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治洲,孫 衛(wèi),馬永平
(西北大學 地質學系 大陸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陜西 西安710069)
蘇里格氣田位于鄂爾多斯盆地伊陜斜坡西北部,勘探面積約4×104km2,是我國陸上探明天然氣儲量最大的整裝特大型砂巖氣田,2011年實現(xiàn)探明儲量超3.0×1012m3,產(chǎn)量達135×108m3[1-3]。蘇里格氣田主要產(chǎn)氣層位是中二疊系下石盒子組盒8段,儲層地質條件復雜,具有低孔隙度、低滲透率、低含氣飽和度、低壓以及低豐度特征,是典型的致密砂巖氣藏[4-5]。本文通過對蘇里格氣田蘇48區(qū)塊盒8段儲層特征綜合研究,以期為氣田的勘探開發(fā)提供科學指導。
通過對研究區(qū)65個樣品的鑄體薄片鏡下觀察和鑒定報告統(tǒng)計分析,蘇48區(qū)塊盒8段儲層巖石類型主要為巖屑石英砂巖和石英砂巖,少量巖屑砂巖(圖1)。碎屑成分以石英、巖屑為主,石英含量較高,占總碎屑含量的46.82%~83.14%,平均為 67.32%;巖屑含量在 3.52%~21.4% 之間,平均為12.43%,以變質巖屑和火成巖屑為主,含量分別為 9.05% 和 1.78% 。
砂巖膠結類型以次生加大—孔隙式膠結為主,少量孔隙式膠結;顆粒分選性中等—好,磨圓度以次棱狀為主,少量圓狀、次圓狀和次棱—次圓狀;填隙物類型主要有粘土礦物、硅質、濁沸石、鐵方解石等,其中高嶺石、水云母、硅質在研究區(qū)廣泛存在,含量分別為 5.63% 、5.09% 、6.02% 。
圖1 研究區(qū)盒8段砂巖類型三角圖
機械壓實作用使得顆粒由點接觸變?yōu)榫€接觸或凹凸狀接觸,黑云母碎屑被擠壓扭曲變形,石英、長石等剛性礦物顆粒破裂。機械壓實作用使原生粒間孔大量損失甚至消失,導致儲層物性變差,儲層的儲集能力以及連通性也變差(圖2)。
圖2 機械壓實作用
據(jù)掃描電鏡、鑄體薄片鏡下觀察,研究區(qū)化學壓溶作用強烈,顆粒間由點—線接觸逐漸變?yōu)榘纪埂p合線接觸,如大量出溶的SiO2在顆粒邊緣形成次生加大邊,還可見夾有黑色碳質薄膜的石英壓溶縫合線(圖3)。
圖3 化學壓溶作用
2.3.1 碳酸鹽膠結
碳酸鹽膠結物主要為鐵方解石、鐵白云石、菱鐵礦等(圖4-a,4-b)。研究表明,早期碳酸鹽膠結作用抑制了壓實作用,有利于巖石孔隙的保存,產(chǎn)生的早期碳酸鹽膠結物被溶蝕形成大量次生孔隙,使得原來的粒間孔隙被還原,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儲層物性;晚期碳酸鹽膠結物主要有難溶的鐵方解石、少量鐵白云石,充填在孔隙中,堵塞孔隙,使得儲層物性變差。
2.3.2 硅質膠結
研究區(qū)硅質膠結作用強烈,主要表現(xiàn)為石英的次生加大,且有的石英顆粒加大邊達到Ⅲ期(圖4-c)。一方面,硅質膠結物,特別是石英的次生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充填了孔隙,導致儲層致密,孔隙度降低,喉道縮小,滲濾能力變差;另一方面,硅質的剛性能力較強,提高了儲層的抗壓實能力,有利于粒間孔的保存,一定程度上又改善了儲層物性。
2.3.3 粘土礦物膠結
粘土礦物類型主要有高嶺石、伊利石和少量綠泥石。其中,高嶺石是目的層中含量較高的粘土礦物,平均含量3.21%,占粘土礦物總量的41.3%。掃描電鏡下多見呈蠕蟲狀和書頁狀晶形較好的高嶺石充填在孔隙中(圖4-d),值得說明的是,高嶺石雖然充填孔隙,占據(jù)了部分或大部分孔隙,但由于高嶺石晶形較好,因而保留了良好的晶間孔,所以高嶺石晶間孔也是目的層的儲集空間之一;伊利石平均含量為2.32%,占粘土礦物總量的31.5%。掃描電鏡下,多見毛發(fā)狀、卷曲片狀、搭橋狀的伊利石生長在孔壁上(圖4-e),使粒間孔變?yōu)榫чg孔,大大降低了儲層的孔滲性;綠泥石在研究區(qū)含量較少,掃描電鏡下,可見薄膜狀、葉片狀的綠泥石充填在巖石顆粒間或顆粒表面,使喉道變得曲折,甚至完全堵塞喉道(圖4-f)。
