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煒東,鄒 寅
(內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職業(yè)技術學院,內蒙古包頭014109)
南瓜籽又稱白瓜籽、金瓜籽,是葫蘆科植物南瓜的成熟種子,含有豐富的必需脂肪酸、氨基酸、植物甾醇、蛋白質、維生素和多糖等,營養(yǎng)非常豐富,在我國種植范圍廣、種類多,資源豐富,極具開發(fā)價值。南瓜籽同時也是具有廣闊開發(fā)應用前景的營養(yǎng)保健油源。南瓜籽中油脂含量較高,可占干質量的35%~50%,其中亞油酸38.60%、油酸28.63%、棕櫚酸16.55%、硬脂酸8.42%。南瓜籽油不僅能明顯降低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而且還能驅除寄生蟲和防止前列腺疾?。?-2]。目前,南瓜籽油的提取方法有索氏提取法[3]、超臨界流體萃取法[4]、壓榨法[5]、酶法[6]和超聲波法[7]。由于酶的反應條件溫和,既可以保持油的有效成分,獲得優(yōu)質的南瓜籽油,又可以保持蛋白質和其他成分的性質,使其進一步被加工利用[8]。本研究采用酶法提取南瓜籽油,以用酶量、反應時間、反應溫度與提取率為指標,在單因素實驗的基礎上,利用Box-Benhnken的中心組合設計原理及響應面分析法,確定最佳提油工藝參數(shù)。為南瓜籽油的提取提供新的有效途徑,為生產(chǎn)實踐進一步服務。
南瓜籽 內蒙古河套地區(qū)籽用裸殼南瓜籽(水分含量5.7%,蛋白35.64%,纖維含量14.32%,可溶性還原糖35.63mg/100g);纖維素酶(活力為35000U/g)上海銳谷生物有限公司;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 內蒙鴻日公司。
TCL-16GB高速臺式離心機 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LK-600B萬能粉碎機 上海新諾儀器設備有限公司;索氏提取器 上海魯碩實業(yè)有限公司;RE-52A旋轉蒸發(fā)儀 上海亞榮生化廠;JA2003電子天平 上海民橋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1.2.1 南瓜籽油含量的測定[9]采用索氏提取法(GB/T5009.6-2003)。
1.2.2 纖維素酶輔助提取南瓜籽油的工藝[10-11]
南瓜籽→預處理→粉碎→稱量→酶解→有機溶劑萃取→離心分離→真空旋轉蒸發(fā)→粗油→恒重→稱量
1.2.3 纖維素酶輔助提取南瓜籽油實驗步驟 將南瓜籽從瓜囊中摘出,洗凈后,烘干至恒重,粉碎,過60目篩,準確稱取50g,按固液比1∶4加入檸檬酸緩沖液,調節(jié)pH4.8,水浴5min,加入纖維素酶,攪拌,酶解后加入石油醚提取30min,作用完畢以8000r/min離心30min,對油相進行旋轉蒸發(fā),所得粗油干燥稱重,計算提取率,4℃保存。
1.2.4 單因素實驗 通過單因素實驗,確定p H在4.6~5.0范圍內南瓜籽油的提取率達到最大,而在此范圍內pH對南瓜籽油提取率的影響差異非常小,因此選用纖維素酶的最適pH4.8為宜;當固液比(物料∶檸檬酸緩沖液)達1∶4時,增加固液比對南瓜籽油的提取率增加緩慢,從工藝角度考慮,按固液比1∶4加入檸檬酸緩沖液最佳。進一步選取對酶法提油工藝有顯著影響的三個因素,即用酶量、酶解時間和酶解溫度,按照上述方法對南瓜籽油進行提取實驗,并計算提取率。
1.2.5 纖維素酶輔助提取南瓜籽油實驗設計 在單因素實驗結果的基礎上,利用Box-Benhnken的中心組合設計原理,三個主要因素用酶量(mg/g)、酶解時間(h)、酶解溫度(℃),分別用 X1、X2、X3來表示,每一個自變量的低、中、高實驗水平分別以-1、0、+1進行編碼,實驗因素與水平設計見表1。
表1 響應面分析實驗因素水平與編碼表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response surface experiments
1.2.6 南瓜籽油提油率計算
式中:W提取油為提取出南瓜籽油的質量;W原料為南瓜籽粉末的質量;α為南瓜籽含油率。
