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詹 勇
在中秋國慶“雙節(jié)”臨近之際,中央紀委再出重拳,要求堅決剎住中秋節(jié)、國慶節(jié)公款送月餅送節(jié)禮、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費等不正之風。禁令一出,各地各部門紛紛響應落實,人們對此舉也普遍叫好,對迎來一個風清氣正的“雙節(jié)”充滿了期待。
節(jié)前先打預防針,很有必要。一直以來,逢年過節(jié),人情往來就多起來,公款送禮、公款吃喝等問題也易發(fā)多發(fā),中秋節(jié)、國慶節(jié)期間更是“重災區(qū)”,乃至有“送禮車堵路”“救護車上陣”等說法?!肮钤嘛灐本褪枪?jié)慶不正之風的一個重要載體。
“吃的不買,買的不吃”,月餅在一些人眼里,不再是表達節(jié)日祝福的普通禮物,而是拉關系、走門子、套近乎、搞交換的敲門磚,是可以堂而皇之用公款牟私利的好道具。月餅一旦變了味,被賦予了種種不正當目的,就不再是一種節(jié)日禮物那么單純。性質的變化,導致包裝上追求豪華,用料上追求稀有,價格上更是不斷攀升,天價月餅因而層出不窮?!肮钤嘛灐贝笮衅涞?,不僅與中秋佳節(jié)的節(jié)日內涵相悖,而且造成了市場誤導,污染了社會風氣,公共財政還得為此埋單,老百姓更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假公濟私、華而不實、奢侈浪費,一盒“公款月餅”是這樣,那一只只身價同樣不菲的“公款大閘蟹”又何嘗不是這樣?至于打著過節(jié)、聚會、聯絡感情、部門交流等旗號,大擺宴席,山珍海味,連吃帶拿,就更是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的具體表現。中央紀委禁送“公款月餅”、禁止公款吃喝等一系列舉措,其實就是向節(jié)慶“四風”亮劍,抓住節(jié)日這個重要節(jié)點,解決一些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督促各地各部門即查即糾,立行立改,狠剎公款送禮、公款吃請之風,用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俗話說,廉不廉,看過年;潔不潔,看過節(jié)。節(jié)慶是一面真實反映干部思想和作風的鏡子。許多干部不為奢華節(jié)禮所動,不為人情紛擾所困,想得正、行得端,經受住了廉關的考驗。但也有一些干部,在“當官不打送禮人”、“人家收我也收”等私心雜念熏染下,逐漸喪失了底線,放松了警惕,精神上不斷流失“鈣質”,行為上也越來越瘋狂,由作風問題滑向了腐敗深淵。比如,安徽蕭縣原縣委書記毋保良收受賄賂約2000余萬元,春節(jié)、中秋等成為其斂財高峰期。山西翼城縣的“賣官書記”武保安,僅在一個春節(jié)后的兩天之內,家庭存款就驟增126萬元。據統(tǒng)計,收受“節(jié)禮”,已成為貪官受賄的重要途徑。對此,不可不警鐘長鳴。
李白曾有詩曰“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歐陽修也有“清風明月本無價”的句子,不管是在傳統(tǒng)文化還是當今社會的語境中,崇清尚簡,追求精神境界、提升文化品質,是中秋等節(jié)日的要義所在,對手握公權力的各級領導干部來說,更是如此。清風明月,是一種心境,也是一種勤儉樸素的作風,更是權力秉公為民、清正廉明的最好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