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福新
(福建省古田縣水口鎮(zhèn)農(nóng)業(yè)服務(wù)中心,福建古田352200)
臍橙在福建省古田縣已有多年的種植歷史,近年來古田縣全縣臍橙的種植面積已達一萬多畝,每年產(chǎn)量可達6000 t以上。臍橙生產(chǎn)已成為古田縣主要經(jīng)濟支柱產(chǎn)業(yè)之一,素有福建“臍橙之鄉(xiāng)”的美名(蔡子堅等,2004)。但是,隨著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病蟲害的發(fā)生也日益嚴重。其中柑桔紅蜘蛛(Panonychus citri(McGregor))是目前在古田縣危害臍橙的主要害螨種類,其又稱柑桔全爪螨,隸屬蛛形綱(Arachnida),蜱螨目(Acarina),葉螨科(Tetranychidae)(曾令玲等,2007)。柑桔紅蜘蛛主要以刺吸臍橙葉片、嫩梢、花蕾和果實的汁液來危害臍橙植株,受害組織部位會出現(xiàn)許多灰白色的小斑點,造成葉片斑駁,失去光澤,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影響果品的外觀和品質(zhì)降低其商品價值。危害嚴重的植株甚至可造成大量的落果落葉,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陳慶紅,1999)。
針對目前柑桔紅蜘蛛大量發(fā)生的狀況,臍橙種植戶仍然主要采用化學防治的手段來防治這一害螨,克螨特、阿維菌素和噠螨酮等是目前比較常用的化學農(nóng)藥。但是,由于種植戶長期使用這些農(nóng)藥,柑桔紅蜘蛛對其已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抗藥性。這也促使種植戶不斷加大化學農(nóng)藥的使用藥量和防治次數(shù),這在增加防治成本的同時也加深了對環(huán)境非靶標生物的危害。因此,本文通過在室內(nèi)測試幾種新型的化學農(nóng)藥對柑桔紅蜘蛛的毒力和田間藥效,來評價其對柑桔紅蜘蛛的防治效果,篩選出適合當?shù)厥褂玫幕瘜W農(nóng)藥。
試驗選用的柑桔紅蜘蛛,于2013年5月采自福建省古田縣水口鎮(zhèn)溪嵐村的臍橙果園內(nèi),帶回室內(nèi)飼養(yǎng)在事先做好的柑桔葉盤內(nèi),繁殖多代后用于試驗。
藥劑選用螺螨酯(spirodiclofen)240 g/L懸浮劑(拜耳作物科學(中國)有限公司)、螺甲螨酯(spiromesifen)240 g/L懸浮劑(拜耳作物科學(中國)有限公司)、螺蟲乙酯(spirotetramat)240 g/L懸浮劑(拜耳作物科學(中國)有限公司)、阿維菌素(abamectin)1.8%乳油(江蘇龍燈化學有限公司)。
采用浸玻片法(FAO,1980)進行毒力測定。將兩條剪成2 cm長的雙面膠帶粘于載玻片一端,然后用0號毛筆將柑桔紅蜘蛛雌成螨輕輕挑起并將其背部輕輕粘在膠帶上,注意不要粘住螨足、口器及須肢,每塊載玻片粘30頭,排成數(shù)排。將粘有雌成螨的載玻片放在大瓷盤上(瓷盤內(nèi)置一塊吸水的大海綿),經(jīng)4 h后在雙目解剖鏡下挑去死亡個體,再補充至30頭,接著將粘有捕食螨的載玻片分別浸入上述四種農(nóng)藥不同濃度的處理藥液中5 s,并輕輕搖動,取出后用濾紙吸去多余藥液。玻片按不同濃度順序放回上述大瓷盤中,經(jīng)24 h后在雙目解剖鏡下檢查記錄死亡螨數(shù)及存活率。以浸漬清水為對照,每處理4次重復(fù)。以小號毛筆輕輕觸動螨體,無任何反應(yīng)者視為死亡。
供試植物為高約50 cm,長有20-22片葉子的臍橙小苗,日常管理除了澆水外未施用過任何化肥和農(nóng)藥,柑桔紅蜘蛛的危害比較嚴重。試驗藥劑的施用濃度為各藥劑的最大田間推薦用量,分別為:螺螨酯4 000倍液、螺甲螨酯4 000倍液、螺蟲乙酯4 000倍液、阿維菌素2 000倍。用噴霧器對臍橙苗進行全株噴霧,葉片正反兩面均要噴到,噴藥液量約為每株50 mL,每個處理10株苗,清水噴霧作為對照。在施藥前調(diào)查全株苗上的柑桔紅蜘蛛基數(shù),施藥后2、7和14 d調(diào)查存活螨量。
