-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