重復3次索氏提取實驗,測得南瓜籽油含量為43.05%。南瓜籽含油量顯著大于玉米胚芽油和大豆油[12]。
2.2.1 用酶量對提取效果的影響 固定反應溫度45℃,反應時間 2h,設定用酶量 5、10、15、20、25mg/g,考察用酶量對南瓜籽油得率的影響。得到用酶量與南瓜籽油提取率的關系如圖1所示。
圖1 用酶量對南瓜籽油提取率的影響Fig.1 Effect of cellulose concentration on pumpkin seed oil extraction rate
由圖1可知,隨著酶濃度的增加,南瓜籽油的提取率也在逐漸增大,當加酶量大于15mg/g時,油提取率趨于穩(wěn)定,考慮到酶的成本及油的提取效果,宜將酶的添加量確定為15mg/g。
2.2.2 反應時間對提取效果的影響 固定用酶量為10mg/g,反應溫度45℃,設定酶解時間 1、1.5、2、2.5、3、3.5h,考察時間對南瓜籽油得率的影響。得到酶解時間與南瓜籽油提取率的關系如圖2所示。
圖2 酶解時間對南瓜籽油提取率的影響Fig.2 Effect of hydrolysis time on pumpkin seed oil extraction rate
由圖2可知,隨著酶解時間的延長,南瓜籽油提取率也隨之增加,當酶解時間超過2.5h后提取率略有下降,考慮到實際生產(chǎn)需要,酶解時間以2.5h為宜。
2.2.3 反應溫度對提取效果的影響 固定用酶量為10mg/g,反應時間 2h,設定酶解溫度 35、40、45、50、55、60℃,考察溫度對南瓜籽油得率的影響。得到酶解溫度與南瓜籽油提取率的關系如圖3所示。
圖3 酶解溫度對南瓜籽油提取率的影響Fig.3 Effect of hydrolysis temperature on pumpkin seed oil extraction rate
由圖3可知,酶解溫度達45℃時南瓜籽油提取率最高為80.54%,但在40~50℃范圍內提取率差異不大,在實際生產(chǎn)中,可根據(jù)實際生產(chǎn)條件選擇45℃左右溫度為宜。
2.3.1 實驗結果 Box-Benhnken三因素三水平實驗所得南瓜籽油提取率見表2,模型共設15個實驗,其中1~12號實驗為析因實驗,13~15號為中心實驗。析因實驗構成三維定點,中心實驗為區(qū)域的中心,重復三次中心實驗以估計誤差。
2.3.2 模型建立 利用Design-Expert 8.0.6軟件對實驗結果進行多元擬合,得到用酶量(X1)、酶解時間(X2)、酶解溫度(X3)二次多項回歸方程:Y=88.96667+2.48000X1+0.88375X2+2.19375X3+1.80500X1X2+ 0.05500X1X3+ 0.92750X2X3-4.30708X12-3.35458X22-3.87958X32
2.3.3 方差分析 利用Design-Expert 8.0.6軟件對實驗結果進行多元回歸分析,結果見表3,方差分析表明,以南瓜籽油提取率為響應值建立的回歸模型是顯著的,而誤差項不顯著,說明回歸方程與實際情況吻合度較好,確定系數(shù) R2=98.91%,R2Adj=96.94%。因此,可用該模型回歸方程代替真實實驗點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而且模型中一次項、二次項的影響是顯著的,表明各因素對油提取率的影響是非線性關系。影響南瓜籽提取率的因素按主次順序排列:用酶量(X1)>酶解溫度(X3)>酶解時間(X2)。
2.3.4 響應面分析 根據(jù)回歸分析結果做出相應的響應面分析圖,由圖4~圖6可以看出存在極值的地方應該在等值線圖的圓心,用酶量(X1)對南瓜籽油提取率影響最大,表現(xiàn)為曲線較陡;酶解溫度(X3)、酶解時間(X2)次之,表現(xiàn)為曲線較平滑,隨其數(shù)值的變化,響應值變化較小,從圖5可以看出,響應面曲線較陡,說明用酶量(X1)和酶解溫度(X3)對南瓜籽油提取率的影響較明顯,這與方差分析的結果相一致。由圖4~圖6中等高線的形狀可以反映出交互效應的強弱,橢圓形表示兩因素交互作用顯著,而圓形表示相反,圖4等高線可以看出,用酶量(X1)與酶解時間(X2)交互作用對南瓜籽油的提取率影響顯著,表現(xiàn)為等高線呈橢圓形,酶解時間(X2)和酶解溫度(X3)交互作用次之,由圖5可知,用酶量(X1)與酶解溫度(X3)之間交互作用最小,表現(xiàn)為響應面曲線間差異小,等高線最接近于圓形。