對照組死亡率在高于10%則為無效試驗,否則用Abbott公式(Abbott,1925)校正死亡率。采用Excel 2003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并用Spss17.0求出毒力回歸方程,以及不同農(nóng)藥的LC50值及95%的置信限。田間藥效計算蟲口減退率和防效,并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毒力測定結(jié)果表明,各種化學藥劑均隨濃度提高及作用時間的延長而毒力增強。但是,柑桔紅蜘蛛對螺螨酯、螺甲螨酯和螺蟲乙酯三種藥劑的敏感性遠低于阿維菌素(表1)。藥劑處理72 h后前三種藥劑對柑桔紅蜘蛛的致死中濃度分別是阿維菌素的15 846倍、13 928倍和14 817倍。然而,以各種藥劑的最大田間推薦用量來噴施植株上的柑桔紅蜘蛛,2 d后即可殺死大部分紅蜘蛛。其中以阿維菌素的防效最高,螺蟲乙酯為最低且差異顯著。7 d后螺螨酯、螺甲螨酯和阿維菌素的防效無顯著差異,但這三種藥的防效仍然顯著高于螺蟲乙酯。而到14 d后,四種藥劑的防效相當,無顯著差異(表2)。
表1 四種藥劑對柑桔紅蜘蛛雌成螨的毒力測定結(jié)果Table 1 Toxicity of four pesticides on adult female P.citri
表2 四種藥劑對柑桔紅蜘蛛的田間藥效結(jié)果Table 4 Field control efficacy of four pesticides on P.citri
從以上試驗可以看出,無論是室內(nèi)毒力測定還是田間藥效測定,1.8%的阿維菌素乳油對柑桔紅蜘蛛的毒性仍然比較高,這與目前其在田間的應(yīng)用效果基本相符(吳金鐘等,2005)。但是隨著阿維菌素的使用范圍逐漸擴大,紅蜘蛛對該藥劑的抗性也不斷增強,導致該藥劑的使用濃度不斷增大,增加防治成本的同時也殺死了諸多非靶標節(jié)肢動物,甚至是有益的天敵生物。季酮酸類農(nóng)藥是近年來新研發(fā)的新型殺蟲殺螨劑,螺螨酯、螺甲螨酯和螺蟲乙酯三種藥劑在田間試驗中均表現(xiàn)出良好的持效性(表2),但室內(nèi)毒力測定的結(jié)果卻表明三種季酮酸類農(nóng)藥在施藥后的72 h內(nèi)其LC50仍高于相同條件下阿維菌素數(shù)萬倍,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季酮酸類農(nóng)藥的殺螨機制所致。該藥劑的殺螨機制與現(xiàn)有殺螨劑完全不同,它主要通過抑制害螨體內(nèi)的脂肪合成,破壞其能量代謝活動,最終達到殺死害螨的目的(王達和謝欣,2010)。此類藥劑的速效性低,再加上本試驗所采用的毒力測定方法阻止螨蟲的攝食與活動,可能間接降低酯代謝的速度。然而,在實際生產(chǎn)實踐中我們?nèi)匀徊捎玫氖莻鹘y(tǒng)的噴霧施藥方法,鑒于季酮酸類農(nóng)藥全新的殺螨機理,優(yōu)異的殺卵殺螨效果,以及較長的持效期,且與大部分農(nóng)藥無交互抗性(陸恒等,2010)的特性。因此,將此類藥劑與速效性好、殘效短的殺螨劑混用,既可在螨害發(fā)生嚴重時迅速將其控制住,又有利于將螨害的發(fā)生控制較低水平之下。同時,此類農(nóng)藥的合理混用對環(huán)境安全以及非靶標天敵生物的保護具有重要作用。
蔡子堅,溫壽星,包榕,胡菡青,羅仰奮.2004.紅肉臍橙在福建沿海地區(qū)的引種表現(xiàn).中國南方果樹,33(3):4-5.
陳慶紅.1999.柑桔紅蜘蛛的發(fā)生危害特點及防治措施.湖北植保,6:14-15.
陸恒,陳炳旭,董易之.2010.新型殺螨劑螺螨酯對桔全爪螨的活性及藥效評價.中國南方果樹,39(5):43-46.
王達,謝欣.2010.季酮酸類殺蟲殺螨劑品種及其合成方法.現(xiàn)代農(nóng)藥,9(6):40-44.
吳金鐘,李文麗,冉 靜,龐容.2005.1%阿維菌素WDG防治柑桔紅蜘蛛藥效試驗.植物醫(yī)生,18(6):26-27.
曾令玲,何?。?009.0.9%阿維菌素乳油防治柑桔紅蜘蛛田間藥效試驗.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7:103.
Abbott WS.1925.A method for compu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insecticide.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18:265-676.
FAO.1980.Revised method for spider mites and their eggs(Tetranychus spp.a(chǎn)nd Panony chusulmi).FAO Plant Production and Protection,(21):49-54.