圖4 膠結作用
溶蝕作用對優(yōu)質儲層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建設意義,溶蝕作用大致可分為早、晚兩期,早期主要受沉積水介質和生化甲烷氣的酸性介質控制,晚期與有機質熱演化,有機酸的大量生成有關,常見長石、噴發(fā)巖等骨架顆粒的溶蝕以及碳酸鹽膠結物、凝灰質的溶蝕,產(chǎn)生大量溶蝕孔(圖5)。
根據(jù)鑄體薄片及掃描電鏡資料統(tǒng)計,蘇48區(qū)塊盒8段儲層發(fā)育的孔隙類型主要有粒間孔、巖屑溶孔、晶間孔(圖6),分別占總孔隙的30.3%、33.8%和19.3%,此外,還有少量長石溶孔和凝灰質溶孔,分別占總孔隙的10.2%和6.4%。研究區(qū)壓實作用和膠結作用強烈,使得原生粒間孔損失嚴重,后期的溶蝕作用所形成的溶蝕孔對儲層的儲集能力有較大的貢獻,此外,由重結晶作用所形成的晶間孔,特別是高嶺石晶間孔的大量發(fā)育,成為研究區(qū)主要儲集空間之一。
圖5 溶蝕作用
圖6 孔隙類型餅狀分布圖
數(shù)據(jù)表明,蘇48區(qū)塊盒8段儲層孔隙度分布介于2.3%~15.2%之間,平均7.9%,其中孔隙度在6%~12%的樣品占 58.33%;滲透率分布介于 0.18~67.28 ×10-3μm2之間,平均0.58 ×10-3μm2,其中滲透率在0.3~0.9 ×10-3μm2的樣品占65.53%(圖7)。由此可見,研究區(qū)盒8段儲層總體上物性較差,表現(xiàn)為低、特低孔低滲特征。
圖7 孔隙度和滲透率頻率分布圖
1)研究區(qū)巖石類型主要為巖屑石英砂巖和石英砂巖,碎屑成分以石英、巖屑為主;孔隙空間以粒間孔、巖屑溶孔、晶間孔為主;儲層物性較差,表現(xiàn)為低、特低孔低滲特征。
2)主要經(jīng)歷了機械壓實作用、化學壓溶作用、膠結作用、溶蝕作用等成巖作用,其中,強烈的壓實作用使得原生孔隙大量減少甚至消失,硅質、碳酸鹽膠結物,特別是石英次生加大,充填在孔隙中,堵塞孔隙;溶蝕作用對儲層具有建設性作用,產(chǎn)生大量溶蝕孔,使得儲層物性得到改善,儲集空間增大、滲透能力增強;值得指出的是,高嶺石在研究區(qū)目的層普遍發(fā)育,多以晶形發(fā)育較好的蠕蟲狀、書頁狀充填在孔隙中,高嶺石雖然充填孔隙,占據(jù)了孔隙的部分或大部分空間,但由于高嶺石晶形較好,因而保留了良好的晶間孔,高嶺石晶間孔也是研究區(qū)有效的儲集空間之一。
[1]楊俊杰.鄂爾多斯盆地構造演化與油田分布規(guī)律[M].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02:130-181.
[2]楊華,付金華,劉新社,等.蘇里格大型致密砂巖氣藏形成條件及勘探技術[J].石油學報.2012,33(增刊 1):27-36.
[3]鄒才能,朱如凱,吳松濤,等.常規(guī)與非常規(guī)油氣聚集類型、特征、機理及展望—以中國致密油和致密氣為例[J].石油學報.2012,33(2):173-187.
[4]許浩,張君峰,湯達禎,等.鄂爾多斯盆地蘇里格氣田低壓形成的控制因素[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2012,39(2):64-68.
[5]李建忠,郭彬程,鄭民,等.中國致密砂巖氣主要類型、地質特征與資源潛力[J].天然氣地球科學,2012,23(4):607-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