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葆華
在前些年,鎮(zhèn)上高級中學的老師們那種優(yōu)越感是寫在臉上的。全縣有高中的鄉(xiāng)鎮(zhèn)屈指可數(shù),方圓幾十里才有一所,使得高中在本地學校中至高無上,作為其中一員,那份自豪當然可以想見。那些年義務教育階段生源有增無減,而每年高中招生指標又相對較少,抬高了高中入學門檻的同時,高中教師的身價自然就跟著水漲船高。還有一點就是,高中老師完全不同于鎮(zhèn)上那些初中和小學的老師,高中老師是科班出身的正規(guī)軍,而初中小學的老師則是鎮(zhèn)教辦聘用的就地取材的土八路。鎮(zhèn)上的人把高中習慣稱為高中部,和同為中學的初中在稱謂上作了嚴格的區(qū)分。所有的人都對高中老師高看一眼,那種敬重同樣也是寫在臉上的。在彼此都是老師的場合,高中教師自我介紹時一般格式是這樣的:我是高中部的。如此簡簡單單一句話,總能叫在場的人肅然起敬。
單就學歷來說,在小鎮(zhèn)高中老師有足夠的理由高人一等。當時本科學歷還不像現(xiàn)如今跟手機一樣普及,懷揣著本科文憑的青年人,同樣也懷揣著自己的夢想,分到小鎮(zhèn)上怎么說都有些大材小用了,不情愿是自然的??稍谶@里只有高中才是他們的用武之地,抱怨歸抱怨,憋屈歸憋屈,大多還是正視現(xiàn)實,既來之則安之,于是安營扎寨,娶妻生子。在這個高學歷扎堆的地方,自然也形成一個不同別處的氣場。扎下根來的他們在小鎮(zhèn)一時引領風氣,率先穿西裝打領帶,彈吉他讀詩歌,唱港臺流行歌曲,搞師生節(jié)日聯(lián)歡。高中的老師們把生活圈子封閉在狹窄的校園里,更準確的說他們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當時有位英語老師,個子高挑,頭發(fā)自然卷曲,衣著講究而時尚,舉止透出十足的瀟灑帥氣。他還多才多藝,球場上生龍活虎,文藝晚會上聲情并茂,更重要的是,他能把課堂把玩得就像手中的面團,大受學生的追捧,甚至在有些女生眼里他的魅力不亞于那時的當紅明星,因而不時光顧少女們那秘不示人的夢境。鎮(zhèn)上機關單位的有些熱心人想給他牽線搭橋當紅娘,他都一笑置之。據(jù)說,這位英語專業(yè)的高材生當初在大學讀書時,和一位省城姑娘傾心相愛,最終因分配時天各一方而有緣無分,其中情由版本很多,均沒得到當事人的確證。英語老師也在這些不同版本的純情故事里,越發(fā)顯得特立獨行,與眾不同。有故事的老師不止一個。比如出身江南名門的一對老教師,家學淵源,卻因在政治運動中不能隨人俯仰而屈居蘇北小鎮(zhèn);年紀輕輕的歷史老師在刊物公然叫板省文物考古專家,觀點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叫專家心悅誠服。
校園的圍墻把里外分成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在這個商販云集的小鎮(zhèn)上,他們永遠都落落寡合。高中老師上街時大都目不斜視闊步向前。即便是那些和學校毗鄰的住家商戶,他們也大都見面不識,老死不相往來。高中老師一般不和街上的商販計較,很少為買賣爭分文——和販夫走卒們斤斤計較,在他們看來實在有辱斯文。在菜攤子上浪費口舌,在他們看來比遭遇小販的缺斤少兩更劃不來。他們的嗓子是用來吟詠唐詩宋詞的,是用來朗誦英文課文的,至少是用來伴著吉他唱抒情歌曲的。粗門大嗓的商販們再怎么穿金戴銀,哪怕手指上金戒指有半兩重,高中老師心里都不起一點波瀾。精神上的優(yōu)越,讓他們根本無視這種無聊又無趣的小富即露。在那些小商販面前,他們越發(fā)表現(xiàn)得沉靜端莊溫文爾雅,自然還有那么一點不易察覺的高傲驕矜。修養(yǎng)上的功夫,讓人一目了然。
在鎮(zhèn)子上,高中老師永遠像一滴游離在水面的油星,無論如何都不會化解融入。對他們來說,近在咫尺叫賣連聲的街道,連生活的背景都算不上。在市聲喧鬧里,他們氣定神閑,內(nèi)心寧靜。在他們的生活姿態(tài)上,那種心遠地自偏的高蹈是顯然的。每到黃昏時分,高中老師出雙入對地去野外散步,只有染盡落霞和遍灑余暉的田野才是他們校園生活的詩意點綴。對他們來說,遠離塵囂的地方除了安靜的校園,就是同樣安靜的田野了。傳道授業(yè)叫他們精神充實,田野落霞使他們心靈安詳。他們漫步在田間小路上,仰望天上云彩卷舒,俯視地上野花開落,聽鳥鳴啁啾林風陣陣,神情里那種微醺一般的沉浸,常常叫那些趕著羊群的老農(nóng)定定地打量好久。高中老師自然不乏性情中人,骨子有種詩酒風流的氣質(zhì),有的甚至在酒桌上的能力和他們課堂上的本領一樣過硬。但對鎮(zhèn)子上大大小小的餐館飯店,高中老師大都過其門而不入,甚至缺少看一眼的興致。里面不絕于耳的猜拳行令,有些讓他們不屑一顧。酒肉混合的味道,的確于他們身上的書卷氣格格不入。偶爾來了興致,就在家里招呼二三好友小酌,即便喝得再淋漓盡致,他們也不會大呼小叫,弄得地動山搖。
高中老師的清高還表現(xiàn)在有時敢于調(diào)侃鎮(zhèn)里的領導。平時和領導接觸不多的他們,一有機會總能叫領導撞到他們輿論的槍口,拿領導講話時的文句錯誤作為笑談。作為小鎮(zhèn)最高學府,每年教師節(jié),鎮(zhèn)上領導自然都要前往親切關懷的,親切關懷自然少不了重要講話,而在聆聽領導重要講話時,老師們保持著糾正錯別字的職業(yè)警覺,甚至比檢查學生朗讀課文時更用心,更專注,更明察秋毫。以前有的鎮(zhèn)領導之所以在高中講話時馬失前蹄,就在于不能很好地區(qū)分臺下聽眾,仍一如既往地把習慣像雷達般靈敏捕捉語句錯誤信號的老師,當成聽報告從不琢磨文詞兒的村長支書。因此現(xiàn)在的領導每次前往高中總是犯怵,叫秘書把稿子反復推敲再三修改,領導自己呢,則像排雷一樣排除容易讀錯、念破的文字障礙,以確保萬無一失,避免給高中老師留下茶余飯后的談資和笑料。
責編: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