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友
用愛心經(jīng)營微笑教育
□孔慶友
既然選擇教師這個職業(yè),就應該有愛心。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其實育人應該在教學之前,教學生學會做人是首位。有句話說得對,成長比成才更重要,比獲得好成績更值得期待。
一直戀戀不忘在南京體育學院本科函授時,報名的第二天班主任支川老師叫出了我的名字,很驚訝一面之緣老師卻對我印象至深。至今記憶猶新,恍如昨日影響之深,多年來的教學也嘗試記住所教學生的姓名。雖然教4個班,最多時教7個班,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名字都能記住。每次上課堅持提前到場地上候課,也要求學生能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到場地活動。這樣,有機會與先到的學生交談,知道他們的姓名,熟悉他們的長相特征,了解他們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每個學生不同的愛好。有的同學對體育運動不愛好,就引導他們參加難度低的項目。每次課記住3~4名學生,有時還談他們的家庭生活。接手一個班,有2個月時間基本上認識每個學生。在教學中,會觀察不同學生的體育特長。由于所教班級較多,學生的姓名會忘掉,時常去翻看他們的胸牌。也曾把學生名字記錯,學生當然會反問:老師,你又把我的名字弄錯了。此時只能抱歉一笑,對學生說:對不起,看老師又糊涂了,下次絕對不會。之后會把混淆的2位同學對比記住,保證不再犯錯。
潘紹偉教授在《追求理想的學校體育》中提到理想的學校體育是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成功其中、獲益其中的體育。人在獲得成功時內心是無比欣慰的,心情愉悅自然精神倍增,學習效率就高?,F(xiàn)在我們提倡高效課堂,一旦學生不能體驗到成功,何談高效。曾參加各級培訓,專家們、領導者大談如何研究教材、改進教法,提高課堂效益,打造高效課堂。我們冷靜思考一下高效的主題是什么,高效應該體現(xiàn)在學生身上,要讓學生主動參與鍛煉,他們有成就感,他們有自尊。常看到有些老師逼迫學生抄寫作業(yè),真有效嗎?值得懷疑。
體育課上,嘗試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有成功體驗。每個孩子不可能全面發(fā)展,盡管我們一直都說讓他們全面發(fā)展,那是理論上的假想。教學中我會盡量抓住學生擅長的技能加以夸獎,樹立他們在同學中的威信,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盡量去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三(4)班陳明凱同學個頭不高,是個留守兒童,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衣著不是很整潔,平時沉默寡言,文化課成績也不是很好。原來體育課上不夠主動,也沒發(fā)現(xiàn)他有專長。有次體育課教學原地運球,很多學生像抓小魚一樣,控制不住球。陳明凱運球卻相當好,球幾乎粘在手上,動作悠閑自得。抓住時機讓他給同學們演示。好!大家看了不由自主為他喝彩、鼓掌,陳明凱臉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之后的體育課上,他明顯積極參加了,有時還敢到老師面前來露一手。當他對動作畏懼膽怯時,就鼓勵他:看你運球都練那么好,你一定行!教師的信任,同學的幫助,讓他變得活潑可愛了。
新學期,陳明凱融入伙伴的活動中,各項技能進步很快,人變得愛說話了,著裝也干凈整潔了,小家伙越來越陽光了。有次在街上看他騎三輪電瓶車,旁邊還坐著一位老人。第二天恰好上他們班體育課,問他是否會騎電瓶車他點點頭,又問他和誰一起,他告訴我是他爺爺。在肯定他會騎電瓶車真了不起的同時,又告誡他年齡太小,電瓶車速度又快,在路上騎車很不安全,以后不能騎車上路了。自那以后,沒有再在街上遇到他騎車了。
為了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教學中會想方設法。在進行原地投籃練習時,改變練習形式,對得分要求做了變動,只要碰到籃板就得1分,擊中籃圈得2分,投進圈中的3分。在教一年級時這一方法就用過,高年級學生同樣適用,學生在練習中不亦樂乎。學生也有投籃時什么都不沾的情況,自然不得分,這樣的概率畢竟很小,練習中基本上都有成功體驗。如果一味要求投進才得分,學生可能一個球都投不進的,他們會對練習失去興趣,不愿意參加,還會挫傷自尊心,自以為笨。根據(jù)學生身高不同,大個學生在高籃練習,小個就在低籃練習,有針對性安排場地,學生感受到體育活動的公平?;@球活動原來都是男生喜歡的,改進練習方法后,更多女生也樂于參加了。
每項活動都能嘗試新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感興趣,改變以往學生喜歡上體育課,卻不喜歡上有教師組織的體育課的現(xiàn)象。教學中與學生一起活動,共同探討練習形式,發(fā)現(xiàn)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做到教學相長。為了能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加強業(yè)務學習的同時,一直堅持努力寫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有利于在以后的教學中少走彎路,不要犯同樣的錯誤,使好的做法能夠延續(xù)。反思的內容:一是自身在教學中所犯的錯誤。教師往往不愿承認自己的錯誤,為了維護師道尊嚴,都喜歡夸耀成功的事例。作為一名普通的體育教師,我沒有名師的睿智,對學生表現(xiàn)不滿意時會生氣、會指責。在課后,記錄下處理學生違紀、動作失誤等方法,思考自己做的不對的地方,還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二是教學中的新發(fā)現(xiàn)。比如,一個一向沉默的學生喜歡發(fā)言了,為什么?原來他對今天的學習內容掌握很熟練。再如,在三年級教學生蹲踞式跳遠時,通過不同方式擺放墊子,解決踏跳、騰空角度,學生練習非常感興趣,個個在練習中樂此不疲,他們對活動方式有濃厚的興趣,讓我體會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三是我與學生的故事。怎樣讓不喜歡上體育課的學生參與到運動中來;學生之間有矛盾我是怎么處理的;游戲活動中學生興奮的神情,開心的笑臉……雖然不能做到每天寫教學反思,能每周寫1~2篇,若干年后會積累數(shù)百篇,不是為了發(fā)表,而是教學之余翻閱,回味其樂無窮。
即便做不了名師,但我會努力做一名好老師,帶著自己誠摯的愛心進課堂,讓學生能每次課都能開心,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做學生成長路上的引導者、伙伴、朋友。
(江蘇省句容市天王中心小學21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