表3 回歸分析結果Table 3 Analysis results of regression and variance
圖4 用酶量與酶解時間對南瓜籽油提取率影響的響應曲面圖Fig.4 Response surface of cellulose concentration and hydrolysis time on the extraction rate of oil
為了確定各因素的最優(yōu)值,利用軟件分析得X1、X2、X3的最大代碼值 0.346、0.269 和 0.317,換算得出實際值為用酶量(X1)16.73mg/g,酶解時間(X2)為2.6345h,酶解溫度(X3)為46.585℃,理論提取率為89.86%。
2.3.5 回歸模型的驗證實驗 為檢驗響應面分析所得結果的可靠性,采用上述優(yōu)化條件進行提取南瓜籽油實驗,考慮到實際操作,將提取條件修正為用酶量17mg/g,酶解時間為2.64h,酶解溫度為47℃,在此條件下提取3次,南瓜籽油平均提取率89.12%,實驗值與理論值的相對誤差為0.82%。由此可見該模型很好的反映了酶法提取南瓜籽油的條件,證明利用響應面法確立酶法提取南瓜籽油的工藝參數(shù)是可行的。
圖5 用酶量與酶解溫度對南瓜籽油提取率影響的響應曲面圖Fig.5 Response surface of cellulose concentration and hydrolysis temperature on the extraction rate of oil
圖6 酶解時間與酶解溫度對南瓜籽油提取率影響的響應曲面圖Fig.6 Response surface of hydrolysis time and hydrolysis temperature on the extraction rate of oil
利用輔助酶法提取南瓜籽油,具有高效、溫和、經(jīng)濟等特點,同時采用Box-Benhnken中心組合設計原理及響應面分析法,利用Design-Expert軟件進行便捷、可靠的優(yōu)化組合和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纖維素酶提取南瓜籽油的較佳工藝:用酶量17mg/g,酶解時間為2.64h,酶解溫度為47℃,南瓜籽油提取率達89.12%。與理論預期值的擬合度較好。各因素主次關系為:用酶量(X1)>酶解溫度(X3)>酶解時間(X2)。
[1]魏冰.南瓜籽油的開發(fā)和利用研究[J].糧油加工,2008(5):60-62.
[2]董國玲,田密霞,姜愛麗,等.南瓜籽油的開發(fā)利用價值[J].糧食科技與經(jīng)濟,2010(7):33-35.
[3]楊建新,宋琳琳.南瓜籽油的萃取工藝及其性質研究[J].食品工業(yè)科技,2010(1):263-264.
[4]牛廣才,朱丹,孫清瑞,等.南瓜籽油超臨界CO2流體萃取及其脂肪酸成分分析[J].中國糧油學報,2010(4):31-33.
[5]陳釗,趙敏生,白小芳,等.南瓜籽油的冷榨制取研究[J].食品科技,2005(8):88-90.
[6]王慶鈴,張磊,姬華,等.水酶法提取南瓜子油工藝研究[J].糧食與油脂,2011(8):21-23.
[7]王小溪,陳貴林.超聲波提取南瓜籽油的工藝條件優(yōu)化研究[J].食品科學,2009(8):60-63.
[8]高璐,胡博然,祁妤琳,等.葡萄籽油提取工藝研究及對其理化性質的影響[J].食品科學,2009(22):81-83.
[9]李桂華.糧油油脂分析與檢測[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6.
[10]苗利利,夏德水,高麗娜.水酶法提取石榴籽油工藝研究[J].食品工業(yè)科技,2010,30(12):265-268.
[11]張郁松,寇煒材,賈穎周.水酶法提取蘋果籽油的工藝研究[J].糧油加工,2007(4):49-51.
[12]崔寶貴,李珂.我國玉米胚芽制油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J].農(nóng)業(yè)機械,2010(9):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