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漢泉,劉志泉,梁麗雯 (順德區(qū)中心血站質(zhì)量管理科,廣東 順德528305)
洗滌紅細胞是指采用特定的方法將保存期內(nèi)的全血、懸浮紅細胞用大量的等滲溶液洗滌,去除幾乎所有的血漿成分及部分非紅細胞成分,并將紅細胞懸浮在氯化鈉注射液或者紅細胞添加液中所制成的紅細胞成分血[1],主要用于血漿過敏、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高血鉀癥及肝、腎功能障礙等需要輸血的患者[2]。在臨床上,洗滌紅細胞有其特定的用途,但經(jīng)典的制備方法是在紅細胞洗滌完畢后,加入氯化鈉注射液懸浮,僅能保存24h。由于經(jīng)典方法制備的洗滌紅細胞保存期短,血站一般是根據(jù)臨床的預約才進行制備,容易延誤病人的輸血治療時間,其使用范圍受到了限制。新版全血及成分血質(zhì)量要求(GB18469-2012)和《血站技術操作規(guī)程》(2012版)均中規(guī)定:如果是在閉合無菌環(huán)境中制備且最后以紅細胞保存液混懸,洗滌紅細胞保存期與洗滌前的紅細胞懸液相同[3],為紅細胞保存液 (MAP)混懸洗滌紅細胞的制備提供了法律依據(jù)。我們在2012年開始制備MAP混懸洗滌紅細胞,現(xiàn)將其質(zhì)量確認情況報道如下。
1.1.1 原料血液 本血站采集的200ml和400ml全血,過濾去除幾乎全部白細胞,離心后去除絕大部分血漿,再加入50ml/U的紅細胞保存液,制成去白細胞紅細胞懸液。
1.1.2 五聯(lián)洗滌袋 250ml氯化鈉注射液×3、50ml或100ml MAP、200ml轉移袋 (費森尤斯卡比(廣州)醫(yī)療用品有限公司產(chǎn)品)。
1.1.3 儀器、設備 賀利氏6000i離心機、日立CR7離心機;日本SYSMEX KX-21N血細胞計數(shù)儀;721分光光度計。
1.2.1 洗滌紅細胞制備 用無菌接合機將氯化鈉注射液袋與去白細胞紅細胞袋連接,連接后將氯化鈉注射液加入紅細胞袋內(nèi),1單位控制其容量在260~280ml,2單位控制在460~480ml?;靹?,離心(3200轉/min,7min)后,將上清擠壓至轉移空袋,重復上述步驟反復洗滌3~4次,最后一次分出上清液后,以MAP混懸,置4℃冰箱保存。
1.2.2 樣品留取 共制備30袋MAP混懸洗滌紅細胞 (為避免血液浪費,均采用ALT檢測不合格血液進行制備),通過無菌連接方式均勻分裝到6個轉移袋,4℃保存,分別于制備當日、保存1、2、3、4、5周取樣,按照全血及成分血質(zhì)量要求 (GB18469-2012)的質(zhì)量控制項目檢測計算其溶血率,第5周的樣品同時檢測血紅蛋白含量、上清蛋白質(zhì)含量,進行無菌試驗。
圖1 溶血率平均值變化趨勢圖
1.2.3 測定方法 采用日本 SYSMEX KX-21N血細胞計數(shù)儀測定血紅蛋白含量;上清蛋白質(zhì)檢測采用鄰苯三酚紅鉬絡合顯色法 (DIASYS微量總蛋白測定試劑盒)及721分光光度計,溶血率采用Trinder法 (北京瑞爾達游離血紅蛋白檢測試劑盒)及721分光光度計檢測上清游離血紅蛋白含量;無菌試驗采用梅里埃血培養(yǎng)瓶 (需氧和厭氧)上機培養(yǎng)。
MAP混懸洗滌紅細胞于4℃保存1、2、3、4、5周的溶血率的動態(tài)變化見圖1。保存期末,MAP混懸洗滌紅細胞質(zhì)量控制項目檢測結果見表1。
表1 MAP混懸洗滌紅細胞保存35d時質(zhì)量控制項目檢測結果
經(jīng)典方法制備的洗滌紅細胞,由于其懸浮液為氯化鈉注射液,不能為紅細胞代謝提供所需的能量,故規(guī)定只能保存24h。現(xiàn)在我們使用無菌接合機連接原料血液和洗滌聯(lián)袋,洗滌完畢后加入MAP混懸制備洗滌紅細胞,既保證洗滌全過程在密閉系統(tǒng)中進行,避免細菌污染的風險;同時將加入的懸浮液改為能為紅細胞提供代謝能量和保護的MAP。確認結果表明,即使在保存期末 (自血液采集之日起35d),MAP混懸洗滌紅細胞的各項質(zhì)量控制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要求。今后,血站可常規(guī)儲備MAP混懸洗滌紅細胞,可隨時向臨床提供,方便臨床使用,更為緊急輸注的患者贏得寶貴的治療時間。另外,在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MAP混懸制備洗滌紅細胞的溶血率在保存至2周后顯著升高,出于對病人的考慮,建議MAP混懸制備洗滌紅細胞在保存2周內(nèi)使用較好。
在洗滌紅細胞制備過程需要注意的是,若原料血已在 (4±2)℃冰箱保存,在洗滌前從冰箱內(nèi)取出后要置于室溫平衡10~20min,避免由于血袋冷藏過后較硬而引起離心破裂;另外,由于國標規(guī)定的洗滌紅細胞容量還沿用經(jīng)典方法的標準,沒有制定專門用于MAP混懸洗滌紅細胞的標準,實驗中發(fā)現(xiàn)將聯(lián)袋中的MAP全部加入后,其最終容量往往比國標要求的高,故建議各血站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本站的容量標準。
[1]GB 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質(zhì)量要求 [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
[2]陳小伍,于新發(fā),田兆嵩 .輸血治療學 [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109.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 .血站技術操作規(guī)程 [Z].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